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完全再结晶区多道次变形时晶粒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微量钛的16Mn钢在奥氏体完全再结晶区进行恒温、恒道次变形量和恒道次间隙时间的多道次变形后奥氏体晶粒变化的研究,发现多道次变形后奥氏体晶粒尺寸会达到一个极限尺寸,达到极限尺寸所需总变形量和达到的极限晶粒尺寸因变形条件而异。变形温度越高达到所需总变形量Rorit越小,达到的越大,道次变形量越大,达到所需总变形量越大,达到的越小,道次间隙时间的影响小。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在奥氏体完全再结晶区控制轧制该钢种时的合理工艺制度是要保征在950℃左右有2道次以上,道次变形量为20%的变形。  相似文献   

2.
利用G leeble 1500热/力学模拟实验机,对40CrN iMo钢进行双道次热模拟单向压缩试验。变形温度分别为710℃、760℃、950℃,变形速率为0.5~30 s-1,变形量为0.05~0.4,道次间停留时间为1~100 s。分析了钢热变形组织特征,结果表明钢在950℃温度变形过程中发生奥氏体动态再结晶,在760℃温度变形过程中,应变奥氏体诱发铁素体析出,而在710℃温度变形过程中,应变奥氏体加速了铁素体析出。  相似文献   

3.
微合金元素V对30MnSi钢热变形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0MnSi和30MnSiV两种钢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的高温压缩变形实验,分析了微合金元素V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对变形抗力的影响,通过实验的数据计算可知,30MnSiV钢的再结晶激活允约比30MnSi钢大6.7%。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形变温度、形变量、形变后停留时间对50CrV钢奥氏体组织状态的影响,并对动态再结晶和静态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锰TRIP钢热变形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轴压缩实验,研究了高锰TRIP钢(Fe15Mn3Si3Al)在800~1050℃温度范围内、应变速率ε.=0.01~5.0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和组织变化,讨论了热变形参数对流变应力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只在较高变形温度和低应变速率下发生.实验钢对温度和应变速率都很敏感,而应变速率对实验钢的热变形行为影响较大.高锰TRIP钢的表观应力指数n=3.909,变形激活能Q=353.167kJ/mol.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高锰TRIP钢高温变形的热加工方程.  相似文献   

6.
IF钢热变形铁素体的静态再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leeb-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双道次压缩法,研究了IF钢高温铁素体区变形后道次间隔时间内的软化行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温度与间隔时间对其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并且得到IF钢的铁素体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Qrec=115kJ/mol,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Q420钢热变形行为及流变应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Gleeble-2000热模拟实验装置对Nb,V微合金化Q420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进行了高温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变形条件对该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描述高温变形的流变应力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只在较高变形温度和低应变速率下发生,且峰值应力、稳态应力、峰值应变和临界应变与lnZ呈线性关系;流变应力预测模型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IF钢热变形铁素体的静态再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leeb-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双道次压缩法,研究了IF钢高温铁素体区变形后道次间隔时间内的软化行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温度与间隔时间对其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并且得到IF钢的铁素体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Qrec=115kJ/mol,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热压缩试验及微观模拟分析方法研究了Mn18cr18N钢热变形条件下的力学行为和动态组织变化。获得了该钢的热变形特征参数(σp、σs、εp、εs)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d)与Zener-Holomon参数(Z)之间的关系式。建立了该钢的高温屈服应力模型。可为数值模拟和护环热锻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将304L钢在Gleebl-1500热模拟机上进行压缩试验,热变形温度分别为950℃,1000,1 050,1 100,1 150℃;变形速率为0.005,0.05s-1。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微观组织和位错组态。研究表明,304L不锈钢高温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及应变速率的减小,动态再结晶百分数增大。动态再结晶优先在原始奥氏体晶界上形成。304L不锈钢变形后的位错形态和位错密度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以及应变量有关,是加工硬化和再结晶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高韧性管线钢技术开发中的轧制工艺及数学模型。在综合测定的基础上,对轧制工艺及力能参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采用热加工模拟机,对轧制规程和控冷制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热轧工艺提出改进;在研制材料变形抗力模型时,考虑了残余应变的影响;利用生产数据,建立起轧制压力模型和能耗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晶粒尺寸的结构钢热变形流变应力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晶粒尺寸角度出发,提出晶粒形变度的概念,建立了一个用以描述金属材料热变形行为的数学模型,具有精度高、简单直观、受分界点影响小且计算曲线连续等优点.该模型具有一定微观物理基础,既能描述动态再结晶前的强化阶段,又能描述动态再结晶后软化阶段的热变形流变应力,对两种结构钢的热变形流变应力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值及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对16Mn 钢γ未结晶区及(γ+α)两相区控制轧制机理进行了研究。用相变动力学理论建立铁素体平均晶粒直径与相变前奥氏体晶粒直径、轧制温度及变形程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所表示的变化规律与实验曲线一致。并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易于应用的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14.
应用THERMECMASTRE-Z型热加工模拟机对钢坯加热、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进行了试验研究。加热试验中发现,在1150℃时钢中Nb(C,N)已大部分固溶,且发生原始奥氏体晶粒突然长大现象,在1200℃时Nb(C,N)几乎全部溶解。控轧试验证实,形变量和形变温度对再结晶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最大。控冷试验表明,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对晶粒度的影响较明显。析出相基本上分为以钛为主的TiNb(C,N)较大尺寸析出和以铌为主的NbTi(C,N)较小尺寸析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Nb-Ti钢高温变形时动态再结晶行为及模型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热模拟实验上机实验的基础上,对Nb-Ti微合金钢高温变形时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探讨,对该钢种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道次压缩实验,研究了屈服强度390 MPa级Ti微合金化高强钢的热变形行为,并建立了实验钢的变形抗力模型和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变形抗力逐渐增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由动态再结晶型转变为动态回复型.Q390钢的动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57.142 k J/mol.建立的高精度的数学模型可表征Ti微合金化Q390钢的高温变形行为.与常规成分体系相比,Ti微合金化成分设计的实验钢轧制时所需的轧制力较小,更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有利于奥氏体晶粒的细化,可有效地提高钢材强韧性.  相似文献   

17.
热连轧层流冷却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武钢1700热连轧厂层流冷却现场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传热学的理论分析,确定了对流换热系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对7种模型结构形式进行了比较,研制了精度较高的对流换热系数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模拟武钢1700连轧层流冷却过程的程序,取得了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8.
利用MMS-300热模拟试验机开展单道次压缩实验和光学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S38MnSiV非调质钢在温度为1173~1423K及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获得了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该钢动态再结晶行为及组织的影响规律,按照双曲正弦方法确定了实验钢的热变形激活能和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低,越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发生;随着动态再结晶的进行,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随应变的增加逐渐减小;当应力达到稳态时,奥氏体晶粒尺寸不再随应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材料研究的深入和相关工业的需求 ,推动材料向模型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模型化和组织演变预测技术是研究钢铁热轧过程预测不同化学成分、不同工艺条件下组织演变规律与性能的投资小、见效快的好方法。本文较系统总结了钢铁材料热轧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组织演化的数学模型 ,静态再结晶组织演化的数学模型和晶粒尺寸数学模型的描述 ,并给出了它们的适用条件及范围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