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4G通信大规模应用以及多媒体压缩技术的发展,视频传输转向无线化、高清化。为了解决3G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带宽和传输速度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Davinci技术的4G无线通信技术视频传输的实现方法。系统硬件设计采用TI Davinci技术架构的DM3730 ARM+DSP双核处理器,系统应用软件设计基于开源多媒体框架的Gstreamer技术,主要实现了视频采集、H.264编解码、4G网络传输,Linux和Windows双平台播放等功能。与传统的视频传输系统开发方法相比,该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具有开发周期短,系统功耗低,占用宽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无线式内窥镜胶囊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在对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特点介绍的基础上,对微型成像系统中的图像采集和数据转换传输部分和无线发射部分进行了设计与改进,从而降低发射功耗,并减小电路尺寸。对所设计线路的实验测试表明:方案中的各系统部件调试工作正常,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云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7):1513-1516,1530
针对电网故障抢修的监控实时性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ilverlight和无线网络的视频传输系统。介绍了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整体框架,设计了基于Silverlight的无线视频传输模型和视频传输协议,最后给出整个系统的工程实例。应用表明,基于Silverlight和无线网络的视频传输系统能够满足电网故障抢修的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现有数字视频无线传输实验平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数模混合视频编码传输开放实验系统。首先,介绍了该开放实验系统的整体结构及软硬件划分方案;其次,对硬件设计中数字信号处理器核、直接存储访问传输和跨时钟域数据传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设计了相应的软件并对测试结果做了定量分析;最后,列举说明了该系统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实验系统能满足无线视频传输开放实验的需要,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传输双模视频传输时延差异带来的异步接收发生解帧错误现象和双模网络带宽不一致引起的调度问题,提出一种有效改善TD—SCDMA和CDMA20001x双模无线视频传输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发送端加定帧标识进行封包预处理,在接收端同步组合,同时设计了无线通信信道的协同工作和视频数据传输的调度管理算法,完成了对无线双模视频传输系统的终端软件设计和实现,最后完成视频压缩算法以及双模视频传输调度算法的测试.  相似文献   

6.
"流媒体"是应用流技术在网络上传输的多媒体,将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特定的压缩处理,然后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地传送,用户可以一边下载一边收看.本文设计了一种智能手机上的无线流媒体传输系统,提出了基于RTP协议的端到端反馈拥塞控制策略,解决了无线网络传输时所产生的高误码率和带宽时变等问题,结合MPEG-...  相似文献   

7.
低功耗无线测温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工业现场对功耗、成本以及无线网络的要求,设计了一款低功耗无线测温系统.以CC2430单片机为无线传输模块,选用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节点的温度传感器,在软件上对ZigBee协议栈进行了配置,构成了结构简单、功耗低的星型网络,完成了网络各结点间的通信.该系统具有功耗低、结构简单、通信效率高、抗干扰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环境比较复杂的检测场所和自动控制领域.  相似文献   

8.
以COALL2440开发板为硬件平台, 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 并用USB视频摄像头和无线网卡, 通过对系统内核的配置, 底层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和上层应用程序的设计, 构建嵌入式视频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 通过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进行远程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 解决了视频图像只能在PC机上进行监控的局限, 使视频图像能
直观地显示在智能移动终端上, 从而提高监控系统的拓展性、 安全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基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实时视频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法应用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视频压缩等技术完成了实时视频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的构建。结果在实验室环境下构建了软件模型,并实现了基本功能。结论采用分层无线自组织网建立应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现场或消防救火现场的实时视频传输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以COALL2440开发板为硬件平台,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并用USB视频摄像头和无线网卡,通过对系统内核的配置,底层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和上层应用程序的设计,构建嵌入式视频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通过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进行远程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解决了视频图像只能在PC机上进行监控的局限,使视频图像能直观地显示在智能移动终端上,从而提高监控系统的拓展性、安全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监测海洋资料浮标的舱温变化,设计了一种基于敏感测温点的浮标舱温监测系统。利用单总线和寄生电源供电技术,将温度传感器布设在浮标内部多个测温点,组成舱温监测网络,然后挂接到浮标采集系统的核心单元微控制器(MCU)上,只占用一个I/O口线实现对浮标多个测温点的实时监测。海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对大型浮标舱温的网络化监测。  相似文献   

12.
山东沿海海洋监测浮标网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山东沿海独特的地理位置,构建了浮标监测网,按照远海、近海、近岸三个层次,分布在山东沿海从近岸到60海里的范围内,主要测量气象要素、水文要素以及水质生态等参数。设计的浮标监测网布局合理,能够有效的监测海洋污染、赤潮和水质情况,监视风暴潮和台风的发展和走向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解决海洋生物的附着污染问题,延长各种海洋仪器的使用寿命,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海洋环境连续监测系统。该系统放置在大型海洋资料浮标内,采用海水抽样测量方法,将海水抽取到浮标舱内的容器中测量,而后使用消毒液和清水对容器和传感器进行消毒和清洗。系统通过定点连续监测将数据传输到岸站,与目前浮标常用仪器比测得出,所采集数据稳定可靠。该系统能够将水质传感器的寿命至少延长一年,并提高其长时间测量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海洋资料浮标的电源补给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以浮标现有技术参数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以浮标标体作为能量吸收系统,传统齿轮齿条形式作为能量输出系统,永磁发电机配合滤波整流稳压模块作为电力输出系统的海洋资料浮标波浪能供电装置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各阻尼,浮标体在波浪作用下可满足高转速、低扭矩的500 W三相交流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装机容量,同时理论计算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可达到海洋资料浮标蓄电池14 V的充电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实时监测远洋船舶燃油整体消耗状况,设计了基于流量采集、RTU远传终端和GPRS DTU技术的燃油整体消耗监测系统。系统在燃油加装处计量监测,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实时完成数据的无线短距离传输;使用RTU远程控制终端,对数据采集处理,控制输出;利用GPRS DTU无线模块实时地将小流量数据远传到岸基平台上。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既保证了油耗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又能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6.
海洋资料浮标是离岸原位获取水文、气象等环境参数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海洋环境实况监测、预警预报、防灾减灾、资源开发、海上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海洋资料浮标的作用、组成、分类、主要理论及技术体系,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海洋资料浮标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突破,介绍了我国目前海洋浮标监测网的构成、应用情况,并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浮标进行了比较。最后,展望了海洋资料浮标及监测网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FZF3-1型海洋资料浮标平台设计一款新型航标灯,采用AVR单片机ATmega8L作为处理器,将FWM技术应用于航标灯自适应控制,既保持稳定的工作电流,又降低了系统的功耗。另外,利用施密特触发器保证了单片机工作电压的稳定性。通过实验和现场使用情况来看,航标灯的性能和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预报海洋资料浮标的受力及运动情况,建立了浮标锚泊系统的运动方程,提出了在海洋环境中作用在浮标及锚系上的各种外载荷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浮标的运动方程以及锚系的受力表达式。在计算锚泊系统的外载荷时,考虑了作用在锚系上的海流载荷以及由波浪载荷引起的波频运动对锚系的影响。通过算例在时域内对浮标锚泊系统的运动和张力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海洋工程中对浮标系统运动和受力分析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吕斌  贺海靖  刘杰 《山东科学》2011,24(4):41-44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采用ZigBee通信与GPRS、卫星通信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构建应用于近、远海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用于测量气象水文要素及水质生态参数。本文设计的无线传感器海洋环境监测模型,能有效地监测海洋污染情况,为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