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河南省国防科技动员的战略意义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8世纪,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19世纪,电磁学的发展推动了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人类研发了汽车、飞机以及无线电技术,使全球生产力实现了又一次质的飞跃。20世纪至今,以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人造卫星等为  相似文献   

2.
从18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30年代的80年中.世界人口由10亿猛增到20亿,导致对资源需求的大幅增长;结束于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电气化的新纪元,使全球的生产力得到更加高速的发展.致使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偏远地区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地下矿产资源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马惠 《河南科技》2009,(10):14-15
<正>从18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30年代的80年中,世界人口由10亿猛增到20亿,导致对资源需求的大幅增长;结束于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电气化的新纪元,使全球的生产力得到更加高速的发展,致使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偏远地区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地下矿产资源成为现实。之后,随着经  相似文献   

4.
<正> 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出发,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不断应用,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作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1978年,当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时,引起了整个社会强烈的震憾,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核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的话,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是一次观念的大更新、思维的大解放,正是这一命题的提出,才使中国真正走入重视科学、重视人才、重视教育的良性发展轨道;也正是这一命题的提出,才给中国经济发展真正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也正是这一命题的提出,才使中国能够连续二十多年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才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较快的提高;也正是这一命题的提出,才使得中国走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才能走出的路子,才使得中国能够利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经济强国。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是中国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命题。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用辩证的观点,开放的思维,开拓的理念,把这两大学科有机地紧密地组合在一起。是又一次观念、...  相似文献   

6.
1978年,当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时,引起了整个社会强烈的震憾,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核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的话,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是一次观念的大更新、思维的大解放,正是这一命题的提出,才使中国真正走入重视科学、重视人才、重视教育的良性发展轨道;也正是这一命题的提出,才使中国能够连续二十多年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才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较快的提高;也正是这一命题的提出,才使得中国走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才能走出的路子,才使得中国能够利用十十多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7.
世纪的支点     
里程 《河南科技》2000,(1):12-12,16
欧洲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留下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纵观即将成为历史的20世纪,可以这样说,真正能成为撬动地球转动的支点,那就是突飞猛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尽管人类在当时还没有把现代科学技术当作撬动地球转动的支点,但是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在起着转动地球、推动历史、向新世纪跨越的重要的支点作用。让我们回头看一下即将过去的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历了5次伟大的革命。1945—1955年,是第一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是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使人类开始进…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震撼全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与18世纪60年代兴起的蒸汽时代,以及1870年前后开始的电气时代相比,新的科技革命在规模、速度、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均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它充分地显示科技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正>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股新技术革命浪潮的猛烈冲击。生产力正孕育着新的突破,这既是一次历史机遇,也是一次历史挑战。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明确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之后的又一次具有量大意义的战略转移,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1992年我们将继续弘扬科学精神,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制定和实施《河省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科技进步,密切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2l世纪是以科技、经济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世纪,国际竞争的过程将表现为科技成果不断地、大规模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过程。事实证明,不断涌观的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社会,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品更新换代日益加快,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显著提…  相似文献   

11.
岁月如歌,20世纪转瞬就要成为过去。处在这世纪之交,回眸本世纪,真是感慨万千。在20世纪,科学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相对论、量子论、控制论、宇宙演变学说、生物基因等一批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科学研究迈上了新台阶。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在20世纪,实现了人类的许多梦想。“千里眼,顺风耳”已不是神话,“人在家中坐,便知天下事”,通过电视…  相似文献   

12.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它不单是要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应该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得以具体实现。要在经济社会中完全实现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正如其他一些重要科技问题一样,不仅受制于科技本身因素,而且其他社会因素诸如政治的,政策的、体制的、经济的、心理的、乃至国际政治形势等因素,对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实现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因此,要真正实现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必须在诸多方面同时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即构筑一个良好的宏观社会环境,它不仅能够减少非科技因素的干抗,从而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现更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1995年5月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进步的决定》正式公布,提出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决策。历史事实证明,科教科技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一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由于科技发展缓慢,社会进步受到了很大影响。直至17、18世纪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后,才完成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到19世纪,在法拉第──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推动下,人们制造了内燃机、电机、电器和电讯设备,引起了工业电气化,人类进入应…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下半叶,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诸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革命导师期望的“国际苏维埃共和国”未能建立,反而出现了苏联演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苏联演变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曲折,它不会改变人类历史前进的大方向。由于在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目的和动机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矛盾仍然存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关系的社会化已接近极限和临界点,实现全球社会主义的条件已日渐成熟,在新的世纪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将会从低潮走向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下半叶,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诸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革命导师期望的“国际苏维埃共和国”未能建立,反而出现了苏联演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苏联演变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曲折,它不会改变人类历史前进的大方向。由于在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目的和动机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矛盾仍然存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关系的社会化已接近极限和临界点,实现全球社会主义的条件已日渐成熟,在新的世纪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将会从低潮走向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6.
<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振兴经济是必由之路。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四大”会议上强调说:“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而且必将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讲清楚科学技术的含义、作用以及在生产中的地位,使人们看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从而自觉地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大大地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活习性,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早在一百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同志根据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变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尤其是近一二十年来,科学技术革命浪潮正在震荡着整个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引起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由此可见,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面临新技术革命和国际经济竞争的…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时代的脑力劳动机械化与数学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脑力劳动机械化和数学机械化的发展历史以及研究现状。17世纪以来,工业革命使人们逐渐实现了体力劳动的机械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世纪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则为人类实现脑力劳动的机械化创造了物质条件。在目前这一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数学应该有什么样的创新与之相适应呢?回顾数学发展史,主要有两种思想:一是公理化思想,另一是机械化思想。前者源于希腊,后者则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数学。这两种思想对数学发展都曾起过巨大作用。从汉初完成的《九章算术》中对开平方、开立方的机械化过程的描述,到宋元时代发展起来的求解高次代数方程组的机械化方法,无一不与数学机械化思想有关。公理化思想在现代数学,尤其是纯粹数学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然而,其在数学上的多次重大跃进都与机械化思想有关。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吴文俊先生倡导数学机械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霍好胜 《河南科技》1999,(12):25-25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中央要求党政第一把手都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这既是对党政第一把手的重托,更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驻马店市于1995年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三年来,依靠科技进步,使GDP增长了8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3%。科技三项费增长了180%,科技发基金增长了256%。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抓好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的巩固提高,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必须引起一把手高度重视,把科技进步变成一把手工程。而一把手应从以下方面抓第一生产力。一、抓领导强化领导干部的科技…  相似文献   

20.
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处理问题,洞察事物发展,抓住时代主题,把握世界未来。在新的科技革命高潮迭起的今天,更要抓住时机,迎接挑战,为中国下世纪的发展占领科技制高点。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也是马克思的科学命题之一。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日益增大。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