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Co60-γ射线辐照对马蔺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繁育推广马蔺这一耐盐碱、耐干旱的植物品种,对马蔺(Iris)种子进行了物理和化学处理以促进其萌发.物理处理主要使用不同强度的Co60-γ射线辐照种子,而化学处理则是用500mg/kg细胞分裂素溶液浸泡种子.通过对发芽率及各种田间试验数据的分析,证明打破马蔺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的最适处理方法是Co60-γ射线辐射+热水浸泡;Co60-γ射线辐射的基本剂量范围确认在0.2580~0.9030C/kg,计量率为2.58×10-4C/(kg*s),浸泡热水温度以65℃为宜.该项研究工作对于西北地区开发新的饲料、药用植物资源、恢复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繁荣地方经济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60Coγ射线照射对小鼠骨髓脂肪化的影响,建立骨髓脂肪化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8周龄SPF级雌性Babl/c纯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初期即接受6.0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处理,对照组小鼠在初期不进行照射处理.在首次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做骨髓切片、观察比较两组小鼠骨髓病理形态的改变,应用PAS-8000病理图象分析系统分别测定各组髓腔内脂肪细胞面积.为了排除生命过程中时间的影响,在实验组小鼠首次照射处理后第48天,对照组和实验组剩余小鼠均同时接受6.0 Gy 60Coγ射线全身辐射,6天后做骨髓切片、并观察检测.结果:6.0 Gy 60Coγ射线照射后第6天可在小鼠骨髓组织中检测到明显脂肪组织,随着时间延长,脂肪组织越来越多,第24天达最高水平,但第48天脂肪组织则显著减少;而对照组骨髓组织从第6天到第48天均脂肪组织少见,6.0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第6天才检测到明显脂肪组织. 结论:60Coγ射线照射可使小鼠骨髓发生脂肪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60)Co-γ射线辐照对红色小苍兰和紫色小苍兰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试验剂量分别为25、50、75、100 Gy的~(60)Co-γ射线辐照两个不同品种的小苍兰种球,统计分析其受辐照后的发芽率、半致死剂量、成活率、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面积、根长、开花率、花粉活力、花粉电镜扫描等指标。【结果】经5个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的小苍兰两个品种的发芽率、株高、叶面积、根长、根数、开花率、花粉活力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小苍兰(红色)的最适宜辐照剂量为54.04 Gy,小苍兰(紫色)的适宜辐照剂量为58.82 Gy;小苍兰(红色)的半开花辐照剂量为42.37 Gy,小苍兰(紫色)半开花辐照剂量为39.56 Gy。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花粉表面和花粉形态均受损程度逐渐增强。【结论】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小苍兰两个品种均有损伤效应,损伤程度与辐照剂量成正相关;对花粉的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辐照对植株的诱变情况。  相似文献   

4.
针对K509玻璃基镀膜透镜空间带电粒子辐射效应,使用两种能量的电子和60 Coγ射线作为模拟源进行了辐照试验,并分析了辐照效应与轨道带电粒子辐射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镀膜光学透镜,使用低能电子和60 Coγ射线接续辐照,模拟空间带电粒子辐射效应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提醇沉和醇提水沉两种方法从甘草中得到6个提取部位,并对此6个提取部位的辐射防护作用进行筛选.观察60 Coγ射线致死剂量对照射后给药小鼠模型的30天存活率和平均存活时间的影响和3.0Gy60 Coγ射线对照射后给药的C57BL/6雄性小鼠外周血指标的影响.实验表明,甘草醇总提取物不同剂量照射后灌胃给药对不同辐射剂量的小鼠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蓝畴金鱼(Carassius auratus domestic)鱼苗,研究辐照对其外周血红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60Coγ射线可显著诱导蓝畴金鱼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发生.在一定范围内(1~4 Gy剂量),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强,微核细胞率呈现相应提高;核异常细胞率与辐射剂量也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加强,核异常细胞率显著提高.此外,微核细胞率出现高峰的辐射剂量小于核异常细胞率出现高峰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Co60-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黑稻M1代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稻(Y4)经Co60-γ射线不同剂量辐射M1代性状初步研究表明,生物性状比对照弱,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生物损伤。而半致死剂量,半损伤剂量,临界剂量和处理表现优良等综合考虑,以300GY出现的频率最高。