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工业纯铝分别用硫酸和磷酸进行阳极氯化,再交流电解着色镍制作光/热转换薄膜.绪果用砒酸阳极氧化,在所采用的工艺参数范围内着色困难,而磷酸阳极氧化着色容易。用超薄切片技术及透射电镜观察膜的形貌,发现上述结果与用两种酸阳极氧化后得到的多孔性氧化膜的孔的底部直径大小有关,而与膜上部孔径关系不大。用磷酸进行阳极氧化,寻找到一种交流电解着深黑色的方法,并获得太阳光谱范围吸收率a=0.93,远红外热幅射率e=0.26的光热转换薄膜。  相似文献   

2.
由我校化工系暨调和副教授承担的"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电解着色"课题,经两年多的研究取得成果,于1988年12月通过部级鉴定.本成果的基本原理:铝及铝合金在硫酸中进行阳极氧化后,形成由阻挡层和多孔层组成的氧化膜,将氧化后的铝制件浸入含有金属盐或金属含氧酸盐的电解液中,施加8—12V交流电,由于氧化膜的阻挡层具有整流作用,当采用比铝电位正的导体作对极  相似文献   

3.
铝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金属元素,因此铝及其合金的耐蚀性能的研究对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制备阶段采用阳极氧化法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于是在合金表面获得了一层较致密的氧化膜。在电化学测试阶段利用PARM273A和M5210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通过测定电化学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基体铝合金和阳极氧化处理后的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基体合金相比,在3.5%NaCl溶液中,经过阳极氧化预处理后的铝合金的腐蚀电流明显下降,并且电荷传递电阻明显升高,说明经阳极氧化预处理后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加强,腐蚀速度下降;阳极氧化后,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阻抗图谱呈单容抗弧,因此腐蚀过程受电化学控制。  相似文献   

4.
探究铝箔阳极氧化后电解着色的黑色膜层在阳光照射下的吸光能力,并确定铝箔阳极氧化的最优电参数.首先在磷酸溶液中以不同的电参数阳极氧化处理铝箔,然后在硫酸镍溶液中电解着色,得到不同色度的黑色膜层.通过微观形貌、XRD及红外光谱仪分析了阳极氧化的成膜机理及着色后的元素组成.在电压20 V、氧化时间20 min时得到的铝箔表面...  相似文献   

5.
李康宁  李珍芳 《科技信息》2011,(8):16-16,19
Al-Si合金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阳极氧化是铝合金铸件表面处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探讨了影响铸铝阳极氧化的因素,研究了铸铝合金的表面预处理和阳极氧化工艺,讨论了铸铝合金的表面预处理和工艺条件对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据此优化工艺,获得了合适的表面预处理方法和本色阳极氧化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被广泛应用的铝及铝合金制品的防护与装饰方法—阳极氧化和着色主要工序中的机理以及影响制品防护性能与着色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铝表面不透明白色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铝表面经过常规阳极氧化后,进行中间半封孔处理,然后在硫酸或磷酸等溶液中二次电解,得到不透明白色化膜,这种膜与透明常规阳极氧化膜相比,在装饰性、耐蚀、耐磨性好等特点。本文通过电流与时间特性关系,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探讨了形成了透明白色化膜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被广泛应用的铝和铝合金制品的防护与装饰方法——阳极氧化法的主要工序中的机理以及影响制品防护性能与着色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几种阳极氧化铝的电解着色及其工艺条件对色调的影响.普通硫酸阳极氧化铝经 Cu-Ni混合浴交流电解着色获得红色氧化膜,色调几乎不受工艺条件影响;着色膜经磷酸交流电解处理,结果原色膜色度变纯,鲜艳度增加;稀硫酸阳极氧化铝和磷酸改质阳极氧化铝经以镍为主盐的混合浴着色,得到不同色调的多种颜色,其中以稀硫酸阳极氧化铝的多彩效果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泡沫铝着金黄色的工艺过程,泡沫铝经过脱脂、蚀洗、中和、阳极氧化、电解着色和水合封孔等一系列表面处理过程,可在其表面生成均匀的金黄色薄膜,使其美观耐用。  相似文献   

