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看到的只是鲜花和掌声,却很少有人关注莫言内心的情绪---孤独。莫言从童年时就有着深刻的孤独体验,这种孤独体验对他的人生以及他的作品影响深远。可以说孤独一直伴随着莫言的成长、成名,正是因为孤独,莫言才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大自然、与生活的进行亲密对话,可以说是孤独成就了莫言。  相似文献   

2.
高密东北乡给予了莫言童年更多的是饥饿和孤独,但是也给予了莫言一笔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是故乡给予的饥饿与孤独使他走向了文学,走向了市场,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自幼生长于商洛农村,有着孤独、痛苦的童年,这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小说始终流淌着一股依恋故乡、钟情女性的感情激流.  相似文献   

4.
生存信仰和人性的孤独,一直是困扰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两大哲学问题。他所思考的问题也是哲学思考的母题:人与上帝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他的每一部影片都是一连串的反思与怀疑,否定和批判已经成为其电影的基本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5.
源远  南迪 《世界博览》2022,(12):54-57
<正>弗拉哈迪作为一位先驱者,创造了一种与好莱坞截然不同的新的电影形式。个性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使他把这种新形式带进电影企业中,以《北方的纳努克》一片,为纪录片赢得了全世界的观众。罗伯特·弗拉哈迪被公认为“纪录片之父”和第一位伟大的写实主义者,而他的《北方的纳努克》又开创了非叙事电影的历史。弗拉哈迪的纪实电影弗拉哈迪出生在美国的密歇根州一个采矿工程师家庭,童年随落泊的家庭迁居加拿大。青少年时代的弗拉哈迪辍学后在荒野探矿,并与土著印第安人结为朋友,这造就了他对古朴原始生活、冒险经历的留恋和向往,其后弗拉哈迪多次参加了在加拿大东部和北部的探矿探险。  相似文献   

6.
何述强的散文是在孤独的心境中写成的,他的散文分明留下了自己孤独行走的脚印。他享受着孤独中的淡泊与宁静,留恋着宁静申的诗意与美好。正因为主动远离热闹与喧嚣,主动选择寂寞与孤独,他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体验,经营出了自己独特的散文世界。何述强独特的散文世界是由一个散发着古旧气息的意象群构成的,包括青砖、坟碑、石龟、水碾、酒坛等。这些意象显然带着荒寒的冷色调,但他的散文并没有把读者带入荒寒的绝望,而是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荒寒中升腾走的力量。他甘于寂寞和孤独并不意味着内心冷漠,他选择古旧的意象群并不意味着逃避现实。在一个个冷色调意象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炙热、深沉的情感,可以感受到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执著的思考与追问。  相似文献   

7.
逃避孤独——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内在心理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郁达夫小说漫迷的情绪流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孤独和对孤独的逃避。当旧的文化结构开始解体,个体生命在压抑中觉醒,而现实仍为浓重的黑暗所笼罩时,现代作家大都难免为孤独感所包围——生活上的,文化上的和心理上的,郁达夫所表现的孤独则更多地联系着他个人的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8.
曹植诗歌中的"飞鸟"意象是其心灵轨迹的生动反映和形象写照.概而言之,可分为"理想鸟"、"孤独鸟"和"自由鸟"三类.他们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对孤独与压抑的感伤,对自由境界和理想人格的向往.揭示了诗人在曲折的人生历程中承载的孤独与寂寞,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不懈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9.
李佳芩 《科技信息》2012,(35):I0161-I016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当他们了解了成人世界的虚假后,他们决定和这个丑陋肮脏的世界断绝联系.却又无法逃离这个世界。作为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青少年的一个缩影,主人翁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内心充满孤独、矛盾、压抑和彷徨。在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他感到迷茫和疏离,主要原因包括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霍尔顿与父母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以及学校的氛围和老师让他感到的虚假。霍尔顿经历了成长路上的种种阵痛,但由于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他眼中仅存的一些美好事物,他最终再一次在成长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和这个社会达成了一定的妥协。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与朱安的婚姻悲剧,给鲁迅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他的创作。鲁迅为了母亲和朱安,被迫与朱安完婚,从而使自己长期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性欲极度压抑,心理也发生了一定的畸变。他所具有的偏至、猜疑、敏感、躁动、郁闷、孤独、攻击……这一系列偏颇的性格和心理倾向,无不与此有关。文章从鲁迅与朱安的婚姻关系中,对鲁迅的个性心理、文化心理和伦理观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时代华纳是全球最大的传播公司,年总收入达百亿美元,公司旗下拥有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时代周刊》、《生活》杂志,以及权威的《财富》杂志等,并拥有有线电视、电影、录像等庞大产业。在这显赫的声名之后,你可曾知道,该公司的创始人亨利·鲁斯出生于中国,还在中国渡过难忘的童年,他可算是一个"美裔华人",他自称"中国佬",他会中文,在他领导时代王国的漫长岁月里,时代与中国产生了极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西格蒙·弗洛伊德(1856-1939)犹太血统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创始人。最初只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歇斯底里症研究方面弗洛伊德以自由联想取代催眠疗法,以挖掘患者遗忘了的特别是童年的观念和欲望。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患者常有抗拒现象,认识到这正是欲望被压抑的证据,因而创立了他的以潜意识为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房媛 《科技信息》2009,(10):133-133
沈从文成功地在他的作品中为读者构建起一个"世外桃源"——湘西世界,但他却因政治观念、文化选择及审美意识的独特,承受着几近半世的孤独。也正因其孤独意识的产生,使他所寻求的"精神家园"与积极的人性理想在创作中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14.
正"童年"是一个美好的词,代表着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可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在《童年》这本自传体小说中,高尔基回顾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阿廖沙(高尔基乳名)三岁丧父,被母亲寄养在外祖父家。后来,母亲去世,他只得外出谋生。他的外祖父是一个残暴专横、  相似文献   

