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期为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感染部位及发生院内感染的肿瘤类型.[结果]①革兰阴性杆菌所占百分比为63.41%,革兰阳性球菌所占百分比为36.95%;②患者年龄越大,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越高;③患者住院期间以住院>30 d发生院内感染率最高;④下呼吸道发生院内感染最多,所占百分比为60.97%;⑤呼吸道系统肿瘤发生院内感染率最高,所占百分比为49.59%.[结论]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等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应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横断面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某医院院内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加强监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结果院内总感染率11.18%,某些侵袭性操作、易感原发病、应用抗生素等为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该医院院内感染率略高于同期报道,危险因素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4.
黄晓梅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5):34-35,42
文章通过对南宁市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情况的调查,总结出口腔科院内感染及口腔专业人员感染的状况;发现口腔科院内感染与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控制感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对患者应用胸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该院进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出26例,对其进行围手术期的常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确保患者在手术后不会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其具体应用的抗菌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以及喹诺酮类等,对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用药的合理性,在手术后体温、咳痰、血常规等基本临床症状进行记录,同时记录26例患者的用药时间和感染发生率,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26例患者抗菌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有11例患者被合理使用了抗菌类药物,合理使用率为42.31%;有7例患者使用抗菌类药物较为合理;较合理使用率为26.92%;有8例患者出现了不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的情况,不合理使用率为30.77%。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患者其体温恢复时间、咳痰恢复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明显小于另外两类患者,术后无切口感染患者。结论:在利用胸外科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合理运用抗菌类药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恢复的效果,减少恢复时间,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被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6.
某医院1994 全年出院患者9063例,发生院内感染575例次,总感染率为6.34%,其中内科(7.02%)外科(6.89%)和儿科(5.98%)感染率为高,内科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为主,外科、儿科和五官科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妇产科以泌尿道感染为主。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其次为胃肠道、皮肤软组织。下呼吸道感染以一、二、四季度高发,皮肤软组织感染以二季度高发,其它部位感染在各季度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94~1995年对我院1986~1994年100例白血病人院内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白血病患者极易并发院内感染(占48%),发病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4.58%),院内感染的发病率随着白细胞的减少而升高,并与抗生素的应用密切相关。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时间越长,其发病率越高;层流洁净病房与普通病房院内感染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9.
刘英 《甘肃科技》2002,18(5):60-60
医院内感染问题日益突出 ,它仅不影响医疗质量 ,而且增加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本文对我院 1996~ 2 0 0 0年五年的住院病人中 6 0岁以上老年内科疾病患者进行了医院内感染情况的调查 ,并做了统计分析 ,目的是剖析其发生的规律及特点 ,使医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将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6 0岁以上本院内科住院病例计 186 7人次 ,以医院感染的《病例登记表》及本院统计室提供的出院病人数和临床检验科微生物室提供的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为证 ,汇总统计。1.2 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卫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防护急诊老年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方法根据急诊室特色及老年病人身体机能分析并总结出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结果结合各种原因作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论做好院内感染防护工作对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如何防护急诊老年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方法根据急诊室特色及老年病人身体机能分析并总结出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结果结合各种原因作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论做好院内感染防护工作对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院内感染是医院科学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控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肺部疾病的病人,病程长,住院日多,极易发生再感染,因而加重病情,影响治疗[1]。我室从1997年3月~1997年5月对185名住院患者进行痰细菌培养、鉴定、分析。1取材与检验1.1取材晨起反复漱口后,咳深部痰于无菌容器内及时送至本室。1.2检验取脓性或血性标本涂于血平板上,放培养箱37℃18-24h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2结果与分析2.1结果185例标本中有致病菌生长的为104例。致病菌为球菌、杆菌、莓菌。杆菌占60.5%,主要为条件致病菌杆菌…  相似文献   

