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索师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以锦州师专体育系作为实践改革试点对象,对师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改革的具体方案.构建了"五模块、三渠道、一核心"的课程体系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2.
何沛恩 《科技信息》2011,(12):I0239-I0241
本文是以广西休闲体育发展为基础,从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学校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才,社会的未来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基点,休闲体育人才应努力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休闲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可概括为:面向未来,引领发展,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休闲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适应社会需要,以人为本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知识教育为主线,以体育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厚知识、强能力的应用型体育人才为目标的综合培养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4.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5):100-102
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推动时代前进的高素质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学校应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为此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出发,从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教育全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建立科学的就业标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断加强知识、能力和心理等方面的就业准备,强化社会交往活动能力,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全国高校30余份体育教育本科培养方案,有关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发现存在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改革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体育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朝着"高级专门人才"趋势发展,这与体育院校办学高层次是吻合的.建设性的提出了"专门化复合体育人才"是一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方向.一般本科院校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专门化复合体育人才"这个方向并对专门化复合体育人才培养进行了阐述.提出培养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师专教育教学重在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具有实施教育能力和水平的中小学教师、传统的狭窄的专业教育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师专教育教学改革要实现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关键是教育思想要有重大转变。本宏观上对师专教学中急需更新的人才观、专业观、学生观、知识观、管理观等方面作了粗浅的分析,探讨改革理行师专教育模式,提高师专生的整体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改革创新培养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建立适应社会市场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确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流程,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发展目标的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方高校转型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其体育教育专业的转型发展,须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进行综合性的改革,从而提高社会竞争力,构建和谐、新型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地方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立足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的特点,坚持实践能力提升理念,为培养服务中小学校、特殊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专门人才服务,促进学校的整体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现状,分析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培养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划分为6项一级指标及32项二级指标;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不均衡,体育教学能力和课外体育组织指导能力的水平较高,体育科研能力和运动训练能力欠缺,教育能力表现不足.并从人才培养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曲靖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举措入手,对其学科建设、专业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和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创新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必须立足地方和学校实际,在人才培养上大胆的改革创新,以更好地彰显专业特色,有效服务地方体育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师教育的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职业能力得以提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高师教育而言,所培养的人才不应该是理论压缩型或者是简单操作型,而应该是高层次应用型.在新形势的指导下,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对学校教育、学校体育提出新的要求的大背景下,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通过阐述全纳教育的内涵和宗旨,从全纳教育角度出发,倡导体育教师进行观念改革,并提出体育教师应转变的几个观念。包括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转变:接纳所有的学生;体育教师的成才观转变:从教授“终身体育”意识到实践自我的“终身学习”;体育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转变:从“我要你如何”转变成“我们如何”;体育教师的教师主体观转变:从摒弃“体育好生与差生”的称谓到重视学生成功体验;体育教师的评价观转变:从“为教而教”到“教是为了不教”;体育教师的责任观转变:从“学生的学习”到“学生的一生”负责。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制度的大变革.根据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特点,在体育教育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既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扩大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2+1项目”的成果,从人才培养这一系统工程角度,探讨了高校体育教育对接“项目”工程问题;从保证高校体育教育与其顺利衔接出发,分析了义务教育阶段“项目”实施中存在的运动目标评价不均衡、“机能”和“特长”认识偏差,以及常规化建设等问题.讨论了对接工作对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模式转变、提升师资专业水平和教学条件的影响.提出接续教育的准备、初始和完全承接的不同阶段,在思想认识、师资队伍建设和场馆设施应做好准备,使对接工作成为提升高校体育教育品质和向俱乐部教学模式转化的助推器,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5.
成人、兴家、立国是一代代国人的追求,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依据国际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揭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资深"难题——基层中学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并以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基层体育教师学历水平和中学生的体育需求为研究依据,提出构建我国未来"新型"中学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路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调整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因地制宜,设置相应体育教师"充电"制度;以学生为原点,带动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体系重塑;加大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自我认识,加大政策执行能力。本研究旨在培养适应国家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基层人才,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6.
高职英语教学要满足职业教育以语言作为技能培养的要求,要把英语作为学生提高应用技术的工具,为专业学习服务。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充分考虑就提高学生语用能力方面所能采用的策略,鼓励学生丰富语言知识,扩大知识面,促使学生的语用能力逐步提高。英语语用能力往往是以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7.
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青年学员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手段。当前,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着“首位”意识不强、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合力育人机制不健全、全方位育人氛围不浓等问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应谋划好“全方位育人”思路,建立好“一体化育人”机制,处理好“多途径育人”关系,运用好“递进式育人”步骤。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实践创新的重要环节.按照“卓越计划”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标准,提出建立分层次、多模块、校内外衔接有序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内平台为中心训练学生核心能力,以校外实践基地为延伸训练学生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的有效接轨,推进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决定着高职院校的未来。当前教师队伍的水平正逐步成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引入"教师发展"的理念,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然选择。分析了高职教师发展的包括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合作能力、跨界能力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内涵,并从高职院校管理层面探讨了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地方高师院校复制重点大学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范性优势不明显、职业性不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从地方高师院校的实际出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体三翼”的培养模式,为数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数学理论研究三个方向的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以实现师范性、职业性、学术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