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种概念是系统生物学即常说的生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关于物种概念,存在着长期而频繁的争论,不仅受到生物学者的关注,也引起哲学家的兴趣,因为它与哲学和逻辑密切有关。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在哲学上称为本体。物种在哲学本体上是什么? 这涉及生物种概念的阐明。世界上有两种本体,一是个体,一是类。物种究竟在哲学本体论上是个体还是类呢?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物种是类,把认识物种和物种组群的科学研究称为分类学或分类。Mayr(1982)坦率地承认,他本人就曾长期对种阶元和种类元混淆不清,他把这种混淆的澄清归功于Ghiselin(1974),Hull(1975)等从哲学和逻辑学上对物种本体和概念的论述,他们论述了物种本体不是类而是个体。进化支序学者Wiley(1981)和进化系统学者Mayr  相似文献   

2.
鸡:“人类为什么让野生动物回归大自然,却把我们关在鸡棚里呢?”鸡场主:“你们和野生动物不同,我在你们身上是花了本钱的。”鸡:“那么,你能否释放我们的一些兄弟,让留下的兄弟补偿你的本钱呢?”  相似文献   

3.
<正><正>在已经被人类鉴定出的170万个物种里,银杏孑然一身,它曾经的那些亲缘物种,都在2.7亿年以来的无数场浩劫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银杏被称为世界第一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从物种受威胁的等级来看,银杏比大熊猫还要“大熊猫”。根据《世界自然保护红色名录》,银杏属于濒危物种,而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已经在2021年从濒危降为易危。那么,为什么大街小巷里还有这么多的银杏树呢?  相似文献   

4.
虽然人们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但环境伦理学中的不同思想流派关于濒危物种保护的道德基础却存在很大分歧。以终极价值论为道德基础的物种保护观,倾向于为所有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道德辩护;以利益共同体为道德基础的生物保护观,则倾向于保护生物个体利益而对濒危物种提出道德反驳。但在濒危物种是否应该被保护,是否享有优先被保护等问题上,这两种道德基础却并不能提供与自身理论自洽的论证。因此在对它们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探寻以人的道德性为道德基础的可能性,是为修正现有濒危物种保护观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可怕的不是野生动物,而是人类自身的行为“如果说SARS病毒是从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的,那其罪也不在野生动物,而在于人类自身的‘入侵’行为。”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副研究员解焱博士指出,“本来,野生动物生活在与人类相对隔绝的野外,如果人类不去侵犯它们的领地,两者就会相安无事。而事实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肆无忌惮地闯入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计后果地捕杀、贩运、吃食野生动物。因此,我们不应去责难、讨伐野生动物,而应该检讨、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相似文献   

6.
神奇的山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北部怀俄明、蒙大拿、爱达荷三州交界处。1872年3月1日被正式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它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这是一片广阔而洁净的原始自然区,分布在辽阔的落基山脉。丰沛的雨水和降雪,使这里成为美国众多大河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7.
对人类来说,"高纤低脂"的饮食结构是减肥秘诀,但熊猫每天都吃这样的"减肥餐",却依旧长得胖乎乎.为什么呢? 北京时间1月19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文章,从保护宏基因组学视角揭示了野生动物食性与肠道微生物的互作机制,揭示了这个秘密.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58年第4期上,刊登了马常耕同志写的“对陈世骧、康白、袁识先诸同志有关物种问题的若干意见”一文。看过之后,很为遗憾。因为从文章中找不到马同志所给我提的宝贵意见。幸喜,在一段文章中註有我的名字,这应该看着是对我的意见了吧?这段文章写道:”于此,我们认为把生物和其生存条件分割开来,甚至把外界环境条件对生物的作用看成“次要的”,“二次性的”,认为在有机体的变异中是其遗传特性起着主导作用,认为有机体的变异是  相似文献   

9.
蓝咪咪拉着铃铛蛋,轻手轻脚地穿过一条长长的小巷,来到一个宽敞明亮的玻璃棚边。墙上的霓虹灯闪着一行大字: 凡尔纳物种设计院5号园铃铛蛋问蓝咪咪:“这是什么意思?”蓝咪咪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大概,大概又是三角板爷爷在这里搞什么物种设计吧?”“物种”怎么能“设计”呢?铃铛蛋琢磨半天也没弄明白。管他呢,设计就设计吧,我倒要看看里面有些什么宝贝。铃铛蛋跟着蓝咪咪悄悄走了  相似文献   