13.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处理模糊和不确定知识的新型数学工具 ,已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的许多领域特别是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领域。本文首次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医院院内感染的知识发现 ,在智能诊断的知识自动获取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了解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外科患住院期臆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探讨呼吸道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和采用的预防措施,并比较内、外科患危险因素的区别。结果:感染发病率为3.20%,内科多见于高频慢性消耗疾病,比例高于外科。同时医院采取管理和预防措施也能够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结论:加强环境的改善、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提高患的免疫能力和抗生素运用的监测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王晓静 《甘肃科技》2016,(18):116-117
探讨影响胸外科术后病人舒适的因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选取2015年3月-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行胸外科术的86例病人,术后经随机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影响胸外科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护理对策。经统计并分析8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产生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留置气管插管,休息不足,体位不适,疼痛及咳嗽均是胸外科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因素,根据其构成比从大到小依次为疼痛(60.47%),留置气管插管(54.65%),咳嗽(41.86%),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40.70%),休息不足(36.05%),体位不适(33.72%)。胸外科术后病人很容易产生心理或生理上不适,临床上应根据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护理对策,以提高病人术后舒适度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头孢噻肟钠和头孢西丁钠两种抗感染方案,对急诊创伤性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选择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80例急诊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头孢噻肟组(60例)、头孢西丁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手术前的30 min给予2 g氨苄西林钠注射,在术后给予青霉素钠注射;头孢噻肟组在手术前30 min给予2 g头孢噻肟钠注射,术后给予头孢噻肟钠1 g注射;头孢西丁组在手术前30 min给予2 g头孢西丁钠注射,术后给予头孢西丁钠1 g注射。3组给药间隔均为2次/d,给药疗程为3 d。观察3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感染指标的变化:体温(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手术切口感染率及伤口愈合情况。头孢噻肟组在3组患者中的总感染率最低(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噻肟组术后3 d的WBC、CRP值改善最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组给药方案与给药时间的交互作用显示,仅对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噻肟组在3组患者中的总有效率最高(95....  相似文献   

17.
吉林市小学生蛔虫感染因素调查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8年4~5月间对吉林市小学生蛔虫感染因素开展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证实吃生菜和喝生水为蛔虫感染的危险因素(OR为2.7~5.91),不同家长职业的学生之间蛔虫感染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88.07 P<<0.005);并讨论了树立环境意识,清除环境污染是防治蛔虫病的关键环节。此类调查我国尚属少见,将为蛔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胡文华 《甘肃科技》2014,(12):147-148
主要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工作的安全与感染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其采取的方法是:对接收发育健全的患儿,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差错和医疗纠纷或及时纠正的错误现象进行分组统计。得出的结果有:发生院内感染的患儿比率最高,达到52例次,占25%;其次是输液不能一针见血,输液头皮坏死,头皮剃毛时损伤,意外损伤,发错药,比率分别为22.5%,16.82%,12.5%,7.21%和4.8%。从而得出最后结论,做好儿科病房的消毒灭菌措施,是防范安全与风险隐患发生的重要手段,同时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和工作责任心,并严格按照发药配药流程进行。  相似文献   

19.
鲍莲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8990-8993
分析腹部手术患者超长住院日与围手术期因素的关系。对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至2010年1 998例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计数资料的单因素分析表明,术中失血≥1 000 mL、术中输血、年龄≥65岁、恶性疾病、发生并发症是发生超长住院日的促进因素,腹腔镜下切除是发生超长住院日的抑制因素。对计量资料的单因素分析表明,术中失血量、总输血量、手术时间是发生超长住院日的促进因素,血清白蛋白值是发生超长住院日的抑制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发生超长住院日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与并发症。说明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完善的围手术期评估,采用先进的手术技术,最优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从而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缩短住院日,使患者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球穿通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28例眼球穿通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即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的1~5 d内完成疾病知识及治疗护理方案的讲解、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导、药物知识、自我护理方法、康复知识等教育;观察组由培训过的责任护士按临床路径表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全程、个体化、针对性、恰当的健康宣教并做好记录。观察2组焦虑及抑郁的水平,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状况减轻,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全程、个体化、针对性、恰当地对患者进行宣教,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通过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教育效果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因而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