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课不能只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更应该重视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要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佟春雨  刘冬笑 《科技信息》2012,(15):180-180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通过课堂教学的观察,询问和查阅一些资料,对体育教学的各种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本文通过资料文献的方法阐述了体育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一些心理因素作调谐,加强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便适应未来教育的需娶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不容忽视,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做好全面育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周望斌 《科技资讯》2010,(16):230-230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学校体育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育课中进行心理健康干扰因素,能更好的维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5.
葛建生 《科技资讯》2013,(27):179-179
高校的体育教学除了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能力习惯,提高体育能力以外,还负担起到学生的心理教育.体育是一种特点的学科, 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我们要在体育课上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贾涛 《科技信息》2012,(21):331-331
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王丽 《科技信息》2010,(3):I0202-I0202,I0225
21世纪将是教育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知识密集、人才竞争激烈和教育社会化的时代,面对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认识上也越开越深入。本文提出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保障在校大学生能够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龙梅 《科技信息》2011,(17):146-146,413
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21世纪的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大学阶段是心理障碍易发的年龄阶段,身心的健康、人格的健全将是他们走向社会的重要条件。本文分析了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实验法、对比法,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独特作用,提出了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开展途径。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到很好的改善,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与大学生的学习、体育锻炼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体育心理素质与心理素质、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既有密切的关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建构应以人的大脑发育规律为基础,以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将体育心理素质、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等,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部分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不重视体育锻炼是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改善体育教学,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加体育锻炼知识,引导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颇为突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法将东北电力大学2009级110名本科学生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高校体育教学对理工科学生心理健康改善的对比实验研究,并采用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波动状态与教学同步测查的实验性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追求健康的身体,更要追求健康的心理,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其独特的教育方法,而且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效果。本文从心理健康现状、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方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体育健康教育和课外干预使高校肥胖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身体的机能得到了提高,心理素质较体育干预前明显改善.提示体育键康教育是改善和提高肥胖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价值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静 《科技信息》2007,(31):225
在现代社会中,健康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制度改革之后也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是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和缓解生活压力所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实践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对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树立自信心和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而且通过体育运动能够有效地克服和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体育教学对形成良好心理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为研究体育教学对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健康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适应性是体现现代人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康体育观不是单维的“增强体质观”,而是包活改善人的心理健康和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多维健康体育观.现实生活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而参与体育活动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规范意识、合作、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和挫折承受力等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提出通过学校体育调节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产生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也会对人的身体素质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新体育理念强调,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而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必然要求体育课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一、高中生特殊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特殊群体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特殊群体子女是指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贫困家庭的子女。他们面临日益增多的社会心理压力。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高中生特殊群体子女的心理素质决定着他们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走进社会,社会环境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心理素质的走向。如何提高高中生特殊群体子女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其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近年来,我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的体会,针对我所教过的特殊群体子女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采用心理健康干预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袁(SGL-90)>作为测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性变化(P<0.01),探索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以期引起有关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广大体育教师以及有关心理学者的重视,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理念,探索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