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腐植酸中羧基官能团的封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酯化的方法 ,对腐植酸中的羧基进行封闭 ,并找到最佳封闭条件为 :腐殖酸与甲醇反应量比例为 1 g∶1 2mL ,且在 1mol/L酸度条件下回流 4h .  相似文献   

2.
生长基质对伴矿景天扦插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基质对Cd和Zn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Sedum plumbizincicola)扦插苗生长的影响,探索伴矿景天工厂化育苗方法,选取水稻土、河沙、珍珠岩以及蛭石作为原料,按不同体积比配置成7种不同基质,进行伴矿景天扦插苗穴盘种植试验,并采用隶属函数及主成分分析评价各基质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伴矿景天扦插苗在基质T4(V(水稻土)∶V(珍珠岩)=1∶1)中生长表现最好,其干质量、株高、根系形态等生长指标以及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均高于其它基质;相反,基质T5(V(水稻土)∶V(蛭石)=1∶1)表现最差;基质的总隶属函数值及主成分综合得分显示:T4(V(水稻土)∶V(珍珠岩)=1∶1)与T7(V(珍珠岩)∶V(蛭石)=1∶1)及T2(河沙)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最适宜作为伴矿景天的育苗基质;相关性分析表明:基质的通气孔隙度、气水比以及p H对伴矿景天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本试验中,气水比为0.25~0.8时,基质的通气孔隙度与伴矿景天的生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1.秋冬西瓜.播种前种子先在太阳下晒2~3天,以提高其发芽率,然后用55℃水烫种15分钟后,在30℃水中渗4小时,放于28℃~30℃的恒温处,24小时露白播种,每钵播2籽,播种深度为1.5厘米,浇透钵体,并进行遮阴,温度控制在26℃~28℃,苗出齐后控制在24℃~26℃,以利花原基的形成.培育出1500株四叶一心的壮苗.  相似文献   

4.
古尼虫草液体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古尼虫草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以马铃薯20%,蛋白胨1%,葡萄糖2%.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05%和0.1%为最佳发酵培养基.种子摇床培养条件为:温度25~26℃,转速150r/min,pH6.5,摇床振荡培养120h,20L发酵罐中最佳发酵周期为66h。  相似文献   

5.
复合酶法提取香菇多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采用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复合处理,对酶量的配比、作用温度、最适pH值、作用时间进行正交实验.确定了酶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加酶比例为2∶1(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酶解反应温度55℃,pH值6.5,反应时间3 h,多糖的提取率为16.1%,与传统水提法相比较提取率提高了8.6%.  相似文献   

6.
常用核桃育苗方法有实生育苗和嫁接育苗两种.实生育苗由于变异大,性状不稳定,一般仅作为嫁接育苗的砧木;嫁接育苗具有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优点,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考察不同培养时间、pH值、温度、转速、碳源、氮源等条件对黑曲霉AN-1(Aspergillus niger)菌丝球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为24 h、pH值为5.0、温度为30℃、转速为150 r/min、以葡萄糖为碳源、以硫酸铵为氮源等最佳条件下,AN-1的降解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8.
黑豆色素提取条件的优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豆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和稳定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豆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9%盐酸为提取液,70℃恒温,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h,提取率16.2%.该色素在一定的酸性介质、避光以及NaCl、柠檬酸、Vc和无氧化剂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复合型固体超强酸SO42 - /TiO2 -Fe2 O3,并将其用于二芳基乙烷的合成 .制备该催化剂的最佳条件为 :钛铁摩尔比为 1∶2 ,浸泡其用的硫酸浓度为 0 .5mol/L ,焙烧温度为 5 5 0℃ ;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都优于单氧化物固体超强酸 .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二芳基乙烷的最佳条件为 :苯乙烯与二甲苯之比为 1∶7.5 ,催化剂用量为 1 %(总投料质量百分比 ) ,反应时间为 3h ,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 ,产率可达 92 .1 %.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处理对金鱼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金鱼草种子进行了 7种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 .结果发现 :1 0 %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浸种 5min ,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有良好的效果 ;0 .0 1 %的赤霉素水溶液浸种 1 2h ,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11.
山茱萸栽培     
<正> 一、栽培方法 采用种子繁殖。要选择生长健壮,结果较多的母树种子。采收果粒饱满的果实。播前应催芽,否则不易发芽。 1.育苗。在10月份果实成熟时,选择饱满鲜果,将皮轻轻撞破,用清水浸泡2小时后播种,约3-6个月出苗。催芽处理方法:将贮藏过的种子用浓硫酸浸泡20分钟,取出放入清水中洗后播种,或用人畜尿浸泡2天捞出,用湿沙分层埋起假植催芽,来年春季播种。 2. 整地育苗。在霜降后清明前播种。播前选择平坡地,土层深厚肥沃,土壤深耕33cm,每亩施农家肥  相似文献   

