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四年前的旧帐今又翻出,令人不禁回忆起1986年美国对的黎波里的那次报复性大轰炸。去年11月中旬以来,以美国为首,美、英、法三国围绕两起发生在三、四年前的“飞机事件”对利比亚展开猛烈攻势。这是海湾战争结束以后美国等西方主要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又一次联合行动。本已是多事之秋的中东地区再起波澜。  相似文献   

2.
<正>4月4日,利比亚军阀哈利法·哈夫塔尔麾下武装"国民军"对首都的黎波里发动进攻,名为要清除"恐怖分子",实为要推翻民族团结政府、武力统一全国。这既是利比亚东西阵营冲突的再升级,又是对联合国威信的重大打击——民族团结政府是联合国"认证"的利比亚唯一合法政府。就在"国民军"动武前几小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刚刚抵达的黎波里,准备劝说利比亚国内各方参加  相似文献   

3.
英利条约     
利比亚政府在今年11月26日的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宣布,要同英国进行关于修改英一利条约的谈判。为期20年的英利“友好同盟条约”是在1953年7月29日缔结的。根据这个条约,英国取得了在利比亚建立基地、驻扎军队(英国在利比亚保持着一个装甲师)和派遣“专家”的特权;同时,英国还借助于五百万英镑(每年付一百万英镑)的财政援助和每年另付二百七十五万英镑的对利比亚预算的津贴,控制利比亚的经济。这项条约的缔结,是由于在面临美国的排挤下的英国,要保持它在利比亚的既得利益。1952年利比亚宣布独立时,国内已有美、英、法的许多空军基地。英国除了控制了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10,(11):12-12
5月12日,一架从南非约翰内斯堡飞至利比亚的黎波里机场的利比亚泛非航空公司客机,在的黎波里机场附近坠毁,机上共有93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仅有一名荷兰籍男孩幸存。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证实,失事客机上没有中国公民。  相似文献   

5.
进入11月,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天气已渐渐寒冷,然而,这里的政治气候却一点也没有冷却下来的迹象. 11月4日,激烈的枪声几乎在的黎波里上空回荡了一整天,两个民兵组织在位于市中心的利比亚最高安全委员会总部大楼交火,一度动用了迫击炮等重型武器.最高安全委员会总部大楼和附近一家医院在交火中严重受损,另外还有多人伤亡.中东媒体认为,这场激战是利比亚眼下乱局的一则缩影.  相似文献   

6.
惠勒斯基地,是美国在利比亚最大的空军基地,位于的黎波里以东,除此之外,美国还在利比亚占有别的机场,如去年就在利比亚靠近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边境的乌蒂亚新建成了一个军用机场。由于利比亚在地中海的战略地位,早在利比亚独立后不久,美国就于1954年9月强使利比亚同美国签订了为期十七年的协定,占用惠勒斯基地。美帝国主义把该基地建成为美国在非洲最大的空军基地,耗资一亿美元,驻扎军事人员一万四千人。美国合众国际社在谈到该基地时说:“利比亚有极好的气候条件,人口密度低,是个理想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利比亚无可奈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调重弹”素来不睦的美国和利比亚两国关系再度绷紧。4月初,美国国防部长佩里访问埃及时透露,利比亚正在首都的黎波里东南约65公里的泰尔胡奈山区大兴土木,建造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产神经毒气的化学武器地下工厂。佩里出示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拍摄的有关照片,称那些化学武器会对美国及中东地区构成威胁。他表示,美国不排除以军事行动阻止利比亚实施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1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庆祝利比亚革命十一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同叙利亚合并的倡议。几小时之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即表示响应。8日,阿萨德到利比亚商讨合并计划。10日,双方发表了《的黎波里宣言》,表示两国将合并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完全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将成为“阿拉伯革命运动的根据地”,并宣称要以两国的合并为“全阿拉伯统一的核心”,号召其他阿拉伯国家加入它们的行列。利比亚全称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位于北非;叙利亚全称为“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位于西亚。两国并无陆上边界,中间隔着埃及和以色列,相距1,100公里。那末,两国为什么要合并呢?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11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一次群众集会上,公开号召埃及军民推翻萨达特政权。16日,埃及政府指责卡扎菲的讲话“直接威胁埃及的和平与安全”,宣布同利比亚接壤的西部地区处于戒严状态。17日,利比亚发表声明,称埃及的宣布等于是向利比亚“单方面宣战”,利比亚将“保留自卫的权利”。在利比亚的紧急要求下,阿拉伯拒绝阵线国家(包括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南也门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的外交部长于6月22日在的黎波里举行紧急会议。会后发表的公报称,“对利比亚民众国的任何侵略就是对该阵线所有成员国的侵略”。迄今,埃及同利比亚各自在边境地区部署重兵,呈剑拔  相似文献   

10.
殷罡  吴晓芳 《世界知识》2011,(19):42-44
8月下旬,利比亚反对派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被迫出逃。9月1日,法国与英国在巴黎主持国际会议商讨利比亚战后重建问题。9月16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同意“全国过渡委员会”(以下称“过渡委”)作为利比亚住联合国的合法代表。两天后,“过渡委”不得不宣布,因未能就组建新政府达成最终的一致,组建临时政府的计划被迫推迟。  相似文献   

