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月球大营救     
2040年。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探索的空间越来越大。整个宇宙间,飞行着无数的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甚至有几座新建的太空城市,里面居住着几百位太空生活体验者。虽然人类还没有在除地球之外的星球上发现类似的生命体,但已经可以初步实施外星移民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月球、火星等距离地球较近的星球上将出现人类的工厂、城市。  相似文献   

2.
《奇闻怪事》2012,(1):38
踏上未来的星际旅程,真是一种令人陶醉的享受。未来的人们将有幸去月球、火星、木星、土星游玩,饱览宇宙风光。从"地球—土星"的旅行时间为期大约6年。人们浏览的第一站将是与地球朝夕相伴的月球。那时,每星期有两班往返地月之间的班机,全程  相似文献   

3.
王瑞良 《科技潮》1994,(3):59-61
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首次载人登月已24周年,随着人类首次登月的成功,世界范围内一度出现了"月球热"。后来,宇宙研究的重点转移到金星和火星上,"月球热"渐渐冷了下来。然而,经过20多年的漫长岁月后,"空间大国"的科学家和实业家们,重新燃起了对月球的满腔热情,提出了"重返"月球的发展计划,看来不久月球将成为发达国家竞相开发的热土。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嫦娥奔月"等许多神话故事,就反映了这种愿望。直到24年前,美国宇航号阿姆斯特朗等人首次跨上月球,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月球那神秘的面纱,才被初步揭开。最近兴起的月球开发热,要比只是把人送上去的阿波罗计划更进一步,是要将月球建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基地。  相似文献   

4.
吴沅 《创新科技》2005,(10):42-43
星际航行可分为行星际航行和恒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是指,冲破地球引力的束缚在太阳系范围内进行航行,又称航天飞行;恒星际航行是指脱离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进行航行,又称宇宙航行。目前,人类已经实现了环绕地球的飞行,登上了月球,“勇气”号、“机遇”号也相继成功登上了火星。但是,要实现宇宙航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5.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月球是研究地球、地月系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对象,也是人类实现向外层空间拓展的理想基地,同时也是研究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月球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理想场所。月球探测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中极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国际月球探测发展规划通常按照"探、登、驻"三步走的策略来制定,在完成无人月球探测工程之后,实施载人登月工程和月球基地工程,是人类实现对月球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正赵宇鴳王世杰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自2007年开始从事火星基础科学研究。"火星,千百年来,人类就对天空中这颗明亮的发着红光的小点着迷,而从20世纪60年代第一批火星探测器开始,探寻火星是否存在"火星人"或生命,就成为学界与大众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白玫  晓杨 《科技潮》1994,(10):38-41
以美国为首的太空学家正紧锣密鼓地探索火星,预计2017年人类将能登上这个红色的星球。世界上最大的空间开发集团、行星学会执行会会长路易斯·弗里德曼说:"虽然我们并非一定要将人类送往火星或别的什么星球,但探索宇宙奥秘是人类科学发展的职责。"征服火星计划,是一项需要施展人类迄今所积累的科学、艺术和工艺技术等一切成就的伟大星际开发工程。诱人的棕红火球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火星是最引人注目和天文学家研究最多的一颗行星。它与地球几乎同时在距今大约46亿年前形成的,火星上的气候曾一度如同地球一样温暖宜人,也曾有过湖沼、河流甚至海洋。探索火星,对  相似文献   

8.
虽然人们对月球基地的未来发展前景赋予了极其美好的想象,但在今天的航天工程师们看来,建设月球基地的梦想还非常遥远,主要是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比起地球来说还显得极其零散和浅薄。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成功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至今,人类从月球成功获取了382kg的月球样品和大量的科学数据,大大促进了人类对月球、地球和太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8,(7)
人类登上月球之后,登上火星这个在太阳系中和地球最相似的红色星球便提到了人类航天活动的日程表上。要想登上火星,首先要解决飞行工具问题。在第一个载人人造卫星升空,以及随后的一系列载人飞船试验成功,尤其是美国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后,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关键的问题是火星比月球离地球远得多,来回一次需近两年时间,因此宇航员能否在飞船上安全有效地工作生活两年,便成了最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遥望星空,无边无垠。地球之外有着多少秘密?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还有没有生命,有没有像人类或者超过人类智慧的生命。自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开始,人类就不曾停止过这种探索。浩瀚的宇宙中,光银河系就有1000亿颗恒星,太阳也不过占1000亿分之一,何况银河系之外。地球之外没有生命吗?那么什么样的星球上才能够  相似文献   

