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丽  韩蕊  何君  王岩  王强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2):50-51
本文对我国治沙工程建设中常用的造林治沙方式进行了择要介绍,并对沙害严重地区如何进行相关治沙措施的科学配置应用做了深刻思考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国庆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4):54-54,59
本文紧密结合笔者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实际,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沙荒地区固沙造林技术,对创优当前开展的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乃至生态环境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是东北地区治沙造林的先锋树种。本文对樟子松育苗技术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探讨,对创优林木良种培育工程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建军 《甘肃科技》2007,23(9):227-228,171
四翅滨藜成功的引种到环县扬黄灌区,不仅对当地的荒山造林、治沙造林和盐碱滩改造提供了一个优良树种,而且对于该树种的大面积造林,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樟子松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樟子松是东北地区治沙造林的先锋树种。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基层林业工作实践,对樟子松育苗技术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探讨,对创优林木良种培育工程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笔者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通过近年来从事治沙造林的具体实践取得的工作经验、体会和感受,栽培葡萄治沙是一项既快又有利于林农致富的好措施,对当前开展的"建生态市、创园林城、促农增收"活动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勤县造林治沙,曾经成为全国治沙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人工植被大面积衰退、死亡,天然植被普遍衰退和稀疏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下降是根本原因。今后的对策,一是保护水资源是关键措施;二是转变过去的以造林治沙为主为以封护保护为主,在干旱荒漠中造林缺乏生态学依据。三是撤销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的国营农场、林场,对绿洲以外荒漠区实行统一管护;四是粘土沙障易形成沙面结皮,不宜大面积设置粘土沙障固沙。  相似文献   

8.
榆林沙地樟子松容器育苗和荒沙造林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振宏  温丽芳 《广东科技》2012,21(11):176+171-176,171
樟子松是我市用材林、水土保持林、草场防护林、农田以及防风固沙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因其适合沙地生长、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喜光等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荒沙造林方面。近年来利用樟子松进行治沙造林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效,成功解决了半干旱、干旱地区的造林难题。通过对榆林沙地樟子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9.
民勤县青土湖麦草沙障阻沙聚沙效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积山  马述宏 《甘肃科技》2011,27(11):169-170
通过麦草网格沙障与植物活沙障的观测对比,为实际造林治沙工作提供了科学数据,更好地治理了流动沙丘.  相似文献   

10.
《榆林科技》2005,(3):I0008
牛家梁林场始建于1957年。是我市早建立的林场之一。本场是榆阳区科级事业单位。主要工作是培育苗木,治沙造林。  相似文献   

11.
在伊金霍洛旗沙漠地区进行治沙造林建设,必须要加强柽柳属植物资源选择。该文从伊金霍洛旗气候特点、柽柳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柽柳的种子育苗、扦插育苗、造林技术及治沙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柽柳属植物是一种抗寒抗旱性强、抗盐碱、耐贫瘠、耐风蚀、抗病虫害的优良树种,具有很高的土壤改良、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等生态防护作用,是伊金霍洛旗沙漠地带的理想候选树种,尤其以叶面积增长迅速,生物量积累较快的刚毛柽柳和长穗柽柳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为有效落实国家科技惠民计划,榆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榆林市沙漠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沙生植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培训,培训会于3月6日在榆林市神木县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召开,神木县各乡镇妇联代表、农村家庭妇女、治沙基地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参加项目培训。本次培训会邀请了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龙永清教授,龙教授以长柄扁桃为例,就沙生植物资源化利用作了精彩的培训。榆林沙区属于半干旱缺  相似文献   

13.
张世成  许雪妮 《甘肃科技》2022,(11):145-148
梭梭属藜科梭梭属,抗旱、耐热、耐寒、耐盐碱、耐贫瘠、抗风沙。在民勤,被大量应用于“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公益林补植补造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是当地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和生态保护神。通过总结梭梭种子采集与调制、苗圃地准备、播种、苗期抚育管理、苗木出圃等育苗技术,沙丘、丘间低地、沙化土地、假砾石戈壁等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技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民勤干旱荒漠区梭梭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沙地湿沙层水分来源问题的研究,已引起研究沙漠地区科学工作者的广泛的重视,湿沙层的水分多寡与性质关系到固沙造林的效果,但是湿沙层的水分能否经常供给植物生长的需要,它的变动情况怎样,均与其水分来源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主要系来自大气降水,也有人认为主要来自地下水或大气凝结水。近几年来科学院治沙队各治沙综合试验站及中心站,都开展了这项工作,对沙地水分动态运动方式和水分来源等进行了观察研究,收集了不少资料,取得了不少成  相似文献   

15.
《榆林科技》2006,(3):F0002-F0002
榆林市樟子松种子园位于塞上古城榆林市城南15公里处,是1979年由陕西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的西北地区唯一的樟子松良种基地,2000年7月改为榆林市樟子松种子园,隶属于榆林市林业局。其主要任务是樟子松良种繁育,为防沙、治沙、造林、绿化服务,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防沙治沙是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创新治沙补偿模式并以此加大林业资金投入是根本保障。近年来,治沙投入有所增加、财政补偿逐步提高、治沙绩效相对显著,但现有补偿模式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严重不均、补偿标准亟待完善、来源无法保证和落实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创新治沙补偿模式,必须对治沙补偿战略重新定位、推进补偿方式创新、改进财政补偿标准、加大农村地区投入和改革治沙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治沙工作为经济地理学为生产服务开辟了广阔场所当1959年我国开展大规模的治沙调查研究时,关于经济地理工作者要不要参加、能不能参加治沙调查研究问题,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沙区没有经济地理工作可搞”;有的人认为“沙区虽有经济地理工作,但在治沙工作初期是没有什么经济地理工作可做的”;也有一些人认为“在治沙工作中,经济地理工作者仅仅起着搜集社会经济资料的作用”。经过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了上述各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以宁夏重点风沙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了生态恢复重建模式:围栏封育,退牧还草模式、生态农业经济圈模式、人工造林和种草治沙模式;项目实施主体带动模式:大户带动的小户,以集体联户协调小农户,由国有农场实施项目示范区.通过对实地农户受益调查的分析可见,基于合理的生态恢复模式,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使居民改变资源利用方式,促进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治理沙尘暴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沙尘暴主要发源地之一,且受害程度最大的中国,更是投入大量费用,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工程.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对沙尘暴问题有多年研究经验,他曾多次深入内蒙古沙源地浑善达克河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亲自参与治沙实践,对防沙治沙工程主要依靠种树、飞播的模式提出了强烈质疑.他的思路是:"人退沙退",停止人工干预,让大自然自己去修复大地的"创伤".  相似文献   

20.
半个世纪以来,为遏制沙荒蔓延,首都人民与沙漠化展开顽强的抗争,坚持植树造林和流域综合治理,北京市的防沙治沙生态体系建设格局已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科学技术是首都防沙治沙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依靠和保障。北京市在几十年的防沙治沙事业中,始终坚持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