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猷 《科学通报》1955,(11):81-81
一橘黴素的一般化学结构橘黴素是一种有抗生作用的黄色有机酸,是橘黴菌(Penicillium citrinum)、加拿大麹菌(Aspergillus candidus)和其他几种黴菌的代谢产物,也出现在澳洲野百合(Crotalaria crispata)的叶内。最初由英人雷斯屈克等在1931年发现,曾作了化学结构的研究。由酸性水解、鹼融降解、氧化等反应获得的结果,雷斯屈克和罗宾生等提出了橘黴素的结构式如Ⅰ。  相似文献   

2.
吴超元 《科学通报》1959,4(24):829-829
根据关于海带吸收氮素的一系列实驗,我們发現缺氮的飢餓海带可以在一个短时間內吸收一定量的銨态氮和硝酸氮来补充体內的不足,恢复正常生长;吸收速度和吸收量与溶液浓度、溶液pH值、吸收时間和海带飢餓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自1957年开始,我們在青島缺氮的貧瘠海区太平湾进行了一系列的海  相似文献   

3.
荘臨之 《科学通报》1963,8(8):63-63
激素在离体下誘导排卵的研究,虽然已有将近卅年的历史,但对其作用的性貭及机制原理,目前我們的了解却依然是很肤浅的。本实驗系有关这方面系統研究的一部分,其目的将針对下列两个問題进行分析:(1)比較研究蛋白貭激素与类固醇激素(以孕酮为代表)在激发卵巢过程中的时間因素,  相似文献   

4.
杨福愉 《科学通报》1980,25(12):563-563
在前文中曾报道,玉米黄化幼苗线粒体具有一条抗氰化物的呼吸途径.对氰化物的敏感性与氧化底物有关,琥珀酸氧化对氰化物的敏感性远大于通过NAD-连接脱氢酶的底物氧化.例如,在含有1m M KCN介质中,玉米线粒体的末端氧化酶活性或琥珀酸的氧化虽已全部受到抑制,但α-酮戊二酸的氧化仍然没有明显影响.只有同时加入KCN和KSCN,它的氧  相似文献   

5.
纳豆菌所具有的抗菌活性:对于O—157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丽萍 《世界科学》1997,(11):30-30
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日本曾盛传使用纳豆(类似中国的豆政)或纳豆菌预防赤痢、霍乱、伤寒等。笔者等人通过混合培养试验,可确认纳豆菌和纳豆成分对于病原性大肠杆菌0157具有很强的抑制生长繁殖之效果,并认为乳曲二波酸(2.6一叽吹波酸)是具有耐热性的物质。前言随着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疯牛病的出现,此次大皈又发生了由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引发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在日本发生食物中毒曾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当时纳豆被当作一种“药”,像现在的抗生亲那样普遍使用。1936年,有位有马玄海海军军医发表了有关“纳豆菌对于赤痢菌抑…  相似文献   

6.
赵知中 《科学通报》1979,24(3):142-142
酞丁安(化学名:3-酞酰亚胺-2-氧代正丁醛双缩氨硫脲V)系我所抗病毒药物合成小组在研究抗病毒药物中设计合成的一种新化合物。经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筛选,发现它对“上海124株”沙眼衣原体的最低抑制浓度为0.5微克/毫升,兔眼长期滴用本品混悬液无副作用。后经本所药理室证明它对沙眼衣原体(豫-2株)的抑制强度为金霉素的10倍,并对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7.
郭其蕴 《科学通报》1957,2(14):440-440
北半球多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圖清楚地显示出亚洲大陆冬(1月)夏(7月)气压系統的相反性。夏季亚洲大陆是处在巨大的印度低压的控制下,形成了这一地区聞名全球的夏季風。但关于这一季風低压的性質和結构我們还不是十分清楚。近年来高空資料的增加,使我們有可能对它做进一步的了解。根据我們对于1956年7月月平均地面与高空(850、700、500和300毫巴)圖的分析看出这一低压各部分的性質和結构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8.
黃耀會 《科学通报》1959,4(13):428-428
作者曾报导了四圜素和脫水四圜素的合成途径。我們拟定的另一合成金霉素及脫水金霉素的途径是从2-氯5-甲氧基苯乙酮(Ⅰ)的Stobbe縮合开始。以所获得的β-乙氧羰基-γ-(2-氯-5-甲氧基-苯基)Δ~(β,γ)戊烯酸(Ⅱ)环化成β-萘甲酸的衍生物后,还原为醛(Ⅲ),再經一次Stobbe或Perkin縮合或其它反应,氢化,环化后可期获得(Ⅳ),然后再构造A环。显然,从(Ⅳ)合成脱二甲胺脱羟脱水金霉素(Ⅴ)不过是一般常規实驗而已。至于合成金霉素本身则可先将(Ⅱ)內酯化,破环后可期获得烷氧基酸(Ⅵ),經上述一系列步驟,最后可期获得金霉素。  相似文献   

9.
沈善烱 《科学通报》1957,2(Z1):89-89
<正> 在金霉素的发酵过程中,铁离子浓度的增加对金霉素的生产起显著的抑止作用。铁是怎样抑止金霉素的生产的?怎样去消除这种抑止作用?这些都是值得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ACC合酶基因及其反义基因转化番茄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汤福强 《科学通报》1994,39(24):2280-2280
乙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植物体内乙烯生物合成途径是:Met→SAM→ACC→C_2H_4,催化SAM向ACC转化和ACC转变成乙烯的酶分别是ACC合酶和ACC氧化酶(乙烯形成酶).近几年来关于ACC合酶和乙烯形成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乙烯对植物生长发育作用机制仍然不清楚,通过基因工程方  相似文献   