11.
纳米级铝氧化膜的结构与电解着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不同电解液及不同性质的电源,在铝表面制备出结构相异的纳米级氧化膜,对其结构及着色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论述了H2SO4交流氧化膜层结构特点及电解着色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表面装饰性阳极瓷质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合金在草酸钛钾的酸性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可得到具有装饰效果和防护作用的瓷质氧化膜。研究了铝合金直流电解的电压、电解时间、阳极氧化液温度,以及草酸钛钾和草酸含量对瓷质氧化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瓷质氧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氧化膜的防护性能、氧化液主要成分的消耗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瓷质氧化膜耐腐蚀性高,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加工状态对阳极氧化处理的影响,对7075高强铝合金进行了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SEM)以及EDS观察和分析了氧化膜的微观组织、表面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铝合金表面析出相附近氧化膜出现中断、裂缝等缺陷;在铝合金表面有缺陷的部位,其生成的氧化膜厚度较薄,缺陷边缘尖角处氧化膜存有裂缝;通过增加表面光洁度,可以提高阳极氧化膜的质量,满足耐腐蚀性能的要求。由于表面存在缺陷,使得形成的氧化膜厚度不均匀或不完整,进而消弱了氧化膜对铝合金基材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铝及其合金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优良的导热性及导电性,良好的反射性,无磁性,比重小,腐蚀产物无毒等优良性能,所以它们被广泛地用于工、农业及军事等方面。但铝及其合金具有很大的氧化倾向而使金属表面失去光泽。为了提高铝及其合金的抗蚀、耐磨、绝缘等性能,同时考虑到装饰效果,阳极氧化及着色已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所采用。铝及其合金的阳极氧化方法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电解着色还是近二十年来的  相似文献   

15.
铝合金表面稀土铈耐蚀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线性极化技术对在铝合金表面生成稀土耐蚀膜的21种工艺进行了筛选,考察了溶液浓度、温度、时间和pH值等工艺因素对成膜耐蚀性的影响。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表面生成稀土耐蚀膜后铝合金的耐蚀性得到了显著改善,稀土耐蚀膜的存在既抑制了腐蚀的阴极过程,又抑制了阳极过程,氧,铈,铝是组成膜的3种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16.
利用铜盐、镍盐构成的复合金属盐对铝阳极氧化膜进行电解着红色系的研究,所得着色液性能十分稳定,所着颜色色调均匀饱满,随着色时间及交流电压的变化,可得到浅红、紫红、深红、红黑及黑色,并对着色液中的某些因素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碱性电解液中对AZ31镁合金进行电化学阳极氧化处理,以在其表面生成氧化膜而对镁合金提供保护.考察了在电解液体系中加入腺嘌呤对阳极氧化膜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腺嘌呤的存在使得阳极氧化过程更平稳,氧化电压波动更小,阳极氧化过程中的电火花更细致均匀,从而有效抑制了阳极氧化膜中结瘤、微孔和坑道的形成,得到平整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不锈钢基体表面制备ZrO2和Al2O3涂层,并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进行封孔处理.采用高温循环氧化法研究ZrO2和Al2O3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剥蚀法分析溶胶--凝胶法封孔后铝合金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ZrO2和Al2O3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随涂层厚度增加而提高;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也随封孔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当封孔处理超过8次后,阻抗值和腐蚀程度基本不随封孔次数发生变化;实施相同次数封孔处理后,Al2O3溶胶的封孔效果略优于ZrO2溶胶的封孔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合金元素对铝阳极材料电化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出一种性能优良的铝合金阳极材料。采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并结合能谱(EDS)研究铝合金的相结构、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和腐蚀产物,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化学浸泡法研究铝合金阳极的电化学和腐蚀性能,得出Mg,Sn,Ga和In4种元素对铝阳极电化学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是影响铝阳极电化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低含量的Mg有利于提高铝阳极的电化学性能;In是影响析氢的最主要因素,高含量的In有利于抑制析氢。  相似文献   

20.
丝网印刷铝氧化染色标牌具有表面坚硬光滑,耐磨耐用的特点。这是由于铝质面板经氧化封闭后,表面形成一层坚硬光滑的氧化膜起了保护作用。它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应用广泛。其工艺操作如下: 一、承印材料的选择 丝印铝氧化染色标牌的承印材料为铝及铝合金,它们按含铝量及其它成分的不同,有多种牌号。常用的为高纯铝、1~4号工业纯铝、LT66特殊铝合金及铝镁合金。5号以上硬铝由于含铜量高,锻铝合金由于含硅量>0.8%,会严重影响丝印氧化标牌的氧化膜生成及染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