11.
 2018年,人类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着陆点位于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之后,中国探月工程将在完成月球采样返回后,朝着建设月球科研站的方向前进。在火星探测方面,重点是回答火星上是否曾经有过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及其持续时间,而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已在研制中,将于下一发射窗口发射升空。在引力波探测方面,中国启动以地面观测为主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以及以空间观测为主的天琴计划和太极计划,有望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多信使探测宇宙、寻找太阳系外的宜居行星是天文和天体物理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绕地球108分钟,标志着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经过近50年的奋斗,太空探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航天员在轨连续飞行最高已达437天,火星载人飞行和月球基地建设也都提上了议事日程。太空探索的发展,提供了生命体一个前所未有的环境,这个环境的主要特征就是微重力和高宇宙辐射。载人飞行的经验告诉我们,航天员在长期的航天飞行中,将产生一系列与衰老相似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心血管系统失调,立位耐受性下降,航天飞行性贫血及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免疫系统的抑制。以骨质疏松为例…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空间大国最近公布的计划,目前人类对月球新一轮开发大致可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主要是利用探测器调查月球的地形,为基地选址,并画出月球资源分布等。这是无人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05年开始,少量人员将在月球上工作几天到几周,开始测量月球岩石中铁、铝和氦的含量。登月人员所需的氧气、食物、水和建筑材料等,将从地球用火箭运去。这是短期滞留阶段。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大约50年后,人类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将面临严重短缺的局面.严峻的能源危机迫使人类将目光转向浩瀚的宇宙,而月球是人类寻找地球以外能源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月球、火星、土星,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迈向宇宙深处。现在,科学家的脚步又迈向了最靠近太阳的星球——水星,完成这光荣任务的是近期发射的“信使”号探测器。人类第一艘环绕水星的探测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信使”号探测器是人类第一艘环绕水星的探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肉眼和天文仪器观测到了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统称为“五星”,并且把它们与太阳、月球一起称为“七曜”。意思是说,它们是天上7颗光耀人间的天体。l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认识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和我们人类的故乡地球,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而月球则是地球的~颗卫星。  相似文献   

17.
<正>"好像一块融化了的巧克力……"这是笔者初次见到这张火星北极冰盖透视图的第一感受。不知道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有同感呢?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与人口激增,地球不堪重负。人类不懈地探究宇宙奥秘,希望能够找到地球之外,另一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火星作为太阳系内类地行星,在天文学家眼中一直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兄弟行星,其自转轴倾角与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对于火星的探索一点点展开。  相似文献   

18.
正未来,人类将在月球上以及围绕地球运转的大型人造卫星上,建立起一座座大型居民点,以便开发月球和宇宙中的宝贵资源。这些大型宇宙居民点上的人数众多,有的甚至要数以千万计。除了人以外,将来还有许多动物,比如狗、猫、鸡,甚至猪,也都要搬到这些大型宇宙居民点上,组成另一个繁华的世界!用什么输送空气?可是,在月球和大型人造卫星上,都没有人和动物最需要的物质——空气。如果用宇宙飞船把空气  相似文献   

19.
沉寂的月面可能是人类研究宇宙最好的地方。月球上没有大气,极少月震,光波和无线电干扰小(尤其是月球的背面),有丰富的原材料,使它成为建立现代天文台理想的场所。月球上的天文台,其仪器的分辨率将比现今地球上的光学仪器高10万倍以上;可以检测来自宇宙深处的甚低频率信号;通过研究重力波及难以捉摸的中性粒子——中微子,将开创天文学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移民去火星     
公元2176年的火星上已居住着人类,这个与地球离的最近的红色星球已成为地球人口饱和后的移居地。64万居民生活工作在火星的各地,开发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人们在一次矿产开发活动中发掘了一个致命的远古文明遗址:长期蛰伏的马尔迪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