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哈萨克斯坦新总统卡瑟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是何许人也?刚刚卸下总统职务的纳扎尔巴耶夫在3月19日的辞职讲话中称赞他"精通英文和中文","长期担任国家领导职务","在哈外交政策形成年代担任外交部长","是个诚实、有责任感和说到就做到的人"。与中国密切相关的职业外交生涯托卡耶夫是职业外交官出身,他成长于苏联时期,毕业于莫斯科国际  相似文献   

2.
“肯尼迪的外交政策的象征”在肯尼迪葬礼后,美国新总统约翰逊曾举行招待会,向从各国前来吊唁的总统、王子、首相和外长表示感谢。在招待会上,紧紧地跟随着约翰逊的是一个胖胖的、秃顶的人,这就是美国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当时他引起了人们的特别注意,因为据说他将继续担任约翰逊政府的国务卿。不出人们所料,腊斯克果然继任国务卿,成为约翰逊政府继续执行“肯尼迪的外交政策的象征”。其实,腊斯克在肯尼迪活着的时候,还不能说是白宫的头等红人。大家都知道,肯尼迪曾经搜罗了一大批以哈佛大学教授邦迪为首的“智囊”,在白宫里面建立了一个“小国务院”。许多外交政策方针都出自这个“小国务院”,而并不由国务院提出。不仅如此,在“古巴危机”时期,肯尼迪还曾对腊斯克有过一些不满。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22日赫脱继杜勒斯担任美国国务卿以后,美国国务院内部人事上也有某些调整。近一个时期,西方国家的通讯社和报刊,甚至一些当权人物,都在纷纷推测和喧嚷,说什么:赫脱不会象杜勒斯那样生硬,而趋向于比较温和的政策。又说赫脱具有更多的谈判者的气质,而不象杜勒斯的一贯耍弄战争边缘政策。他们还预料赫脱将采取比较灵活和现实的外交政策,美国的外交政策会因赫脱的上台而逐渐有所改变。……美国的对华政策是美国整个对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权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人权外交”也成了一个颇为时髦的字眼。什么是“人权外交”?它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一是泛指美国和某些西方国家所奉行的以“人权问题”作为其对外关系基石的一项外交政策;二是特指美国自卡特总统任职以来所推行的将“人权原则”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灵魂”的外交政策。本文主要是讲后者。形成过程“人权外交”这一名词,是美国前副国务卿戴维·D·纽瑟姆在1966年出版的《人权外交》一书中提出来的,作为一项外交政策,则是卡特政府制定  相似文献   

5.
尽管美国不要和平而要战争的行径已经非常明显,但是杜勒斯却恬不知恥地为美国的侵略罪行强辩。二月十六日他在外交政策协会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竭力掩饰美国所奉行的实力政策的侵略性和好战性。杜勒斯把侵略者的美国说成大慈大悲。他颠倒黑白地说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使美国人民能够和平地享受自  相似文献   

6.
外刊要论     
布什时代的欧洲与美国M arta D assù(1998—2001年担任意大利总理的外交政策顾问Roberto M enotti(意大利阿斯彭学院国际项目研究学者)布什的连任为修复美欧关系提供了一个“新机遇”。但2003年因伊拉克问题引发的大西洋危机表明,美欧之间自1989年以来就已存在结构性问题。欧洲不再是世界政治中心,也不再是美国外交政策最优先关注的区域。事实上,美欧关系的一个重要转变在于双方关系的内部基础(即跨大西洋政策的政治因素)发生了变化。美国国内的多种趋势将美国朝远离欧洲的方向推进;而欧洲的情况较为复杂,在如何与美国这个惟一超级大国相…  相似文献   

7.
在美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全世界的罪恶计划中,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反对帝国主义、坚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进行间谍颠复、破坏活动,被提到了国家政策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就宣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所谓“解放政策”,即妄图通过间谍颠复等等卑鄙手段,在社会主义国家解放了的土地上复辟资本主义。1955年12月30日美国政府又在一项特别声明中宣称,所谓“解放”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在没有获得成功前,永远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今年5月艾森豪威尔公开承认,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间谍活动,一直是他“最认真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赵萌 《世界知识》2023,(24):58-59
<正>2023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习近平主席表示,基辛格博士是世界著名战略家,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基辛格1923年出生于德国南部。1938年,他和家人逃离纳粹德国,辗转到美国定居。二战期间,他曾在美军服役,战后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此后他从学术界走向政界。1969年,尼克松总统任命基辛格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至1977年,他先后在尼克松和福特总统任内担任国务卿。  相似文献   

9.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曾先后担任过美国陆军参谋长、总统特使、国务卿和国防部长等军政要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美国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而福雷斯特·C·波格所著《马歇尔传(1945—1959)》,则是美国学术界近年来关于这位历史名人的最重要的政治传记。  相似文献   

10.
追风人物     
<正>2013全球百名思想者,斯诺登引领风骚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日前评选出2013年全球百名思想者,美国国安局前雇员斯诺登高居榜首。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里基·亚历山大位列第二。第三名是《卫报》记者格林沃尔德。《外交政策》称,斯诺登是2013年最令人惊讶的传奇人物,他"揭露政府监控的计划"并勇敢公开自己的身份,斯诺登已成为国际社会公开讨论监控行为时都会想到的面孔。  相似文献   

