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重庆火锅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文化资源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火锅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饮食文化和最有特色的优势资源之一。将火锅这一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起来,开发重庆火锅文化旅游,对促进重庆旅游发展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打造重庆火锅文化旅游需要全方位的深层次挖掘,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2.
段小平 《科技资讯》2014,(36):197-198
重庆地处东西部经济结合带,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随着重庆市政府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力度,近年来重庆的旅游业呈爆发式发展。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重庆地区旅游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该文通过对重庆市旅游安全问题现状的分析,特别是对重庆市近三年旅游从业人员的组成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基于博德的事故致因理论,从人、物、管理三个方面对重庆地区存在的旅游安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为重庆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0年7月在参与重庆环城游憩带项目策划的过程中,对重庆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进行调查,通过构建AHP模型,分析确定模型中各因素的评价体系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评价结果表明,重庆环城游憩带的旅游资源以休闲性为主要特色,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区位条件、政策导向、旅游配套设施、景点组合度、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等是影响重庆环城游憩带旅游产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发展定位与发展模式,即分为点状圈层开发阶段、点-轴渐进扩散阶段、圈层网络构建3个阶段;此外,还应加快与完善对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和旅游资源整合,从而实现重庆环城游憩带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山地城市的典型代表,重庆有着优厚的滨水旅游资源,但是在旅游的快速发展中滨水空间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与利用。文章在综合分析重庆主城滨水区自然与入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滨水区滨水旅游的主题及形象,制定了滨水空间旅游区划与开发的6个原则,结合滨水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滨水区旅游空间布局。根据滨水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分布特点将滨水区分成了7个旅游功能区,即北碚峡谷温泉滨水旅游区、水土—悦来观光农业滨水旅游区、磁器口—朝天门文化生态滨水旅游区、西彭—鱼洞岛屿滩涂生态滨水旅游区、鱼洞—李家沱厂矿码头滨水旅游区、李家沱—朝天门文化生态滨水旅游区和朝天门—五宝岛屿峡谷生态滨水旅游区,并对每个功能区的开发内容与形式做出了详细的安排,这有利于发挥重庆主城区滨水旅游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温泉旅游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作者总结了重庆温泉资源丰富,利用历史悠久,分布集中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并根据重庆温泉旅游开发中的现实问题,从资源开发策略的角度提出了(1)实施疗养型、度假型、文化型以及综合型的差异化开发模式;(2)加强辅助要素建设;(3)加强市场营销有效性;(4)注重整体品牌塑造;(5)加强温泉资源保护等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等实地调研方法,主要从收入对农民旅游行为的影响这一角度,对重庆地域的6个区县8个镇的13个行政村的农民旅游行为作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农民的旅游认知渠道和旅游动机多样,且旅游需求旺盛;农民旅游消费行为层次分明,出游方式多样,旅游地多为重庆市内,对旅游的住宿要求不高,旅游消费比较理性,单次旅游消费总额及各消费段比例较为均衡,花费最贵的项目为餐饮住宿,其次为交通费用;农民的个人经济收入对旅游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农民群体的收入越高,旅游动机越是复杂,旅游消费层次也越高。研究呈现出的农民旅游的行为特征,为重庆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等实地调研方法,主要从收入对农民旅游行为的影响这一角度,对重庆地域的6个区县8个镇的13个行政村的农民旅游行为作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农民的旅游认知渠道和旅游动机多样,且旅游需求旺盛;农民旅游消费行为层次分明,出游方式多样,旅游地多为重庆市内,对旅游的住宿要求不高,旅游消费比较理性,单次旅游消费总额及各消费段比例较为均衡,花费最贵的项目为餐饮住宿,其次为交通费用;农民的个人经济收入对旅游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农民群体的收入越高,旅游动机越是复杂,旅游消费层次也越高。研究呈现出的农民旅游的行为特征,为重庆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等实地调研方法,主要从收入对农民旅游行为的影响这一角度,对重庆地域的6个区县8个镇的13个行政村的农民旅游行为作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农民的旅游认知渠道和旅游动机多样,且旅游需求旺盛;农民旅游消费行为层次分明,出游方式多样,旅游地多为重庆市内,对旅游的住宿要求不高,旅游消费比较理性,单次旅游消费总额及各消费段比例较为均衡,花费最贵的项目为餐饮住宿,其次为交通费用;农民的个人经济收入对旅游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农民群体的收入越高,旅游动机越是复杂,旅游消费层次也越高。研究呈现出的农民旅游的行为特征,为重庆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旅游枢纽城市的建设在丝路经济带旅游开发中具有战略引领作用.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旅游枢纽城市应具有聚集扩散和中转换乘2大功能.明确其功能内涵,合理构建旅游枢纽城市测评的指标体系,选取2013年的区域统计数据,以丝路经济带9个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定量测评.结果表明,成都、西安、重庆和昆明在各维度都位于前4位;聚集扩散功能与旅游资源丰度、国内外通航城市数量和旅游接待量密切相关,中转换乘功能与旅游资源丰度、中心度指数、旅游接待量3个变量具有因果关系.通过聚类将9座城市聚为2类,并对4个重点城市建设成为旅游枢纽的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直辖以来,作为重庆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工作得到相当的重视,并取得一些成效。然而,重庆市在开发和保护抗战文化旅游资源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这些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加强对开发和保护重庆抗战文化资源重要意义的宣传;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营运体制;政府主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开发规划;细化开发主题,突出个性,丰富旅游产品门类;加强资源保护,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1.
旅游发展潜力是旅游产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发展壮大能力以及未来的后续能力,准确分析和评价区域旅游发展潜力,有助于寻找未来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将潜力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协调和持续发展.文章从旅游产业基础、旅游资源潜力、旅游市场潜力和旅游保障潜力4个方面构建出了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运用TOPSIS方法对渝东南民族地区6个区县的旅游发展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区域差异显著;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潜力影响最大的是旅游资源,其次是旅游保障能力;从渝东南民族地区综合旅游发展潜力来看,武隆区、石柱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强的地区,黔江区、酉阳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较弱的地区,秀山县、彭水县属于旅游发展潜力弱的地区.未来应通过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区域差距,活化民族文化资源,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加大旅游营销力度,做大做强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2.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全国为数不多的土家族和苗族集聚区域,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渝东南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市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挖掘其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能效促进彭水旅游业的发展,并对渝东南其他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旅游区域组团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重庆市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及重庆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重庆市旅游区域组团发展模式,并且认为这是重庆市旅游业未来大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环城游憩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重庆市为例,给出了重庆市环城游憩带形成的有利条件,将主要的旅游资源分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和建筑与设施4类;对各类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重庆市环城游憩带发展仍然存在交通拥挤、环境质量差、服务态度较差、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开拓出游方式等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重庆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其资源优势尚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当前面临难逢的开发机遇.我们应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整体构思,培育重庆民族旅游产业的系列精品.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发展三峡地区红色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透彻地分析了三峡地区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并根据三峡域内各地资源差异及开发悬殊和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阐明了三峡地区红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首选策略,并对重庆、恩施、宜昌三地的突破式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