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芬 《科学通报》1988,33(14):1096-1096
糖脂是莱氏衣原体膜上主要成分,一般约占膜脂质50%左右。关于糖脂在膜上的生理功能至今了解很少。本文对一种新的莱氏衣原体AIH 089菌株膜糖脂组成及其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冰冻断裂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单葡萄糖甘油二酯脂质体形成六角形Ⅱ结构,而双葡萄糖甘油二酯形成脂双层结构。  相似文献   

2.
钆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相变性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民  陈建文 《科学通报》1991,36(22):1711-1714
  相似文献   

3.
钆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脂质体相变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民 《科学通报》1991,36(22):1711-1711
随着稀土在农业、药物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钆的二乙三胺五乙酸配合物(Gd-DTPA)已被临床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造影剂等,因此研究稀土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已成为当前极感兴趣的课题,虽然有关稀土的宏观毒理学已有不少报道,但是研究稀土对生物膜的影响报道很少,钆对生物膜的作用尚未见报道,稀土离子和钙离子在体内的竞争亦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激光拉曼技术研究了钆离子及Gd-DTPA等对人工膜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相变性质的影响,并观察了Gd~(3+)对人工膜上结合钙的取代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建文 《科学通报》1989,34(6):453-453
莱氏衣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由于它们是最简单和原始的生物,因此,常被利用作为生物膜研究的模型。由于ATPase的广泛分布和在离子的转运,能量的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被认为是在生物膜上的一个关键的功能蛋白之一。文献[1]已报道了利用梯  相似文献   

5.
胆固醇对心磷脂脂质体多形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崎唔 《科学通报》1988,33(19):1505-1505
胆固醇是生物膜上重要组分,它在生物膜上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调节生物膜膜脂的流动性,影响膜的通透性等。关于胆固醇对生物膜上心磷脂多形性的影响过去报道极少,并认为胆固醇对心磷脂无明显作用。本文研究了胆固醇对牛心心磷脂脂质体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胆固醇能促进心磷脂脂质体从脂双层转变为六角形Ⅱ结构。  相似文献   

6.
陈建文 《科学通报》1984,29(7):431-431
过去已有不少实验证明,支原体膜上Mg~(2 )-ATPase是和膜紧密结合并位于内膜表面。它属于一种内部蛋白。采用强离子去污剂溶解膜蛋白虽然有效,但极易导致酶的迅速失活。目前常用非离子去污剂溶解膜蛋白,可得到一部分具有活性的Mg~(2 )-ATPase,但此活性部分至今还不能分离和提纯。因此,对此酶的分子性质了解很少。  相似文献   

7.
谢静平 《科学通报》1988,33(10):783-783
山莨菪碱是莨菪类植物中提取分离的新药,过去结果表明,药物能降低磷脂膜的有序度,诱发磷脂酰乙醇胺及一些带电荷磷脂形成非脂双层的H_(11)结构。此外,还对大鼠突触膜上多种ATP酶产生抑制作用。生理实验业已表明,山莨菪碱作用于神经系统主要抑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及与其受体的结合,而乙酰胆碱的释放主要是由神经元内Ca~(2+)来调节的,为此,本文以注射法制备的单层脂质体为模型,研究山莨菪碱对中性磷脂二棕榈酰磷  相似文献   

8.
细胞色素c对心磷脂非双层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昆蓉 《科学通报》1992,37(3):263-263
哺乳动物的心磷脂(CL),75—90%存在于线粒体内膜脂双层的基质面,占内膜脂总量的25—50%。CL的这种特异性分布,引起了人们对其功能意义的关注。 据文献报道,CL是线粒体内膜中主要的荷负电磷脂,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链和具备H_(11)相变能力的特点与其维持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呼吸链组分的活性、参与Ca~(2+)的摄取和蛋白质的跨膜转运等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山莨菪碱与磷脂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苏民 《科学通报》1983,28(14):878-878
生物膜主要是以类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并与蛋白质分子相结合而组成的。一般认为药物首先必须通过或作用于细胞膜而对细胞发生作用。通常药物是以静电力、氢键和疏水作用等与生物膜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膜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理功能。山茛菪碱与樟柳碱是我国首先自茛菪类植物中分离、提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药。研究药物对膜作用的分子机理十分重要。前文报道了四种茛菪类药物对中性磷脂DPPC脂质体流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黄芬 《科学通报》1984,29(17):1067-1067
前文报道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技术研究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樟柳碱以及阿托品对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莨菪碱与阿托品较明显地增加脂质体的流动性。本文进一步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荧光偏振以及冰冻断裂电子显微镜技术,同样证明山莨菪碱能增加DPPC脂质体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薄膜旋转蒸发法制备了3种膜材比(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8:1,10:1,12:1)的柠檬酸铁脂质体(FAC-Lip).采用电导法测定了FAC-Lip的相变温度(T_m)、凝聚速率常数(K_(co))、凝聚活化能(E_(co)),考察膜材比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测定油-水分配系数(P_(o/w))和脂质体-水分配系数(P_(lip/w))随p H的变化趋势,考察药物FAC与脂质体膜的相互作用力类型.结果表明,随膜材比例增大,T_m略有减小,K_(co)先减小后增大,E_(co)先增大后减小,膜材比为10:1时FAC-Lip的稳定性最好;随体系p H的升高,lg P_(o/w)减小而lg P_(lip/w)增大,说明药物与脂质体膜的作用力中以氢键、静电力为主,疏水作用为辅.  相似文献   