11.
张瓊  沈霁春 《科学通报》1960,5(5):150-150
在以前的研究中,我們发現中枢神經系統的兴奋性改变对于内感受性反射有巨大的影响。在这次实驗中,是要在清醒的狗里,观察神經中枢兴奋性改变对于胃分泌的作用。实驗方法是在狗身上做成巴索夫胃瘻,待伤口完全癒合后,再用气球通过胃瘻管放到胃里,然后用一  相似文献   

12.
崔澂 《科学通报》1959,4(10):333-333
豆芽一向是我国广大人民所喜爱的一种蔬菜,但因有一条很长的根,因此影响到食用品质。天津市副食品公司豆芽厂与我校合作进行了关于加速豆芽生长和提高其食用貭量的研究。由于植物生长素或植物生长調节物质对茎和根的生长的作用在浓度上有差异,也就是说,能促进茎生长的浓度,对根已經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了。因此我們利用植物生长調节物貭(萘乙酸鈉盐)处理豆芽,希望找到一个能抑制根的生长,而能促进下胚軸生长的合适浓度。实驗方法如下:种子先用溫水浸7—8小时,发芽后,每份称十斤放于大草包中,每隔2、4、8小时  相似文献   

13.
共軛高分子晚近已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文献中报导的許多研究結果說明:具有大共軛結构的高分子化合物有很多特殊的优异性能。如:耐溫性、催化活性、导电性及順磁性等。因而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重視。为了研究这类高分子,我們选择了二元芳胺与丁二酮的縮聚反应,并得到主鏈为苯核与氮原子交替排列的共軛高分子。我們的工作是以等克分子比的对苯二胺与丁二  相似文献   

14.
生物波中细菌代谢节律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印  丛延广 《自然杂志》1999,21(3):164-166
本文主要研究生物波中细菌代谢节律现象.方法:以奇异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酵母茵为研究对象,考察琥珀酸脱氢酶、酸性代谢产物、细菌色素、胞外糖被膜(glycocalyx)和自溶现象.结果:在波动过程中,奇异变形杆菌的琥珀酸脱氢酶及酸性代谢物、绿脓杆菌的绿色素及胞外糖被膜、酵母菌的自溶酶等在释放量上均有节律性的变化.结论:在生物波动过程中不仅仅发生形态上的改变,还伴随着有氧呼吸、代谢产物的释放等多方面的节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淡色库蚊幼虫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差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建华 《科学通报》1986,31(4):308-308
细胞色素P-450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中,作为微粒体单加氧酶系(又称多功能氧化酶系,简称MFO)的末端氧化酶,在整个酶系功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该酶系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底物广谱性,能作用于许多结构不同的物质,尤其是能催化各种外源化合物(包括其他生物来源和人工合成)生物转化。因而与环境保护、药理、致癌机理等研究有着密切关系。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也是昆虫对杀虫剂解毒的重要酶系,与昆虫对各种杀虫剂抗性有关。自从Ray  相似文献   

16.
趙同芳 《科学通报》1960,5(4):119-119
“呼吸作用”最后的一个阶段——把电子传給氧,是由几种所謂末端氧化酶担任的,这些酶的活性往往随着植物的类別、器官組織部分、生长发育时期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等而改变。几年来我們研究小麦种子休眠的結果指明,不同品种的种子对于物理或化学的刺激反应差别很大。为了更好地保持并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苜蓿根瘤菌Dct系统在大肠杆菌内受琥珀酸诱导表达与环境中氧浓度的关系. 将携带Dct系统的大肠杆菌DH5a菌株培养于含0.6%琼脂的M63限制培养基的试管内, 发现报告基因受琥珀酸诱导表达产生的蓝色条带出现在琼脂表面以下某一深度, 而不在琼脂表面, 表明Dct系统的表达在某个特定的氧浓度下有最大值. 随后将该菌株转入一系列不同氧浓度的密闭瓶内测定其受琥珀酸诱导表达的b-半乳糖苷酶活性, 结果表明当氧浓度为2%时, Dct系统的活性较氧浓度为21%的大气中的活性高出约1倍, 由此推测Dct系统不仅能感受四碳二羧酸的信号, 同时还具有感受氧浓度的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沈玉全 《科学通报》1988,33(10):798-798
过渡金属乙酰基丙酮配合物对有机化合物三重激发态的猝灭作用的研究,曾经引起不少注意。关于这一猝灭过程的机制,特别是电子能量转移机制,还是重原子催化的系间窜越机制,还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本工作测定了常见过渡金属元素的  相似文献   

19.
罗士韦 《科学通报》1963,8(10):55-55
关于赤霉素对植物生长效应的研究已有很多报导,它对某些植物如菠菜、芹菜等生长的促进作用特別显著,但是对于某些鱗茎类植物如大蒜、洋葱則无反应。为了了解赤霉素为何对某些植物有效,对另一些植物无效的原因,我們从下述几方面进行了探討:一方面查明赤霉素对大蒜、洋葱生长  相似文献   

20.
沈建华 《科学通报》1986,31(12):945-945
文献报道了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抗拟除虫菊酯品系P_y和敏感品系S幼虫细胞色素P-450——微粒体单加氧酶系的终端氧化酶——差光谱研究的结果。确认P-450水平和性质的变化是抗性产生机制之一,单加氧酶系可以催化各种外源化合物(包括杀虫剂在内)的生物转化,这一反应首先要求底物和氧化态P-450活性部位结合,这是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