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德苏战争爆发后,最使人关心的就是苏联的军力,关于这方面,本文所列举的事实、数字以及各国军事专家的意见,是极其值得我们参考的。原文载于本年七月一日出版的「新群众」周刊。  相似文献   

2.
苏联政府本着它一贯不变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则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愿望,于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就普遍裁减军人和巩固欧洲安全等问题,送交法、英、美三国政府内容相同的照会。苏联政府在照会中除了再一次提议各国普遍裁减军备、禁止原子武器及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外,又提出了两项建议:一、订立「保障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以替代旨在分裂德国、分裂欧洲的「欧洲防务集团」;二、苏联政府准备和有关国家共同研究苏联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的问题,以期藉此在相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伊朗内幕     
一个落后而狡诈的半殖民地统治者,一个开始走向觉醒、争取解放的民族;一个金圆帝国主义成了油田的新主人,一个进步的近邻静静地监视在一边:这构成了今天伊朗的一幅复杂的图景。这篇文字对于艰苦奋斗中的中国人民,是很富于启示性的。原文载于五月三日美国的「民族周刊」,作者战时曾来中国,现在中东旅行,兼为「民族周刊」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4.
国际点滴     
一个「共产党阴谋」的破获美国陆军参谋长把一个名叫彼勒斯的陆军牙医开除了,原因是这位牙医有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曾经是共产党的「同情者」。彼勒斯担任军队的牙医已经一年半了,在这期间,他已替许多无辜的美国士兵拔牙、镶牙、补牙……。参谋长所尤虑的是,这个牙医很可能把原子弹或者美国军事设施的秘密藏在假牙里给士兵们镶在嘴里去了。而万一这种镶过牙的士兵给「敌人」俘掳,那危险真是不堪设想!幸(?)麦卡锡和他的朋友们及时破获了这个「共产党的阴谋」,从而挽救了「自由世界的防务」。但是,事情并没有完结,谁知道这个牙医已经做出了多少祸事呢?因此,有一位读者写信给美国「民族」周刊,建议采取这些措施:一、美国全体军人,从最高级的将军到最下级的士兵,都应立即把牙齿拔去。假牙一律须经麦卡锡和联邦调查局严密审查后才能镶上去。二、美国全体牙医都应由联邦调查局逮捕起来,并送往集中管。  相似文献   

5.
九月八日,菲律宾麦格赛赛政府遵照美国意旨,参加了所谓「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的签订。接着,麦格赛赛政府就加紧在国内进行备战部署,恬不知耻地要充当执行「防务条约」的「表率」。据在菲律宾美国人办的「马尼拉日报」九月十一日透露,菲律宾即将与英国在檀香山或美国本土再次举行「美菲理事会」会议,来讨论具体实施前此签订的「美菲联防条约」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承担「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所规定的侵略「义务」。另一方面,菲律宾又拟派出以副总统兼外交部长加西亚为首的「亲善访问团」,到亚洲一些国家去「访问」,目的是为「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争取更多的成员国」。  相似文献   

6.
国际札记     
「最沉重的一拳」帝国主义者一直在不惜采取一切卑鄙手段来挑拨中苏两国的关系,美国宣传机关不是说「苏联企图控制中国」,就是瞎(?)中苏共同使用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是所谓苏联的「侵略」,他们甚至还妄图把苏联从各方面给予我们恢复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巨大的慷慨援助也硬说成是「侵略」和「控制」,并说中苏两国政府之间有「摩擦」。但是现在,中苏会谈公报就在这方面重重地给他们迎头一棒。合众社在中苏会谈公报发表后的第二天从伦敦发出的一条电讯承认:「苏联最近的、也是最沉重的一拳是昨天晚上打出来的。」就是这一「拳」,使他们在中苏两国会谈公报和同时发表的几个重要文件面前,不得不可耻地自打嘴巴,承认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伟大友谊。「纽约时报」十月十三日刊载记者施密特的华盛顿电讯说:  相似文献   

7.
瞭望台     
巴黎的失败巴黎会议僵持的最后一分钟,虽然因法外长皮杜尔提出对案而展露了一线希望,但到头来,这「一线希望」还是告吹了。英法与苏联对马歇尔援欧计划无法获致协议,七月二日深宵,莫洛托夫悄然离开了巴黎。巴黎会议的无结果,基本症结是在于尔种意见的歧异。一种以为美国援助欧洲,应该以欧洲各国的经济根据各自的利益,丝毫不损及主权和独立,面加以调节为原则,另一种则主张有一个凌驾于欧洲各国之上的组织,对经济援助欧洲计划作「全盘考虑」。前者是苏联的意见,后者为英法所坚持。  相似文献   

8.
世界点滴     
华慈谈对华政策美美名作家华慈(Richard Watts),骨任美国新闻处中国分处总编辑,返国后经常为「新共和」周刊撰稿,讨论美国对华政策。九月二十三日的「新共和」上登载华慈一文,建议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应该采取下列的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9.
一这一次欧洲战争初起的时候,世界上有四个强国维持着中立,许多人认为这四大中立国的动向,也许将决定欧战的命运,这四大中立国便是社会主义的苏联以及美国、大利、日本。现在,欧战已届一周年了。大利早已去了「中立」的面具,站在德国方面对英作战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则竭力在边战大延到它的头上,始终守着严格的中立;日本然美德义的胜利,也颇想去附附「」但由于中国的牵制,终于只能是「不介入」;至于美国,表面上算是「中立」国,但实际上,它自始就同情于英法;随着战争的展开,美国支持英  相似文献   