12.
胡燎原 《科学通报》1993,38(2):162-162
莱氏衣原体作为一类缺少细胞壁的简单的原核生物,常被用来作为生物膜研究的模型。菜氏衣原体膜的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曲线,是确认生物膜存在由晶态转变为液晶态的一个有力的证据。但对菜氏衣原体膜精细DSC图谱尚无人进行研究。近几年来高灵敏度的差示扫描量热仪法的出现,为研究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它能清晰地显示膜上主要蛋白的热转变峰,用这种方法得到了许多天然膜结构的精细DSC图谱。我们在过去对菜氏衣原体膜上ATPase研究的基础上,利用  相似文献   

13.
王苏民 《科学通报》1983,28(1):60-60
莨菪类植物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在我国分布较广。山莨菪碱、樟柳碱、东莨菪碱、阿托品等均属莨菪类药物,其中山茛菪碱和樟柳碱是我国首先从这类植物中分离出来并应用于临床的新药。这类药物对胆碱能(cholinergic)神经功能有抑制作用,能改善微循环,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黄芬 《科学通报》1985,30(14):1107-1107
生物膜上类脂分子具有适应多种相的能力,膜类脂除主要形成脂双层结构外,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形成非双层类脂结构,其中包括六角形(H_(11))结构,这种现象称为膜类脂的多形性。这种六角形结构(H_(11))与生物膜的某些生理功能有关,如细胞融合、跨膜运送等等。影响生物膜上类脂分子从脂双层转变为六角形(H_(11))结构的因素很多,如温度、类脂组成、pH、二价阳离子以及药物等。本文用~(31)P-NMR(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份山莨菪碱对卵黄磷脂酰乙醇胺形成六角形(H_(11))的影响,山莨菪碱可促进卵黄磷脂酰乙醇胺脂质体从脂双层向六角形(H_(11))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赵保路 《科学通报》1984,29(1):48-48
我们曾用脂肪酸自旋标记化合物I(10,3)研究过抗癌药物硫杂脯氨酸(THIPRO),阿糖胞苷(CYTO)、放线菌素D(ACTI)和5-氟-2′-脱氧尿嘧啶(5-F-U)对中国地鼠肺正常细胞V_(79)和癌变细胞V_(79)-B_1膜脂流动性的影响,发现这几种药物都使细胞膜脂有序度变大,流动性变小,其中以硫杂脯氨酸对细胞膜表层作用最明显。为了弄清这几种抗癌药物对膜的作用机理,我们采用一种卵磷脂人工膜体系,用抗坏血酸(V_c)还原自旋标记动力学探讨了这几种抗癌药物对膜的通透性的影响,并且观察了加入白蛋白对上述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海明 《科学通报》1995,40(21):1938-1938
一些非完全互溶的混合单分子膜会在气-液界面发生相分离现象,形成多种二维微晶畴(Domain)结构,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与认识准二维混合体系中诸如相变、分相等多种物理过程的机会.同时,混合单分子膜这一结构形式,还提供了一种将多种功能分子组装于同一个单分子层中的方法.因此,对混合单分子膜微观结构的研究与表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磷脂酰甘油的热致相变与水稻抗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玲 《科学通报》1994,39(16):1522-1522
磷脂酰甘油(PG)只占植物类囊体类脂的3%—5%,在冷敏感植物中,PG因具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5%),而决定了整个膜在零上低温下的相变,不同种间PG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来自3-磷酸甘油转酚酶三种同工酶之一(AT_1)的转酰基选择性差异.1992年Murata成功地将南瓜和拟南芥菜的AT_1基因分别转入烟草中,从而使烟草PG脂肪酸组成因转基因而改变.分别类似于南瓜和拟南芥菜的组成,转基因烟草的耐低温性同时亦因此而改变.至此自1972年以  相似文献   

18.
磷脂酰基油的热致相变与水稻抗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玲  苏维埃 《科学通报》1994,39(16):1522-1525
  相似文献   

19.
郭勇 《科学通报》1993,38(7):653-653
蜂毒素(Melittin)是一种欧洲蜜蜂(Apis mellifera)毒汁的主要成分,由2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2840,多肽链中含有6个正电荷。蜂毒素是一种高度水溶性的膜多肽(>250mg/ml),执行功能时通过水相到达细胞膜。大量实验已经证明,蜂毒素直接与红细胞的膜脂相互作用,不需要特异性受体。因此对蜂毒素与脂双层相互作用的研究不仅对了解其毒性机理有特殊意义,同时对理解膜脂-膜蛋白相互作用亦有普遍意义。在低离子强度水溶液中,蜂毒素主要以无规卷曲形式存在。在脂双层中,蜂毒素二级  相似文献   

20.
曹效文 《科学通报》1983,28(14):894-894
作者及其合作者曾研究了在90—100K的冷底板上凝聚的InSb膜的相变和超导电性,发现了在淀积凝聚以后发生第一次电导跃变,并与温度无关,所形成的相是个金属相,并且是一个超导体,其T_6=2.8K。当温度升高到200K附近时,发生第二次电导跃变,并且在210K达到最大值。当温度继续升高时,电导迅速下降。第二个电导跃变峰值对应的相也是个金属相,并且也是一个超导体,其T_c=4.2K。第二个电导跃变及其性质和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