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绝缘穿刺线夹是电力线路架设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线夹的可靠性、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绝缘穿刺线夹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载流量大、电压高、散热条件差等造成的失效问题,开展线夹接触电阻的测量实验,并建立线夹电热力多场耦合有限元模型,考虑风载作用施加合理的热边界条件和循环振动载荷,分析不同安装扭矩对线夹温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夹安装扭矩越大,接触电阻、温升及最大应力波动幅度越小,尤其是安装扭矩在24~28 N·m时,线夹最大应力波动幅度骤降,缓解了线夹的疲劳寿命。该文研究成果为绝缘穿刺线夹在实际应用中施加合适的预紧力提供理论依据,优化了线夹的服役性能和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专利产品(嵌焊铜环式铜铝设备线夹)的研制过程及其特点,该线夹完全改变了传统产品中铜铝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应有的电气性能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电力线路失效的铝合金设备线夹进行宏观检查、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对其开裂原因和开裂机理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铸造缺陷和焊接缺陷的共同作用引起的线夹强度下降是开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孙伟新历任技术员、车间主任以及厂长等职务,凭借自身的实力与不懈的努力,成为当今上海电力器材界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在2000年8月担任上海恒鼎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后,他带领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克服困难,奋勇前行。 上海恒鼎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节能电力金具研制开发的专业企业,每年生产大量“恒鼎”牌新型节能电力金具。其中包括绝缘导线耐张线夹,铝线、钢芯铝线用耐张线夹、弹射型铝接续  相似文献   

5.
并沟线夹是带电作业中最常用的接续金具之一,针对并沟线夹容易因接触力不足、发热不均匀等原因而出现过热甚至烧毁的现象,文章建立并沟线夹的等比例多物理场仿真模型,在不同安装扭矩下,对其不同部位的电流密度、欧姆损耗和温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导线和副导线与并沟线夹接触区域的电流密度及欧姆损耗的分布极不均匀,其中与副导线接触的并沟线夹下夹块接触区域欧姆损耗最高,达到19.6 MW/m3,由于电流密度和欧姆损耗分布不均匀,温度最高点也出现在与副导线接触的并沟线夹下夹块上。根据不同安装扭矩下的温度仿真结果可知,并沟线夹的温度随安装扭矩的增大而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为了保证线夹在运行中的可靠性,螺栓的扭矩应保持在16 N·m以上。  相似文献   

6.
拆卸线夹是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一项常见的任务,为了在复杂的背景环境中准确、实时地检测与定位线夹,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信息与二维标志物的线夹检测与位姿测量方法。设计制作具有特定图案的二维标志物固定到线夹表面,通过四边形逼近检测图像中标志物的候选位置,并结合标志物图案特征加以筛选;使用多点透视算法(Perspective-n-points, PnP)计算标志物的位姿,从而间接确定线夹的位姿。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线夹位姿,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在高低压架空电力线路上,耐张杆的跳线(有的地方称引流线、弓字线),一般都用并沟线夹连接。这种并沟线夹,二块铝的夹板是靠铁的螺栓来夹紧的。由于铁和铝的物理性能不一致(铝线膨胀系数为23×10~(-6)1/C°,而铁仅为12×10~(-6)1/C°),加上铝线的弹性极限  相似文献   

8.
X射线对电力金具进行无损检测具有检测方便、快捷、准确等特点。导线承拉能力主要取决于两端耐张线夹及接续管的钢芯压接尺寸与铝管压接尺寸。通过同时改变耐张线夹钢芯压接尺寸与铝管压接尺寸对导线进行压接。利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检测耐张线夹钢芯及铝管的实际压接尺寸。通过设置多组实验来确定能满足规程规定的导线拉力值的临界点。选择曲线函数模拟钢芯压接尺寸、铝管压接尺寸-导线拉力的曲线图,得到导线压接时尺寸要求。对导线压接及质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GIS设备是一种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开关高压电气集合设备,该种设备的绝缘介质是SF6气体,在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之下,电力负荷越来越大,人们对于供电质量与电网运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设备相比而言,GIS设备有着体积小、运行周期长、安全性高、施工周期短的优势,本文主要分析GIS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状态检修方式。  相似文献   