15.
张承志的《绿夜》并不是一篇有意塑造儿童形象的作品,我们这篇讨论童年情结的文章首先提到它是因为它为新时期文学中的童年情结提供了一个鲜明的意象。在这篇作品中,主人公是一个长期在内蒙插队的知青,十年动乱后回到城市,但他很快发现,眼前的生活在很多方面已与他格格不入了,于是他想起插队时认识的小姑娘奥云娜。奥云娜只有8岁,纯洁、天真,象初升的太阳一样曾给他带来温馨和希望。带着对奥云娜的深深的思念,他终于离开城市,再一次走向茫茫的草原……寻找奥云娜,在新时期文学中怀有相同情感和意绪的並不只是张承志。莫言、苏童常用童年视角观察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童心世界的眷恋;汪曾祺、张洁常到童年的记忆中寻  相似文献   

16.
初识老汪就在第一学期家长会上。一眼我就把他与众家长分别开了,他是那样的丑,乌黑的脸,记录着风霜雪雨;已倾斜了的身子,记载着超负荷的劳动。衣服破旧,脏兮兮的,与那些握大哥大的家长形成强烈反差。他孤独。一种离开田野的孤独,一种离开牲口与乡邻的孤独。老汪第一个发言。他一点都不怕其他学生家长,他敢讲,讲了半个小时,我只记着一句:汪大风是他儿子,多打大风!1我开始注意汪大风。是他?高高胖胖的富态相,穿戴也算周整,让我猜八百遍也猜不出他就是老汪的儿子。我出于好奇找大风谈话。我问他情况,他劈脸给我一句:“我那爹来开会啦?不叫他来…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30年代电视技术的发展史上,有一个人的研究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个孤独的发明家,拒绝与大公司合作。后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他在电视领域的地位变得无足轻重,他的名字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卑心理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卑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轻视自我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很容易产生一种压抑、孤独的情感,严重地影响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笔者从前来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9.
尤金·奥尼尔在他的许多剧作中强烈地抨击了清教主义,揭露了清教主义对人性的腐蚀与毁灭,以及对人的本能欲望的压抑。清教思想也在影响着他的悲剧艺术创作,清教主义不仅仅是他剧作中的抨击对象,又有机地融入他的剧作成为其悲剧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的要素。  相似文献   

20.
初识纽交所     
俞靓 《世界博览》2012,(1):49-49
在纽交所,我渐渐理解到"交易"所涵盖的不仅是数字和金钱,更包括了一切关于人性的东西。多年前我采访金融期货的创始人利奥·梅拉梅德(LeoMelamed)的时候,这位80岁的犹太老人告诉我,他在十几岁时某一天误打误撞地进入交易所后,就无法自拔地爱上了那个地方。他暗自下定决心,要把此生奉献给这个像电影般惊险的行业。梅拉梅德并不孤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