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河南省大豆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在黄淮海平原居于首位,仅次于黑龙江省,占全国第二位。黄淮海平原大豆,大都在夏季冬小麦收获后播种,故称夏大豆。夏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7—49%,优于东北的春大豆,这是因为黄淮海平原的日温差大,大豆生长季节的积温比东北平原高的缘故。我省夏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京广  相似文献   

2.
以黑龙江省寒地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大豆、玉米、甜菜根系对土壤呼吸释放CO2量、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玉米、甜菜根系普遍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但是不同作物根系及根系施用量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大豆根系要好于玉米根系,而玉米根系明显好于甜菜根系.玉米、大豆、甜菜...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涝灾、冷害、大风、冰雹等多种类型,对向日葵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了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特征,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对向日葵生产的影响作用,并提出了防御措施,以应对灾害性气象对黑龙江省向日葵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正>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但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还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蛋白质的来源,大豆含有较多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大豆油又是人们长期食用的植物油,在工业用途方面也非常广泛,尤其在食品、油脂、塑料、医药等方面广泛利用,并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为此,提高大豆产量对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内外大豆生产及科研发展状况近卅年来,大豆生产发展速度很快,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陲,有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经济基础,在小城镇发展问题上也应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发展格局.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黑龙江省小城镇作了类型上的划分.多角度地评估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1990-2010年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根据基尼系数和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的动态变化分析,自1990年以来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并且已具有集聚趋势.选取1990、2000、2010年三个时间断面,运用ArcGIS软件对各县域单元人均GDP、NICH指数、Local Moran’s I进行地图可视化,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圈层结构,经济基础差的地区发展速度慢.到2010年出现了两个高水平集聚区,是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最后,运用SPSS软件的回归分析模块探索区域经济差异格局演化的原因,发现政府政策的倾斜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大豆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营养成分齐全并兼有多种用途的经济作物,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食物构成、增强人民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省地处中原,是黄淮海平原夏大豆重要生产基地,对全国大豆生产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省农科院区划所从当前大豆栽培管理粗放、产量偏低的实际出发,五年来,在对黄潮土类不同肥力条件下的大豆植株和土壤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冰雪旅游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冬季体育项目、少数民族节日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利用少数民族特色人才促进冰雪旅游的对策.研究有利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冰雪旅游相互促进发展,丰富黑龙江省冰雪旅游项目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黄淮流域作为我国夏大豆的主产区,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们以许昌地区为例,针对当前大部分地区大豆管理粗放的现状,经过几年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大豆亩产250千克高产栽培技术,经过示范推广,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它富含植物蛋白、磷脂、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人们一日三餐不可缺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大豆深加工的迅猛发展,对大豆的需求会越来越强。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滑,大豆产量徘徊不前,其主要原因是大豆单产不高,单位面积效益较低等。如何创新大豆栽培技术,通过提高大豆单产带动大豆种植效益增加对大豆生产尤为重要。通过笔者在大豆生产实践中的摸索,总结出大豆创高产栽培八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