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提出了解决流水作业调度问题的改进快速进入启发式算法。这种改进算法遵循原算法中构造双机子问题的基本思想,将原线性权重改进为指数权重并用Johnson双机算法进行求解。改进算法的性能使用了来自文献的实例测试,并与原算法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在大规模工件的调度问题中改进算法优于原算法。  相似文献   

2.
假设检验中的保护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假设检验中,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于给定的样本,在相同的显著性水平下,无论在原假设中假设样本的均值大于还是小于母体的均值,检验结果均为接受原假设.针对这一矛盾,利用Matlab语言,对假设检验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深入剖析了假设检验保护原假设的思想,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最大Lypunov指数的预测方法在太阳黑子数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并在原方法中运用Wolf算法对原方法进行了改进.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比原方法和用回归模型预测的方法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压缩感知提供了一种用于采集在正交基上稀疏信号的新范式,突破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对采样率的限制,提高了采样端的效率.国内外学者已经探索出大量过完备词典,能够有效对信号稀疏化采集并且尽量不丢失原信号中所含信息.压缩采样中的主要算法挑战是从观测样本中重构原信号.提出一种称为稀疏度自适应匹配追踪算法(sparsity adaptive matching pursuit,SAMP)的迭代恢复算法的改进方法.相较于原算法的方案,该方法回避了对原信号稀疏度的过估计,采用了在过估计时回溯稀疏度,并调整步长的方法,解决了原方案中恢复速度和恢复精度的矛盾.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在不同稀疏度和采样率的情况下两种算法的精确重构成功率,结果证明了改进算法明显优于原算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2d,2p)基组下,研究了H原子与SiFn(n=1~4)的反应历程.通过振动频率和内察反应坐标(IRC)分析,对过渡态进行了确认.在QCISD/6-311G(2d,2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计算,并进行了零点能校正.结果表明:在单重态下H原子倾向于添加到Si原子上,而二重态和三重态下H原子倾向于夺取F原子.在H原子一步步夺取F原子的反应过程中,主要产物为SiHF3,Si原子在副反应中生成.由于副反应能垒较高,在真实体系中生成Si原子很困难,由此我们推断实际反应中加入的衬底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葡萄籽中的活性成分基础上,综述了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现状,指出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的工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一种动态口令认证方案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研究了一种动态口令方案,针对其不足,对原方案中认证依据的产生以及连接认证依据的产生进行了改进,增强了原方案的认证依据产生和修改的灵活性,实现了连接认证双方协商产生,并保留了原方案的设计思想。改进方案提高了原方案的整体安全性,并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周红生 《广东科技》2007,(11):40-41
本文介绍了在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上增建三层钢结构框架这种特殊的设计和构造.在增层工程中采用的消能支撑方法减少了原结构在地震作用情况下的内力,从而可避免对原结构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9.
Wu-Manber算法在大规模模式串下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一种改进的Wu-Manber多关键字匹配算法》中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改进,把原算法中next链表中结点的Same-Subsuffix域中分裂成两个子域,使得搜索过程中字符比较的次数进一步减少,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特别是在大规模模式串的情况下新算法的效率比原算法有进一步的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当模式串较少时,新算法效率与原算法相比有一定的损失.而随着模式串的增加,新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因此,新的算法比原算法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南邓高速公路原地面土质主要为膨胀土,施工难度大,质量不易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对原地面采用采用20cm厚5%石灰土处理,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原胞有效煤质近似(CEMA)来研究强非线性复合导体的有效非线性响 应.在该复合介质内,各组分的电流密度与电场关系满足,式中x是非线性响应.这 个原胞模型由两种原胞组成,一种是由核和壳组成的复合原胞,另一种是由单相组成的简单原 胞.研究的基础是把变化原理和有效媒质理论相结合应用于集合原胞系统中.CEMA提出了一 个适用于强非线性复合介质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优化算法,用以解决古典正项式原-对偶几何规划问题.在一般假设下,该方法应用原-对偶不可行算法,在一类特殊的受摄动KKT 系统中定义了一条原-对偶不可行路径,对于每个规划,都产生一个次可行解,规划问题的原-对偶目标函数值最后分别收敛到原-对偶规划值.算法迭代次数少,还不受几何规划问题艰度大小的限制.文中利用对数转换后目标函数Hessian 矩阵的特殊结构,讨论了算法实现问题.算法效果得到实例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13.
脱脂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剂回流提取方法,以脱脂葡萄籽为原料,以原花青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提取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脱籽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70%乙醇,提取温度50℃,料液比1∶7,提取时间50 m in,提取3次;在此优化条件下脱脂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平均提取率为5.00%。  相似文献   

