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化学合成并证实抗菌活性和抗菌谱都高于天然抗菌肽的杂合肽CecropinA1-11D12-37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选用酵母高频使用密码设计了一种新型抗菌肽基因。  相似文献   

2.
将抗菌肽AD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杆菌-酵母穿梭质粒pCLWA2的BamHI和SalI位点上,构建成含抗菌肽AD基因的重组质粒pCAD,转化酵母宿主菌AB103,转化子在缺乏亮氨酸的SD选择培养中30℃培养48h,培养液经简单纯化后,活性蛋白PAGE和琼脂孔穴扩散法测定抑菌活性表明,抗菌肽AD基因在酵母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3.
ApiIa抗菌肽基因的化学合成,克隆及其在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固相亚磷酰胺法合成了ApiIa抗菌肽基因,全长为80个核苷酸。它被分成4个寡核苷酸片段,分别在DNA合成仪上的合成经分离纯化后的寡核苷酸片段经酶促连接,然后被克隆到分泌型载体质粒pAFD101上,经限制酶酶切,PCR模板检测以及双链DNA序列分析检测,证明合成的apiIa基因和设计的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将抗菌肽AD基因定向克隆到大杆菌-酵母穿质粒pCLWA2的BamHI和SalI位点上。构建成含抗菌肽AD基因的重组质粒pCAD,转化酵母宿主菌AB103。  相似文献   

5.
中国家蚕抗菌肽CMIV基因的合成与克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从中国家蚕蛹中提取的抗菌肽CMIV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兼顾大肠杆菌和昆虫两种不同体系偏爱密码子的CMIV基因序列;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寡聚苷酸,通过二步电泳地快速纯化之,复性,连接并克隆到pUC9中,转化大肠杆菌JM109;在X-Gal、ITPTG,AmpLB平板上挑选白色克隆,用限制性酶谱法筛选含有合适插入片断的质粒DNA。  相似文献   

6.
抗菌肽AD基因的改造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PCR技术改造抗菌肽AD基因,将其C末端改造为Asn编码,改造后的抗菌肽Cecropin AD基因克隆到pPICZα-A载体上,构建成酵母重组分泌型表达载体,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受体菌GS115中,采用zerocin抗性标记筛选重组转化子,经摇瓶发酵,浓缩发酵液进行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改造后的Cecropin AD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经α-Factor信号肽引导分泌到胞外,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参照毕赤巴斯德酵母(Pichia pastoris)的偏好密码子,改造克隆杂合抗菌肽CA(1~7)M(4~11)和CB(1~7)M(4~11)基因,将改造后的基因克隆到pPICZα-A 载体中,构建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Zα-A-CAM和pPICZα-A-CBM,转化宿主菌Pichia pastoris X-33,在甲醇的诱导下进行表达.实验结果表明,杂合抗菌肽获得表达,两种表达产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此外,本文还比较了二者的抗菌谱,分析了杂合肽的性质,优化了酵母电转化条件.  相似文献   