11.
他的经济学使美国经济走出了“滞胀”,但“双高”赤字又引起人们的争论; 他以对苏强硬著称,但又能根据变化了的外部条件和国内政治需要调整外交政策; 他抓住SDI不放,认为这是关系到美国在下个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升降; 他为美国的保守势力奠定了占优势的权力格局; ……他在美国历史上深深地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夏云文  牛蓓蓓 《科技信息》2010,(17):I0134-I0134,I0086
任何国家在任何的历史时期,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19世纪的美国也不例外。推动和发展对外贸易,谋求有利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发展经济,谋取商业利益进而保障国家安全和实力是19世纪美国外交的动力。本文力图从19世纪初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外交政策的实施背景进行分析探究来证明此理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当代新兴大国、“金砖国家”主要代表的中国和印度在诸多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为何作为目前全球上最强盛的国家——美国会对这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外交政策呢?可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意识形态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诚然,这是一个因素,但是不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呢?笔者将以下几个方面试述美国对新兴国家中国和印度外交政策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帕森斯     
今年3月3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逊由于“身体不好”,提出辞职。现在,他的职位已由詹姆斯·格·帕森斯继任。帕森斯是一个以反动、顽固而又狡滑著称的老油子,在国务院里已经混了二十六年,他自以为对远东情况颇为熟悉。他竭力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多年来一贯发展而成的,并且吹嘘美国外交政策是美国国会、行政部门、外交当局、人民舆论所“一致坚决支持的”。他郑重其事地声明,他将同罗伯逊一样“继续执行”美国对华的“传统政策”。帕森斯一贯敌视我国解放台湾的正义斗争,扬言要采取“坚定的态度”阻挠我国解放台湾。他诬蔑我国的人民公社是用来“监视”人民的,把我国广大群众冲天的干劲和  相似文献   

15.
特文宁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議主席雷德福海軍上将到今年8月就要卸任,艾森豪威尔已于3月26日宣布将由现任空军参謀长納山·特文宁上将接替雷德福的职务。特文宁1897年生于威斯康星州的孟罗城。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银行老板。他的祖先是在十七世紀前半期从英国移居到美国来的。他是一个职業軍人,自1918年畢業于西点軍官学校后,曾有一短时期在步兵中担任少尉。1923年才开始学空軍。他一生中有很长时期是在太平洋区域活动的。1942年8月,他担任南太平洋地区美国陆軍(地面部队与空軍部队)参謀长,大約六个月后就被任命为第十三航空队司令,在所罗門群岛作战。1944年他被調往欧洲担任地中海战略空軍司  相似文献   

16.
职业政治家,走中间路线的自由党的稳键派领导人胡利奥·塞萨尔·图尔瓦伊·阿亚拉,在全国选举中,以微弱多数击败保守党对手以后,于1978年8月7日,继任阿方索·洛佩斯·米切尔森正式就职为四年一期的哥伦比亚总统。图瓦尔伊担任过哥伦比亚外交部长,联合国代表,副总统,驻联合王国和美国大使,是拉美一体化的支持者。哥伦比亚是拉美剩下的几个少数民主国家之一,近几年来,受到政治暴力、通货膨胀、失业和违法的国际毒品贸易的危害。虽然如此,但图尔瓦伊对他的国家的政治前景表示乐观。他在就职演说时宣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重要的标识和信号,表明德国已经重新步入国际政治强国行列、成为一个世界政治大国。然而,这一地位确立所付出的代价是德美关系陷入了自二战以后最为深重的危机,现有欧美关系以及欧洲国家内部之间相互关系的格局也受到一定冲击。德美争执聚焦在美国对伊动武问题上,涉及的却是世界新秩序塑造的根本原则问题。在这方面,德国奉行的是一种具有“文明国家”内核的、现实主义的“贸易国家”外交政策,同美国布什政府目前实施的现实主义的“权力国家”外交政策是针锋相对的。传统意义上的“权力国家”外交政策在二战以后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战争的错误     
正总被外界看作"不靠谱"的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特朗普,4月27日终于在华盛顿首次就他的外交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演讲中,特朗普对七年多来的美国外交进行了"全盘否定",称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是一场"灾难"。他将攻击重点指向了伊拉克和利比亚战争,声称"我们屡屡犯错,从伊拉克、埃及、利比亚再到叙利亚问题","我们在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的行为助长了‘伊斯兰国’"。这次演讲前,前总统小布什最信任的中东问题顾问哈  相似文献   

19.
华萊士氏九月十二日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一篇演說,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全世界。這位曾經担任過羅斯福總統時代的農業部長和副總統,現在担任着杜鲁門政府中商業部长的人物,對於我們許多人,不能是生疏的。把當前時代稱为‘人民的世紀’(Century of the Common Men)的,是他;一九四四年在我們抗戰最艱苦的階段,到過重庆的,也就是他。他是羅斯福總統的‘新政派’的中堅人物,又是目前杜鲁門總統內閣中唯一留下的‘新政’人物。今年夏天,華萊士氏出版了他的‘蘇聯亞洲纪行’(Soviet Asia Mission),就是記他一九四四年東來訪问蘇聯遠东與中国之行的。華氏所主張促進美蘇中国邦交的理想,完全表現在這一本书中。为了增进国人对于华萊士氏的了解,我們决定立刻把這本书譯载出來。、为了使讀者早睹为快,本书將分为两部份,同時译出發表:前中部在‘世界知識’連载,由金仲華譯,後半部在’聯合晚報’連载,由賓符译。將來再合出單行本,作為‘世界知識叢书’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富布赖特     
今年3月25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詹姆斯·威廉·富布赖特在参议院发表了一篇题为《旧的神话和新的现实》的演说,引起了美国统治集团的纷纷议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大辩论”的中心。在这篇演说中,富有赖特“批评”美国目前的外交政策,在很多重要问题上是以“神话”而不是以“现实”为依据的。他要求美国政府摆脱“旧的神话”,考虑一些“不可想像的想法”,那就是,改变“僵硬”态度而采取“灵活”政策。随着美国总统选举日期的逼近,共和党对民主党的对外政策的攻击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