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地震预报,是指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对未来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和强度(震级)作出预报。地震预报是具有区域性的。目前,小区域的地震预报仍停留在依靠对时空域残缺信息的不完全归纳和与以往某些震例(模式)作类比为基础的经验性加思辨性预报水平,是对小概率事件的不确定预测,总体来说,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2.
兰州西固工业区黄土场地震陷量的试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规则荷载与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三轴震陷试验研究结果,对兰州西固工业工的几个黄土场地进行了震陷的预测,其表明,在相同的黄土场地,不同的荷载作用下的震陷量是不相同的;黄土的震陷量在相同土层厚度下,随地震动加速度(或烈度)的增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在汶川地震中应该说地震监测系统经受住了考验,震时的速报和震后的序列监测都完成得非常好。预报方面长期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划分是正确的,其他方面的表现相差甚大。本文反思汶川地震,对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历史地震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强震活动特点是:①强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即高潮期与低潮期的交替;②大震前中小地震分布的特点:地震空区分布、条带状分布、密集分布;③震中迁移;④强震活动的成带性;⑤大震的重复性。通过对地震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探索,就能宏观判断目前地震活动的态势,从而预测未来几年至几十年的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5.
赵娟  郭强  王镜  谢启玉  沈洁 《河南科技》2022,(21):93-98
本研究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高分辨率模式(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Weather Forecasts,EC)24 h降水预报以及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数据,利用频率匹配法(FrequencyMatching Method,FMM)对2020年7—9月西宁地区的24 h降水预报进行了客观订正。结果表明,FMM可以有效减小西宁地区EC 24 h降水预报误差。频率匹配法订正后EC模式降水预报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减小显著,并消除了大范围小雨空报,降低了模式预报的小雨空报率,提高了晴雨预报准确率。各月中7月的订正效果更佳。该方法对西宁地区海拔高度在2 100~2 700 m地区的订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022年4月23日出现的暴雪天气进行数值模式检验分析,检验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对强降雪的预报能力,从而提高本地暴雪预报准确率。【方法】选取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四个国家站及区域自动站24 h累计降雪量≥10 mm),采用天气学分析、对比分析法,利用EC-thin,CMA-3KM和CMA-GFS三种模式与暴雪个例实况进行检验对比评估。【结果】(1)环流形势场对比CMA-GFS模式对于高原槽预报较EC稳定且准确,基本与实况吻合,而EC越靠近临近时次预报更为准确;从槽线移速来看,两家模式均预报槽线移速比实况快。(2)24小时降水预报检验,EC模式对落区、强度的把握明显优于CMA-GFS模式,且临近时次预报效果最佳。(3)一般性降水准确率预报CMA-3KM参考性最好,且最稳定,准确均在70%以上;三种模式的暴雪的准确率并不稳定,夜间出现的暴雪预报效果08时次优于20时次。【结论】CMA-3KM预报降水效果较好,但稳定性不高,EC模式对降水的落区、强度的把握优于CMA_GFS模式,且临近时次预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国更加注重对洪水的预报理论和预报方法的研究,但鲜少有学者对洪水预报不确定性的来源进行分析。众所周知,水文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包括自然环境变幻莫测、引用资料不准确、模型参数及其结构的不准确性三个方面。分析水文站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来源,可有效指导和改进洪水预报理论的应用,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得出的结果:设/是复平面上的一个超越亚纯函数,其所有零点的重级均不小于k,且k,n是正整数.假设c(z)是一个不恒等于零的f(z)的小函数.当n,k均不小于2时,则f^nf^(k)-c(z)有无穷多个零点.  相似文献   

9.