10.
“草根经济”是指那些从家庭小作坊起步并至今仍带有原先经济模式痕迹的传统制造企业。从我们对长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创新转轨问题的调查情况看,“草根经济”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度失灵现象。这种制度失灵既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在民间缺乏足够的道德支持有关,也和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密度不适应“草根经济”的现状有关,还和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执法强度受到行政部门、乡亲情面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有关。知识产权制度失灵已经成为阻碍“草根经济”创新转轨的一大障碍,严重影响着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改善知识产权保护教育,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道德约束力,将是克服“草根经济”中知识产权制度失灵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建立学术规范的呼吁是针对学术界目前普遍存在的混乱和腐败现象提出的 ,有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问题的揭露和批判上 ,而学术规范也只是作为一种对策才受到重视的。因此 ,只在诸如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等比较原则的问题上达成了有限的共识 ,在其他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分歧和疑虑 ,归纳起来主要有 :1 我国目前的学术规范基本上移自西方 ,这是否意味着对西方文化殖民的主动迎合 ?是否意味着完全臣服西方 ,为其左右 ,从而扼杀学术的“本土性” ,乃至拔掉中国文化的根基 ?2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规范基本上移自自然科学 ,这是否意…  相似文献   

12.
正该怎样处理生态系统中的害群之马?例如,在美国像野猪和亚洲蟹等这样的入侵物种,正在全美范围内侵害农田和渔业。据估计,入侵物种每年给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0亿美元。解决他们的最好方案就是吃掉他们。让世界上最伟大的猎食者——人类吃掉它们。  相似文献   

13.
特种作战部队是美军使用最频繁的一支部队,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种作战部队频频出动,充当了美国军事打击力量的一把尖刀。美国拥有当今世界最强的军事力量,而特种部队为何能在这样的军事强国中频频使用?再加上美军又很少向外界透露有关特种部队的建设情况,所以让人们对这支“军中之军”产生了太多的神秘。美  相似文献   

14.
冬虫夏草,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以来,媒体对这颗名贵“小草”给予了高度关注,因过度采摘而导致的相关保护不足成为众矢之的。作为名贵中药材的“世界第一草”市价暴涨是季节性原因?是资源性枯竭使然?还是有其更复杂的背后故事?  相似文献   

15.
冬虫夏草,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以来,媒体对这颗名贵“小草”给予了高度关注,因过度采摘而导致的相关保护不足成为众矢之的。作为名贵中药材的“世界第一草”市价暴涨是季节性原因?是资源性枯竭使然?还是有其更复杂的背后故事?  相似文献   

16.
“泰坦尼克”号真的是与冰山相撞而沉入大海的吗?几十年来,有关“泰坦尼克”号遇难的真正原因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和研究的焦点,也是一个令人费解的世纪之谜。要知道,“泰坦尼克”号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不沉之船”。  相似文献   

17.
<正>在珍稀濒危特有物种保护中,云南省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程,一大批濒临灭绝物种获得新生。日前,“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场发布会举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曹永恒表示,自1958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来,全省已建设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62个,全省90%典型生态系统和80%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一大批濒临灭绝的物种获得新生,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8.
在4月2日的文汇报上刊载遗传学家谈家槙先生写了“从‘生物密码’谈到遗传学中的百家争鸣”一文,作者一开头就提出了关于“生物密码”的问题在最近的一些情况,他提到苏联科学家对这一个问题的看法,如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恩格尔加尔德院士说道:“生物学将成为一门精密科学……五十年后使能把生物密码—遗传物质化学密码——翻译出来。”物理学家达姆院士说道:“不久以后,生物学将要代替物理学担任自然科学中的主角”。接着作者问道?什么是精密科学?什么是生物密码?为什么当前各国科学界这样重视生物学的发展?这些都是饶有兴趣的问题。他又说:这些问题也是有关我国生物学今后发展的途径,必须应该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无疑,吴国盛先生的《现代化之忧思》(三联书店1999年版,以下简称《忧思》)是一部倡导环保的绿色书籍,但同时这里所提倡的环保意识又颇具学理根源,而使其区别于功利主义的浅生态思想.“一切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浅层的根据是保护人类这个物种自身的生存和延续,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层的根据则来自对存在的、本质的、生命的意义和科学的价值的理解.”(《忧思》,第227页.以下引用该书只注页码)浅层生态思想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它仍以物质上的利害为考察维度,而并非关注于生命的意义本身.在这一点上,浅层的生态思想其实同支撑现代性的形而上学思想是一脉相通的.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思想、真正能使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只能是深层生态思想,而《忧思》一书正是这样一部深生态思想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再三犹豫后才决定写这样的题目。“伤疤”,字典里解释为“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伤疤是痛苦历史的积淀,是心头上永远的痛憾。它怎么能“焕彩”呢?“残月”,反射的是太阳的光,它能“生”什么“辉”呢?是的,字典没错,生活经验也没有错。然而,“伤疤焕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