12.
种子带菌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种子带病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往往造成严重减产,降低农产品的工艺品质和种子的播种质量。种子带菌是传播病害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已有700多种病虫害由种子传播。许多病害在我国本来是没有的,由于种子携带传入我国,如目著黑斑病、棉花黄萎  相似文献   

13.
<正> 香椿也称红椿,为落叶乔木,性喜阳光及深厚的沙壤土。香椿的繁殖方法有播种育苗和插根育苗。1.播种育苗.香椿一般在六月上旬开花,十月中、下旬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每公斤种子约6万粒.播前揉搓去果翅,用40-50℃温水浸泡一昼夜,捞出放在蒲包中,每天用15-20℃温水冲洗一次并搅拌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柠檬酸对土壤砷污染物的适宜萃取修复条件,通过萃取试验,研究不同的萃取剂浓度、土液比、萃取时间对土壤砷污染物的萃取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当萃取剂浓度为0.5~1.5mol·L-1,随着萃取剂浓度的升高,对单位质量的土壤砷萃取量增加,超过这一范围,萃取量变化不显著,柠檬酸萃取剂的最佳浓度为1.5mol·L-1;土液比(g∶mL)为1∶10、1∶15条件下,1.5mol·L-1的柠檬酸对土壤砷的萃取量显著高于土液比(g∶mL)为1∶3和1∶5;萃取时间4h时,柠檬酸对土壤中砷的萃取量显著高于萃取时间为1h时,当萃取时间高于4h时,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萃取剂对土壤砷的萃取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应用软X射线检验林木种子活力 ,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林木种子的活力 ,从而快速得到林木种子的播种品质 ,为林木种子检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消毒 1.种子消毒.晒种:播前晒种2~3天,可杀死部分病菌;温汤浸种: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用3倍种子量的55℃热水浸种(即三开对一凉),迅速搅拌至水温降至30℃时停止,再浸12小时,催芽播种;药剂浸种:将种子放在15℃~20℃清水中浸15~20分钟,除去秕籽,再浸4小时捞出,晾干表面水分,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15分钟,捞出后反复冲洗5~6次,催芽播种.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和苹果为原材料,制备复合果蔬汁,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与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比例为1∶1)进行发酵,开发研制番茄苹果复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番茄苹果复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番茄汁与苹果汁的混合比例为2∶1,脱脂乳添加量为14%,乳酸菌接种量为7%,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18 h.  相似文献   

18.
<正> 对几种主要泡桐种籽成熟期的研究,目的在于弄清楚几种主要泡桐种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发芽能力,什么时候采摘发芽率最高,为泡桐杂交育种、实生选种等提供科学依据。以往普遍认为泡桐种籽成熟在十月以后,蒴果变灰褐色时方可采收。实际上十月以后部分蒴果已开裂种籽飞出,往往达不到采种目的,针对上述情况,现将下面几个处理的研究方法及结果整理如下: 1.不同采种时间对种籽发芽率的影响。 2.不同时期采种存放半年后对种籽发芽率的影响。 3.催芽时间长短与发芽率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研究材料均系我省当地品种和引进外  相似文献   

19.
观察多级氧浓度对体外培养条件下小鼠原代骨髓基质细胞、小鼠3T3-L1前脂细胞及大鼠BRL肝细胞生长的影响,探究不同类型细胞体外增殖的最佳O2体积分数以及对低氧和高氧耐受力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在10%~18%O2范围内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最快、活力最强,而3T3-L1前脂细胞及BRL肝细胞生长的最适O2体积分数为5%.O2浓度过低严重损害这几种细胞在培养下的生存能力,O2浓度过高有致死性毒性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原代与长期传代细胞最佳生长的适宜氧浓度有一定的差异,对低氧和高氧的耐受力也强弱不同.  相似文献   

20.
以啤酒糟作为主要原料,以香菇紫金Ⅰ号为菌种进行木聚糖酶发酵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及其配比,并对其粗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固态发酵培养条件为:碳源为啤酒糟:玉米芯:麸皮=6∶2∶2,1.5%的酵母膏作为氮源,pH为5是最适反应,三角瓶装装瓶量为5 g/125 mL,25%的接种量,为期8d的培养,1∶3.2的料水比.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相对酶活在30~60℃范围内仍保持在80%以上,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