千粒重,株高,穗长等表现优良的可以标定M2代单独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蒜蒜瓣经~(60)Co—γ射线辐射后,其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辐射引起的叶尖枯黄现象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正极向及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经辐射诱导产生新的酶带,抽苔蒜多于打苔蒜,根多于叶片,而且主要差别均表现在负极向酶带中。大蒜二个品种及不同器官对~(60)Co-γ射线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花倒水莲对辐射损伤小鼠组织DNA的防护作用.方法:实验设计分照射前给药和照射后给药2个模块,每模块各5组.复制60Coγ射线(辐射强度为6Gy)对雄性昆明种小鼠辐射损伤的病理模型,黄花倒水莲提取液2、4、8 g/(kg.d)连续灌胃7天,正常对照组、照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彗星试验检测小鼠多种组织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黄花倒水莲照射前给药和照射后给药,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肺、肝、脾、睾丸、淋巴细胞DNA的尾部DNA百分率和尾矩(P<0.01),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黄花倒水莲可以减轻60Coγ射线所致小鼠组织DNA的损伤,具有辐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60Coγ射线辐射对大豆蛋白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0Coγ射线辐射加工技术进行大豆蛋白辐射灭菌研究,研究了辐射剂量对大豆蛋白卫生学质量、理化指标、功能性和感官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产品经适宜的辐射灭菌剂量处理后,产品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各项理化指标、良好的功能性和感官的同时,而且卫生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各项指标均符合企业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唐菖蒲花粉低温保存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超级红’等唐菖蒲切花品种的花粉为试材,研究了花蕾的开放状态、花粉含水量、不同干燥时间与不同保存温度、预冻方式和解冻方式对唐菖蒲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唐菖蒲4个栽培品种花粉的长期保存效果。结果表明:唐菖蒲花朵刚呈展开状态时的花粉萌发率最高;未干燥花粉和干燥1 h之内花粉萌发率次高。保存温度和含水量对花粉的保存效果影响显著,花粉在干燥0~1 h、-80 ℃温度下保存效果好;0 ℃预冻有利于花粉的低温保存;37 ℃温水化冻处理的花粉萌发率明显高于其他解冻方式。唐菖蒲4个栽培品种花粉的长期保存以-80 ℃低温条件效果较好,保存时间可达1 a以上,0 ℃处理的次之,4 ℃和-20 ℃条件下保存的花粉萌发率较低,且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黄瓜、丝瓜和花生的花粉分别进行剂量为300、400、500、600和800Gy的电子束辐照,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了花粉离体培养和观察,并以黄瓜的辐照后花粉进行人工授粉.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剂量在300~500Gy范围内明显提高了黄瓜花粉的萌发率;300~800Gy辐照剂量均大大提高了花生花粉的萌发率;300~400Gy的辐照剂量对丝瓜花粉萌发率无显著影响;高于500Gy的辐照剂量使花粉萌发率明显降低;600和800Gy辐照后的黄瓜花粉授粉产生的果实均发生了诱变效应,外形较短粗,质量增加,但种子的胚全都不发育.此研究结果对探讨应用电子束辐照花粉进行诱变育种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本试验用2,3,5-氯化三苯基四唑对多种针叶树和阔叶树的花粉进行生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有效浓度为0.5%,处理时间为12小时—18小时,多数钎叶树的花粉发芽率可达80%以上。与人工培养基法相比,发芽率虽偏低,但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钙通道抑制剂对川百合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内钙离子在花粉萌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钙离子如何被植物花粉细胞所吸收是植物生殖生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一些常用的钙通道抑制剂对川百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发中的花粉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钙离子,电压依赖型钙通道的有机抑制剂(异搏定、尼群地平、地而流卓)和3价无机离子(镧、铝、钆)可以明显抑制花粉萌发,电压依赖型通道很可能是细胞外钙离子进入萌发花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芍药花粉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L^9(34)法研究蔗糖、硝酸钙、硼酸对芍药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筛选芍药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并研究了不同pH值对芍药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对芍药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影响最大,硼酸次之,硝酸钙影响最小;芍药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为,蔗糖20g·L^-1+硼酸20mg·L^-1+硝酸钙60mg·L^-1;其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分别为63.12%和183.33μm;适合芍药花粉萌发的pH为6~7。  相似文献   

16.