11.
4月5日清晨,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机场,两名10年前涉嫌洛克比飞机爆炸案的利比亚人被移交给联合国官员监管。二人将在联合国法律顾问陪同下赴设在荷兰乌特勒克省的扎斯特空军基地的一个特殊法庭受审。1988年,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在苏格兰小城洛克比上空爆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知识》2011,(19):8-8
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法国总统萨科齐9月15日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成为“全国过渡委员会”武力夺取政权以来首批到访的外国首脑。  相似文献   

13.
非统组织第十九届首脑会议在全世界的期待和担忧中,在比预定时间推迟两天的紧张气氛中,终于于6月8日至1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胜利召开。出乎悲观者的预料,它是非统组织有史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首脑会议,除利比亚外,其余49个成员国全部与会,盛况空前。非统组织历来被视为非洲团结的象征。它是六十年代在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中应运而生的世界最大的洲际组织。自1963年成立以来,它每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例会。但是原定去年8月5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举行的第十九届首脑会议由于摩洛哥等十九国坚决反对接纳“西撒国”而流产;11月初又因利比亚等国反对哈布雷政府代表乍得出席会议而使为成功召开这次  相似文献   

14.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一向热衷于同阿拉伯、非洲国家搞联盟。统一阿拉伯世界原是埃及已故总统纳赛尔的想法。纳赛尔曾设想以两三个主要阿拉伯国家为核心,逐步实现阿拉伯统一。卡扎菲崇拜纳赛尔,自称是纳赛尔这一思想的继承人。自他1969年9月当政以来,利比亚先后七次同阿拉伯、非洲国家搞联盟,但是这些联盟均未成为现实。一、1969年12月27日:利比亚同苏丹和埃及签订《的黎波里宪章》,三国拟建立一个“松散的联邦”。1970年11月27日,叙利亚在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底,阿尔及利亚革命全国委员会在利比亚的黎波里会议上任命本·优素福·本·赫达为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总理。本·赫达年仅四十一岁,但是他参加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斗争历史却长达二十六年。他于1920年生于贝罗及亚。当他十四岁念中学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博览》2011,(18):28-29
自利比亚反政府军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后,卡扎菲家族从前神秘的奢华生活也被揭开了面纱:海边别墅群、数不清的各娄名酒、水上摩托车、按摩浴缸等。反对派士兵们占领了位于的黎波里市郊的一座规横庞大的别墅后,发现卡扎菲第四个儿子穆培西姆仅仅是把这座位别墅当成周末度假的单身公寓。  相似文献   

17.
短讯集锦     
古库尼前途未卜利比亚和乍得去年底在提贝斯提高地发生大规模冲突以来,非统组织和一些非洲国家正在积极调解。非统组织第43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一项呼吁解决乍得问题的折衷声明。许多非洲国家认为利比亚应该从乍得撤军。乍得的战事一直未能平息。曾与哈布雷政府对立的古库尼在与利比亚反目后,一直被软禁在的黎波里。据阿尔及利亚有关人士透露,2月初古库尼在利比亚20名便衣的“护卫”下来到阿尔及尔,他的眷属仍被留在利比亚。他住在离阿尔及尔20公里的海滨风景区“莫里蒂”别墅,与外界隔绝。他  相似文献   

18.
<正>利比亚国民议会5月20日在首都的黎波里举行会议。这是在5月18日遭津坦民兵武装攻击、利比亚军方将领费尔纳纳宣布将其"解散"后,国民议会首次召开会议。会议在马哈里酒店进行。酒店门口戒备森严,停放了多辆架有机枪的武装皮卡,还有数十名持枪民兵在巡逻。会议期间,有袭击者在酒店附近发射了一枚火箭弹,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利国民议会发言人奥马尔·哈密达透露,在民兵武  相似文献   

19.
利比亚     
沿阿联海岸西行,穿过它的西部边界,就进入了利比亚国境。利比亚面积一百七十五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二十万,平均每平方公里还不到一个人。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的黎波里市周圍二百公里的范圍內,四分之一分布在昔兰尼加沿海一带,其余则分布在沙漠的綠洲中。阿拉伯人是人口中最主要的部分,約一百万左右,另有的七万柏伯尔人。定居在利比亚的意大利  相似文献   

20.
今年九月一日,利比亚举行“九·一革命”十周年庆祝活动。那天,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张灯结彩,通衢大街上搭起几十座牌楼,悬挂卡扎菲的画像和语录;在“九·一革命”的发祥地班加西举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检阅,飞机、坦克、野战炮、火箭炮隆隆而过,仪式长达四个半小时,一派沸沸扬扬的景象。参加庆祝活动的来宾,都分得一枚证章。证章的图案是以利比亚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中央是卡扎菲所著的三卷《绿皮书》。外国报刊评论说,这次庆祝活动花费近一亿美元,它既是财富和武力的炫耀,又是狂热推行其“第三理论”的“壮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