14.
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脱脂葡萄籽为原料提取原花青素,选择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对亚油酸体系的保护、以及对猪油自氧化的抑制等三方面对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定,同时考察了原花青素与合成抗氧化剂的复合使用效果及与有机酸、Vc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清除O2-.的能力,其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率可高达91.5%;其对亚油酸抗氧化的最适范围是在pH值为7.0的环境中;0.03%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接近于0.01%BHT,0.02%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优于0.01%茶多酚,0.01%原花青素与0.01%PG的复合使用效果最佳,可使猪油的货架期在20℃下由8.5个月延长到23.9个月.  相似文献   

15.
花青素与原花青素 有效的纯天然抗氧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丁 《科学世界》2009,(12):28-31
花青素和原花青素是两类不同的物质。按化学结构,原花青素属多酚类物质,花青素属类黄酮类物质。原花青素也叫前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均可产生花青素,故将这类多酚类物质命名为原花青素。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244S摩托车排气消声器,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该消声器的声场模型和流场模型,利用SYSNOISE软件对该消声器进行了三维声学仿真,在声场仿真基础上提出对原消声器的改进方案,优化了原消声器内部结构。通过对改进后的消声器进行仿真与台架试验对比,改进后的结构比原消声器在中、高频的消声能力有显著的改善,仿真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流场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消声器功率损失变化不大,表明对原消声器结构的改进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及聚类技术在原问题空间中求解,减少了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中支持向量的维数,且将原问题空间与特征空间中的问题归结为同一类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五味子糖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02册。原标准仅收载了对五味子的理化鉴别。根据国家中药品种申报的要求,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测定和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薄层鉴别。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原肌球蛋白基因在草鱼肌肉中的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草鱼原肌球蛋白基因c DNA,并对该基因在普通草鱼和脆肉鲩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原肌球蛋白基因c DNA全长序列为1 705 bp,包含387 bp的5′UTR序列,1 307 bp的3′UTR序列和855 bp开放阅读框(ORF)。其ORF编码284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普通草鱼与斑马鱼、墨西哥脂鲤的原肌球蛋白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是93%和8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6%和93%。在聚类上普通草鱼原肌球蛋白基因与其他鲤科鱼类同源性较高,表明亲缘关系最近,与传统分类相一致。Real time-PCR结果表明原肌球蛋白基因在所检测的普通草鱼和脆肉鲩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原肌球蛋白基因在普通草鱼腹肌中表达最高,其次为前肠。原肌球蛋白基因在脆肉鲩腹肌中的表达低于普通草鱼,而脆肉鲩中肌肉、肝脏、肾脏、前肠、后肠中原肌球蛋白基因表达量大于普通草鱼相对应组织,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将(CysA11Ser,SerA12Cys)人胰岛素原移位突变体基因克隆至高效表达质粒pET22b多克隆位点区,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A112,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pLys中进行了表达.表达产物存在于包涵体中,通过包涵体的分离及二硫键变复性,获得A6-A12二硫键突变型的胰岛素原突变体.SDS-PAGE电泳显示突变型胰岛素原的电泳迁移率与野生型胰岛素原基本相同.质谱检测表明,突变性胰岛素原的分子结构均一、纯度良好,氨基酸组成与理论值基本一致.以野生型人胰岛素原为对照进行的胰岛素受体试验及胰岛素放射免疫试验表明,A6-A12二硫键错接型胰岛素原突变体的受体结合活性和放免活性是野生型胰岛素原的11%与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