10.
徐美德  朱青松  肖莹  李宏昭 《科技信息》2012,(34):I0109-I0109
运用ELWE电力电子实验设备完成常见电力电子实验的同时,根据设备特点和职业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我们的目的,本文在这方面对设备的使用进行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难变形材料轧制实验研究,开发新型实验轧机.采用液压张力缸和液压夹头夹持短试样,实现直拉张力轧制.采用两台主电机对上下工作辊单独传动和速度调整,实现异步轧制时速度比连续调整.将夹持轧件两端的夹头作为正负极,通低电压大电流,对轧件进行电阻加热,实现温轧功能.利用该新型实验轧机进行验证实验.对3%Si无取向硅钢进行带张力异步轧制,异步比设定为1.12,总压下量增大28.4%.对AZ31镁合金进行带张力温轧实验,厚度由4 mm轧制到0.633 mm,顺利完成轧制并得到很好的表面质量.实验表明,该实验轧机可以作为难变形材料轧制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文章充分考虑了所加工薄壳槽孔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在不影响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利用零件的微变形采用过定位设计专用定位工装夹具,提高了零件的定位刚度;应用铣削主轴与滚轮接触限位成形半弧槽孔加工;选用加工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的钻铣机床,获得一种操作简单实用、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的薄壳类零件槽孔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夹具的封闭性和夹紧点与夹紧域的问题.定义了自由运动锥,用以分析定位元件的布局对工件在夹具上的可达性和可分离性的影响,并导出可达性和可分离性条件.进一步导出了约束锥,即自由运动锥的极锥,并利用该锥确定夹紧点的位置和形封闭的可行夹紧域.  相似文献   

14.
记述采自广东汕尾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 Bleeker,1851鳃上的1种单殖吸虫--拟八铗虫属Pseudodiclidophora Yamaguti,与1 965之圆鲹拟八铗虫Pseudodiclidophora decapterus Yamaguti,1965.所获标本与Yamaguti的...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nd clamps of traditional robot, multifingered dextrous robot hands have been well developed since the last decade. A new fuzzy logic control structure is presented here for the position control of the mini-linear driver used in driving the joints of the dextrous robot hands. This method is proved effective in simulations and practices, and especially useful when the external disturbance varies in a large range.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SolidW orks软件设计平台建立机床夹具通用零件库的方法和关键技术.首先,建立通用零件库的结构;然后,根据机床夹具的设计特点,以SolidW orks软件为平台,利用SolidW orks软件提供的常规建模方法以及特殊功能,建立通用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最后将所建立的模型存入相应的文件夹.该方法有利于提高夹具设计效率和质量,可以在机床夹具设计行业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大负荷容量架空输电线紧线器设计中的可靠性问题作了深入讨论.对紧线器的结构与受力状态作了计算分析,并对所用铝合金材料进行了低循环疲劳、断裂及裂纹扩展速率等一系列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和应变电测法,确定了紧线器钳体的应变幅值及高应变区域.对于这些区域按局部应力应变法进行了寿命估算,在此基础上改进了设计,将最高应变幅控制在许用应变幅以内,考察了钳体的损伤容限,使紧线器安全可靠性能得到充分保证,其重量也大幅度减轻.  相似文献   

18.
多辊下压式拉形方法是基于新原理的柔性拉形方法。为了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该拉伸成形过程和成形质量的影响,使用非线性动态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新工艺的成形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压辊装置与模具距离越近板料合模越容易,成形效果也越好,而夹持装置和压辊装置之间的距离对成形结果影响不大。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全国电力供应紧张,上网电价上扬,农网改造的完成及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使得小水电上网变得即方便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一些小水电站因建站时间已久,发电机的起励、并网系统较落后,操作也不方便,已不适应上网要求。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简洁、实用、价廉的半自动系统,满足了发电机的起励,并网及励磁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电力顶管隧道保护是岩土环境土工问题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而钻孔灌注桩为非挤土桩,一般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根据施工实例表明在距离电力隧道3 m附近施工3枚钻孔灌注桩;导致电力隧道变形达6.97 mm。为了确保电力隧道的安全,降低钻孔灌注桩对电力隧道的影响。借助有限元分析以及常规监测手段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导致电力隧道变形影响的机理展开分析。研究表明,刚灌入的混凝土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对周围土体有挤压作用,这种挤压作用进而造成电力隧道结构变形、位移。当钻孔桩与电力隧道净间距控制超过5 m,可有效降低对电力隧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