聊古一井位于聊城-兰考强震带上,该井有十多个地震前兆测项,其观测资料是对鲁西地区进行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重要依据。本文对该井的11个测项进行了模糊糊聚类分析,并揭示了各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分类结构果与实际经验相符合,对地震测项优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方差分析周期外推法在春季降水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西安市1990-2009年共20年春季(3~5月)降水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法,按不同长度周期进行排列,求出F值并进行检验,得出春季总降水量变化:以6年为主周期,8年、7年为校正周期,将所得的3个周期的稳定位相值叠加,再用外推法对西安2010年、2011年春季降水量进行预报.结果表明:应用方差分析制作的春季降水量趋势预报方法,历史拟合率为95%,其中1996年、2002年和2003年定量预报偏差较大,为20~30mm;在2010年、2011年的试报中,定性预报效果较好,2010年定量预报偏差较大,为37.3mm;用此方法作预报时若配合其他预报方法使用,效果会更好.该方法对实际业务预报春季降水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MICAPS系统中常规地面和高空资料、T639数值预报产品以及FY-2卫星云图资料,对2012年8月17日白银市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低槽东移南压是暴雨产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低层切变线、低涡是暴雨发生的触发机制,低空显著西南气流为暴雨过程建立了水汽输送通道;(2)低层水汽辐合形成比湿为11~13g/kg高湿区,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3)低层正涡度中心、散度上正下负的配置,强上升运动为暴雨提供了动力条件;(4)K指数〉40℃、θse高能舌使得大气不稳定层结增强,为暴雨的出现提供了热力条件和能量条件;(5)多个中启尺度对流云团沿700hPa低涡切变发展合并北上,是此次局地暴雨产生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边坡变形与氡(Rn)浓度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坡变形中,氡(Rn)在地应力作用下不断向外迁移,并有如下规律:1.滑体内外及其不同部位氡(Rn)浓度平面分布明显差异;2.滑体垂直剖面上氡(Rn)浓度分布集中在滑带附近;3.滑坡临滑前氡(Rn)浓度剧增。利用上棕规律对滑坡预报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8年12月21日,虹桥机场出现了平流雾天气,虽然此次平流雾未造成航班延误或取消,但由于没有提前预警,服务效果较差。本文对此次平流雾天气的预报思路和服务过程进行了反思,为提高平流雾预报能力,及时准确发布预警积累经验。预战术阶段,客观预报均未预报出此次过程,天气形势预报与实况也有较大差异,导致预报员对21日晨天空云系变化及平流雾发生未能做出正确判断。战术阶段,预警与实况较一致,影响结束时间的预报误差仅为14min。分析发现,基于目前的业务技术水平,雾的准确预报仍十分困难,预报着眼点和预报流程存在不确定和不稳定的问题,服务产品与空中交通管制运行过程的融合深度仍需提升针对性。因此,加强科技攻关和推进空管气象联合复盘分析是缓解预报能力与业务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探索,改进服务方式,实现精准、定向、多元的航空气象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14.
函数联接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在线负荷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2个新的用于帝时在线短期负荷预报的函数联接神经网络(FLN)模型,2个模型都把负荷与气象参数结合起来的构成非线性ARMA过程,并应用FLN的函数逼近能力获得了2个模型的参数,测试与在线操作表明2个模型的预测效果是令人满意的,24h向前负荷预报的平均绝绎百分误差MAPE)对HELN来说几乎都在3%以下,而DFLN来说几乎都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5.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前方岩溶发育情况不清楚,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情况不明确。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发生,人们可以采用TST技术对隧道进行超前预报。结果表明,TST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分析精度和构造定位精度,消除了侧向回波和面波,成功地解决了断层、破碎带及含水带的超前地质预报问题,因此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预报中。  相似文献   

16.
黄土震陷试验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兰州中川民用机场扩建工程场地黄土的震陷试验,研究探讨了该场地黄土的震陷特性,并对震陷进行了评价和分区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对2021年5月湘潭地区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预报偏差分析。【方法】分析采用常规天气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雷达资料以及NCEP和ECMWF再分析资料。【结果】此次强降雨天气主要受高空槽、中低层切变和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绝对湿度的持续偏高、系统性的垂直上升运动和层结不稳定为此次天气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是一次典型的大陆强对流型降雨,并有“列车效应”发生。【结论】虽然不同数值模式对此次天气过程预报总体效果不佳,但GRAPES-3KM的降雨量级预报和华南模式的降雨落区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样地调查法于2012年7月对马銮湾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分析,根据游憩资源开发的程度及游憩人数,将研究区域分为重度游憩利用区与轻度游憩利用区。结果表明:马銮湾重度游憩利用区与轻度游憩利用区采样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都为4种,其中环节动物1种(长吻吻沙蚕(Glycera chirori))、节肢动物1种(弯螯活额寄居蟹(Diogenes deflectomanus))、软体动物2种(斧蛤(Donax variabilis)、鲳螺(Umbonium vestiarium))。受游憩活动的影响,游憩强度越大,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就越小;轻度游憩利用区中低潮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重度游憩利用区;从垂直分布看,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及生物量从中潮区至低潮区呈下降趋势;两个区域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分析认为,游憩干扰是造成沙滩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该文在小测度集上用小Riemann和刻划Lebesgue积分和Henstock积分的实质。进而讨论(H)积分中的δ(x)满足某些条件时,f(x)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新型高功率因数三相AC-DC变换器,由一个同步变压器(LIT)、两个三相二极管整流器、一个脉冲宽度调制(PWM)DC-DC变换器组成,输入变换器的交流电流频率固定且不连续,排除了三次、五次、七次谐波。通过LIT和平衡电抗器的电流是高频的,变压器可用小铁芯,分析了其电路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并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