10.
马歇尔援欧计划六月五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的援助欧洲复兴演说,无疑地对于欧洲以至世界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将发生重大的影响。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是以「杜鲁门主义」修正者的姿态出现的。最主要的一点,是马歇尔聲明:他的计划中的欧洲,乃「亚洲以西之整塊大陆,包括英苏二国在内」。其后,英法会商实施马歇尔计划,也立即决定邀请苏联参加。现在巴黎会议果然揭幕了。这种情形,确与「杜鲁门主义」所引起的后果,不能比拟。但马歇尔迄未提出其具体的详细计划,究竟美国能予欧洲以多少物资及金融的援助,将循由何种方式或组织实施计划,均无说明。马歇尔的机要顾  相似文献   

11.
本年四月,苏联的三个名记者——「消息报」的爱伦堡,「红星报」的西蒙诺夫,与「真理报」的加拉克兴诺夫——在美国访问,最近返苏联。这是战后美苏新闻界与文化界的一件重要事情。这里所译的是爱伦堡临别时所发表的观感录。  相似文献   

12.
伦敦九国会议在十月三日通过的「最后决议书」,实质上就是「欧洲防务集团」条约在伪装形式下的翻版。只要看一看同一个杜勒斯在不同的场合所说的话,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法国国民议会八月三十日拒绝「欧洲防务集团」条约之后的第二天(三十一日),杜勒斯就发表声明说:「法国拒绝欧洲防务集团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这样,法国就背弃了几近四年以前它自己提出的历史性建议。」当「最后决议书」通过之后的第二天(十月四日),杜勒斯立即发表声明说:「伦敦会议产生了内容充实的结果。它拟订了一个代替欧洲防务集团的体系……它挽救了欧洲防务集团计划的许多可贵的因素并将使其他可贵的因素有机会经过进一步的努力而求得。」  相似文献   

13.
出席日内瓦会议的某些西方国家的代表诬蔑高棉抗战政府和寮国抗战政府是「并不存在的」,是「幽灵似的政府」,并不以此为「理由」不同意高棉和寮国抗战政府代表参加会议。但是事实是怎样呢?高棉和寮国的抗战政府不但存在,并且日益巩固,成为高棉和寮国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者,民族自由和独立的旗  相似文献   

14.
帝国主义者越是发狂地扩充军备准备战争,他们就越提高了嗓子,大唱其「和平」「安全」一类的调儿.可不是吗?英国一面尽管发表它的什么白皮书大大地扩张它的海陆空军,一方面却老是「苦口婆心」地在那里劝人和平,像煞有介事地常以「调人」自居提倡什么「欧洲大陆的国际合作」法西斯替的「祖国」,尽管肆意用武力去侵略阿比西尼亚,同时在意?边境调集大军,墨索里尼和他的助手们却总是口口声声说意大利始终要为国际的和平,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七年,苏联生物学家库齐马在欧洲的水系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鱼,这种鱼的王国中,竟然没有雄性「公民」.经过深入的调查,这个「女儿国」中的居民原来是一种特异的三倍体单性银鲫种群,世世代代进行着母性遗传(雌核发育),以保持其纯洁的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16.
法西斯德国在进攻苏联以后,(?)管牠在口头上始终表示「按照计划」进行,但事实上牠在苏军的英勇抗战之下,却无法「按照计划」。而且牠不但在德苏战场上不能「按照计划」,就是在  相似文献   

17.
这篇通讯的作者 Alexander Werth,是伦敦「泰晤士报」兼美国「只族周刊」驻莫斯科记者。去年秋,他曾以访问史太林的一篇「答问」,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而且转换了美苏间的空气。这篇通讯写于莫斯科会议之后,在当前美苏关系动荡中,是一篇最能反映整个情势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的首脑人物艾森豪威尔、杜勒斯、威尔逊之流正在不断地吹嘘他们找到了一个「新面貌」的侵略政策.「新面貌」政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宝贝呢?这就是:减少招致破产的扩军负担、实行所谓「脱身政策」、鼓动「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用欧洲人打欧洲人」、继续玩弄原子恫嚇、保持和制造国际紧张局势。由此可见,「新面貌」不但不新,而且充满了致命的矛盾.因此,尽管华盛顿当局把这个政策奉为至宝,美国的舆论中间却发出了十分泄气  相似文献   

19.
当希特勒的枪头掉向着苏联的时候,全世界的注意力差不多都被吸引到欧洲大陆一方面,而忽视了海洋一方面,其实英德的海战仍然是值得注意的,在这里,本文却是可供参考的一篇短文。原文载于本年六月三十日出版的「新闻周报」。  相似文献   

20.
炎夏七月,纽约和华盛顿的人们是被交织在热和闷的情绪之中。这不仅是指天气,且也是指心情。成百万的人们都到长岛、康奈岛海滨沙滩消暑去了,七月四日独立纪念日的一天,单是到康奈岛海边的男女,就有一百一二十万人。然而,华盛顿执政者的圈子和纽约新闻界人们,心头是热辣辣的!面对着欧洲和亚洲的局势,有些人觉得要做一个头等大国,究竟也不容易。说起欧洲和亚洲,首先我得讲,美国一般人对于欧洲的注意,实在比对于亚洲要超过无数倍。这主要当然是为了战略上的理由。中东和西欧,在许多美国人的眼中,正如过去英国人看苏彝运河和莱茵河地带一样重要。至于远东,自从今年初马歇尔回国以后,一般人的兴趣渐渐冷淡下来了。有的人对于中国的情况,甚至存着一种厌倦以至嫌恶的感觉。评论者总是把中国和「贪污」、「无效能」、「党争」、「经济崩溃」等名词联在一起,而归根结蒂,就是「无办法」三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