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敏知 《广东科技》2010,19(24):88-89,31
分析建立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碳评价体系的低碳经济背景及其研究意义,初步提出把碳汇率指标引入住区碳评价体系中作为衡量是否低碳住区的标准,同时建议以碳价格体系作为调控商品型住区产品开发及定价的杠杆,住区碳评价体系要与CDM要求接轨并最终实现开发商、设计师与业主等各方共建城市低碳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响应“双碳”政策,进一步明确中国寒冷地区滨水住区夏季热环境特征,基于天津市91个典型滨水住区的Landsat-8遥感影像与空间环境因子,运用相关性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热环境特征。结果表明:面状水体热环境调节作用优于线状水体,住区平均热岛强度差值达1.57℃;住区热环境与建筑密度、滨水距离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建筑高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周边水面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周边水面率影响权重最高;不同建筑布局住区热环境的影响因子存在差异,点阵式住区平均热岛强度最低,围合式住区最高;当建筑密度小于19.08%,通过减小住区滨水距离、增加周边水面率能有效调节热环境。提出了改善寒冷地区滨水住区热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与城市住区特色景观环境的营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开始注重环境和景观设计,但由于多种原因,城市住区景观环境普遍缺少特色,更欠缺文化氛围。该文通过对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特色营建的重要性及特色形成影响要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地域文化是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特色营建的重要的创作源泉,并提出了对地域文化的研究要采用“广义地域主义“的创作观念。  相似文献   

4.
以沈阳市浑河滨水住区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住区设计面临的问题与矛盾,结合正在进行的浑河滨水住区开发和建设实践,分析研究解决滨水住区现存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对将来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永安 《甘肃科技》2005,21(6):142-142,141
通过对住区的空间设计的回顾,提出了住区环境设计和住宅空间设计中以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住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空间场所。本文对目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地域文化是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源泉,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环境,是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并通过秭归桔园广场设计实例,探讨了建构住区景观地域特色的方法与对策,以期对当前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住区水景建设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应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是对城市住区水景科学设计、建设和生态恢复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所制定的原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筛选指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各级指标值的隶属度值进行主成分分析、AHP决策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相对权重、最终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方法,从而建立一个三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52家住区为例,对各水景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3水景处于三级以下,非生态的人工水景是影响上海住区水景生态效益发挥的关键所在.提出生态恢复和科学管理建议,即建设近自然型的住区水景.  相似文献   

8.
论节约型住区水景环境的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水景在住区环境中的作用,对住区水景设计进行了思考,分析了节约型住区水景环境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杭州市城区住宅小区内的景观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住区景观水体进行调研,分析了杭州市住区景观水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住区景观水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住区内居民私家车的拥有量在大幅度攀升,使得城市住区停车空间呈现出紧张与无序的状况.文章针对以上情况总结出几项与住区地下停车空间紧密相关的依存要素,并对其环境设计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住区建设对于声环境设计的系统研究不充分,通过解析声舒适的内涵,对声质量评价标准、声环境优化方法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提出住区声舒适的4类影响因素及各自对应的营造因子,提出以空间布局、居民事件活动、人文内涵为营造载体,以声音物理强度指标为监控反馈的营造方法.总结住区声舒适营造前期在空间规划方面的各项设计策略,以及建成住区内干扰声音事件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市人居环境生态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和浩特市住区人居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运用生态学原理,结合呼和浩特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住区的人居环境进行生态设计,提出符合该城市的住区类型.阐述了现代生态小区的概念与特点.  相似文献   

13.
绿色住区环境是一种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城镇人居环境.当前,绿色住区环境建设将"改善住区环境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营造出一个以"生命,活力,健康发展"为指导的住区环境.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现代住区环境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老旧住区是老年人主要的居住场所,老旧住区街道开放空间也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选取南京市锁金村住区街道中10处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行为注记法和问卷访谈法,分析了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求、空间的环境和使用特征,并且选取5种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与街道开放空间要素进行关联研究,分析每种活动与各空间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得出影响老年人使用开放空间的相关要素.在此基础上,从老年人活动需求角度提出老旧住区街道开放空间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住区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更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在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上要做到以人为本.本文通过广东高品位住区规划建设实践,提出了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主城区大型工矿企业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于20世纪80年代初建设的职工住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梳理当下针对这类住区采取的改造方式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住区环境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使用情况和"居民需求"的角度,探讨如何在住区有限的用地条件之下营造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公共休闲空间,如何利用住区独特的空间形态并结合其历史文脉提升居民凝聚力,延续住区的场所精神,以期为镌刻着深厚工业印记的山城老旧住区提出可行的环境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住区环境生态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区环境的生态性是指住区环境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物质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性质,可以从环境满足居民需求的生态服务功能状况、环境的自然度、大环境保护三个方面进行评判,围绕着住区环境的各种物质形式如何体现三方面内容,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斐专家调查法(Delphi法),构建了住区环境生态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住区室外环境功能建设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住区室外环境建设已是今天房地产业的重头戏之一,开发商和(准)业主均极度关注这居住环境.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把住区环境的景观功能视为高于一切.本文探讨了真正健康住区环境的功能本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城市住区热环境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和不同环境要素组合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探索有效的空间要素组合状况以达到生态节能的效果.方法根据住区建筑形态构成的典型性选取上海市3个行列式布局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ENVImet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分析夏至日室外热环境的影响要素和作用效果.研究住区不同空间要素组合与热环境的对应关系,从住区整体三维空间构成、建筑形态和绿化形态3个方面比较研究不同要素组合模式的生态节能性效果.结果建筑形态相比绿化而言对住区热环境影响更大,建筑三维形态可以解释空气温度差异的25%,高大乔木可以解释温度差异的13%,其蒸发蒸腾作用和遮挡作用带来的降温效果远优于草坪的降温效果.行列式布局街区建筑高度、形态、绿化的面积、形态等要素组合影响了住区空间气温.结论绿地组合模式与住宅组合空间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降温效应,可有效改善住区热环境,提高节能效应.优化城市住区生态节能性空间结构,有效提升空间环境的节能效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住区内部公共空间的热舒适性,通过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内16个典型住区夏季室外温度和风速空间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建筑布局与风热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不同类型住区热舒适性优化的空间设计策略。结果表明:在微风条件下,昼间15:00:00左右住区内部空气温度空间差异最大,并且各住区内部都形成低温区,其中多层行列式住区低温区面积较小,平均空气温度比其他3个住区平均空气温度高0.3℃左右;昼间住区内部根据平均辐射温度在空间上分为高温区和低温区2个部分,高温时段所有住区低温区面积小于住区面积的20%;低层小街坊住区平均风速最小,高层高密度住区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比相差0.19;高温时段,住区空气温度和风速随建筑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住区空气温度和风速随天空视域因子的增大而增大,住区风速随建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加密路网、减小建筑密度、增大东西向建筑围合和增大主导风向建筑间距等方法,可以改善夏季高密度住区室外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