C Borek  E J Hall  M Zaider 《Nature》1983,301(5896):156-158
The introduction in the 1950s of 60Co teletherapy units and megavoltage X-ray accelerators for radiotherapy prompted several studies which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 (RBE) of orthovoltage X rays, compared with 60Co gamma rays, was approximately 1.1-1.2 (refs 1, 2). Subsequently, radiation therapists confirmed that the effect of established treatment protocols using orthovoltage X rays could be duplicated with the higher energy radiation by increasing the dose by approximately 10%, when radiation doses are of the order of tens of grays (or thousands of rads). The dependence of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 on photon energy led to recommendations in which the quality factor, Q, which is an RBE for radiation protection purposes, was set at unity for X and gamma rays as well as for electrons or other directly ionizing particles having a 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 of less than 3.5 ke V microns-1. Over the past decade, however, several studies have shown differences in RBE between various low-LET radiations having LET values within the range designated for standard radiation. Underbrink et al. found an RBE for orthovoltage X rays relative to 60Co gamma rays of approximately 2 at 0.04 Gy, for induction of pink mutations in the stamen hairs of Tradescantia. Schmidt et al. scored chromosome aberrations in human lymphocytes, and at 0.25 Gy found the RBE of 200-k Vp X rays relative to 3-MeV electrons to be also approximately 2. Here we have compared 60Co gamma rays and orthovoltage X rays over the dose range 0.03-1.5 Gy using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in mammalian cells in vitro as an end point.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ereas the transformation incidence seems similar for X and gamma rays at high doses, the malignant potential of X rays is about twice that of gamma rays at 0.03 Gy.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疏雄醇(SXC)对板栗叶片、雄花和花粉的影响。结果表明:疏雄醇对叶片和雄花序的大小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叶片鲜重有增加的趋势,而对花粉的萌发率与花粉管的长度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四川银莲花属(Anemone)花粉形态及其演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银莲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下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总结了本属植物花粉粒萌发器官的7种类型,其中有2种(单环沟及散沟具颗粒状刺型)系首次报道。另一种类型以前在国外种中有报道,此次在我国的本属植物中亦有发现,还论述了花粉粒萌发器官同地理分布的演化关系,同植物染色体基数之间的联系,指出了染色体基数为7的种类花粉粒为多沟类型,染色体基数为8的种类花粉粒为三沟型,并同本属植物的分组结合  相似文献   

19.
神农架南坡常见花粉的R值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表土花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对神农架南坡常见花粉的R值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阔叶花粉如栎、山毛榉、槭、鹅耳枥、榛、胡桃、枫杨、枫香、杜鹃、木兰、冬青、漆树、栗、榆具有低代表性,只有桦具有适宜代表性。针对有气囊花粉一般具有超代表性,而草本花粉的代表性变化较大。研究过程与结果还揭示出影响R值大小的四个主要因素是花粉源距离,外来花粉,花粉产量与植被样方面积。  相似文献   

20.
20个荷花品种花粉活力测定及贮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荷花花粉的生活力,选择了20个荷花品种分别用TTC染色法、亚甲基蓝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测定了花粉的染色率和萌发率,并研究了不同温度贮藏条件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染色法不能作为荷花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方法,离体萌发法结果更直观和准确;20个荷花品种间的离体萌发率差异明显,最高为13.1%,最低为0;不同品种在三种贮藏温度下萌发率变化趋势相同,4℃条件下贮藏较有利于荷花花粉生活力的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