8.
抗菌肽的研究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一类新型的抗菌物质,在低等生物到高等动植物有广泛分布.抗菌肽及人工合成的抗菌肽基因在植物体中可以被表达并具有杀菌活性,能够应用于植物抗病工程方面,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本文简要介绍了抗菌肽的发现、分类、结构、作用机理、基因结构和基因改造,以及抗菌肽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选择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分成32个长约48 bp且相互配对的寡核苷酸片段,合成蚯蚓纤溶酶基因EFE-3D。寡核苷酸片段经5′磷酸化后,通过错位拼接,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一次性完成新基因的合成并且克隆至载体pP IC 9K中。最后利用电穿孔法将新基因克隆至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并进行诱导表达,用免疫印记法检测表达产物,最后利用纤维平板确定其表达产物的活性为3 500 mm2/mL,1 L发酵液相当于48 m g天然蚯蚓纤溶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 Eco R Ⅰ和 Bam H Ⅰ接头将化学合成的大小为45 对碱基的 C A(1 - 7) M(5 - 12) 杂合肽基因克隆到 E.coli 分泌表达载体p I N- Ⅲ· Omp A2 上的 Eco RⅠ- Bam HⅠ位点之间,并对其在 Lpp启动子和 Lac 启动子/ 操纵子调控下的分泌表达进行初步研究重组子的地高辛( Dig) 核酸探针杂交和酶切分析结果表明杂合肽基因克隆成功;抑菌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杂合肽基因表达产物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黑鲷抗菌肽hepcidin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抗菌肽hepcidin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了黑鲷抗菌肽hepcidin (AS-hepc2)的前体肽和成熟肽 cDNA 序列,片段大小约250 bp.将其与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pPIC9K 质粒连接,构建了分泌表达载体pPIC9K/AS-hepc2 .电击法转化重组表达载体,经过G418筛选和选择性培养基以及PCR鉴定,得到的克隆子都为Mut+.以甲醇诱导pPIC9K/AS-hepc2,分泌表达上清中获得10 ku左右的表达产物,与预期的目的蛋白黑鲷hepcidin的前体肽和成熟肽的大小相符.表达试验证明,随时间的延长,表达产物量增多,至120 h 达到高峰.表达产物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用抑菌圈法测定重组蛋白Pro-AS-hepc2 的抗菌活性,发现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抗菌肽A—蜂毒素杂合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co RⅠ和BamH Ⅰ接头将化学合成的大小为5对碱基的CA(1-7)M(5-12)杂合肽基因克隆到E.coli分泌表达载体pIN-Ⅲ.OmpA2上的EcoRⅠBamHⅠ位点之间,并对其在Lpp启动子和Lac启动子/操纵调控下的分泌表达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已知的抗菌肽moricin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利用PCR方法克隆得到柞蚕新型抗菌肽moricin.该序列长度为126bp,将该序列克隆到pUCm-T载体.通过测序鉴定了柞蚕moricin的核苷酸序列,其核苷酸序列与家蚕moricin II的相似性为99.21%.根据核苷酸序列推算的柞蚕氨基酸序列与家蚕moricin II和mori-cin I的相似性分别为97.62%和95.24%.无论柞蚕moricin的核苷酸还是氨基酸序列都与家蚕moricin相似,说明它们属于同一抗菌肽家族,柞蚕核苷酸序列已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登录,登录号为DQ519400.  相似文献   

14.
40 kD的fetidin是存在于蚯蚓体腔液中的一种具有较好抗菌活性的蛋白.为了获得大量fetidin,从蚯蚓(Eisenia fetida)中调取fetidin的基因,分别克隆到pKW32和pMXB10中,构建了融合和非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无论是融合还是非融合表达,产物均以包含体形式存在.融合表达产物通过亲和层析获得复性,复性产物对粘质沙雷氏菌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研究除草剂Basta对水稻品种台安 1号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确定了能抑制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低剂量 ;在此基础上将抗菌肽B基因 (cecropinB)和bar基因导入了台安 1号基因组。除草剂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对Basta较强的抗性 .  相似文献   

17.
修饰合成冬鲽抗冻肽基因的设计和克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动物界和植物界密码子使用频率不同,冬Die抗冻肽中丙氨酸占60%而且偏爱GCC,38个Ala密友子中23个为GCC。我们设计合成抗冻肽基因时采用了植物基因常用密码子,用甘薯信号肽序列取了抗冻肽的pre序列,省略了Pro序列,并 信号肽下游二、四、八拷贝正向串联的成太的修饰基因,经测序证实与设计完成一致。利用QIA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DHFR-成熟抗冻肽单体和二体的融合表达。  相似文献   

18.
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组装进穿梭质粒,经E.coli扩增、鉴定后转入酵母细胞得到了转化子。经放射免疫分析,在此转化子中HBsAg未得到表达,可能是阅读框架不一致造成的。此外,我们对酵母DNA重组技术进行了摸索,并简化和改进了一些步骤。  相似文献   

19.
从分类、功能及作用效果等方面对抗菌肽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已知基因序列但缺乏DNA模版的情况下,人工设计合成多条引物,采用重叠PCR技术体外人工合成899bp的MluⅠ基因和1 312bp的M.MluⅠ基因.并将合成的MluⅠ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0a上,重组表达载体构成pet30a-MluⅠ,将M.MluⅠ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UC19上,重组表达载体构成PUC19-M.MluⅠ.测序结果显示,载体构建成功后利用体外重组转化技术,将pet30a-MluⅠ和PUC19-M.MluⅠ转入T7expression E.coli表达菌株中.重组工程菌经IPTG诱导,用SDS-PAGE鉴定,发现限制性内切酶MluⅠ成功表达.该酶的成功表达不仅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材料,而且为实验室制备限制性内切酶在方法上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更多新发现的内切酶基因的成功克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