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正今年4月1日,日本政府参照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NEC)机制,在负责综合协调外交与安保政策的国家安全保障局(NSS)框架下新设"经济组",对各省厅的相关经济事务实施一元化管理,以此强化"首相官邸主导"模式,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战略性地制定产业政策。此事的背景是,中美在贸易和高科技领域的激烈博弈使日本认识到,经济和技术课题往往与外交和安保领域密切交织,为确保国家安全,必须统一且迅速地拟定经济对策。安倍内阁试图通过制定更具主动性的经济安保战略,加速推动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2.
正"战略力量"一词原用于国家安全和军事领域,是指关系到国家安危和军事成败的决定性力量。随着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国家安全与发展和国际竞争起决定性作用的科技力量统称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及国际竞争形势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动态地演进、调整和扩充。  相似文献   

3.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支撑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责任担当。通过认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视角,提出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从安全、发展、开放3个层面,提出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路径:强化建制化、体系化支撑保障,夯实新发展格局安全基础;增强原创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双循环体系的动能与效能;面向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提升新发展格局的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2013年9月21—22日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为背景,在深入探讨反思会议上争论的主要政治地理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概括出目前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4个政治地理热点问题:(1)从"综合国家竞争力"到"国家地理竞争力";(2)从世界经济"一体化"到"奥林匹克地缘政治经济运动会";(3)从中国古代"三国之争"方略到世界现代"三个大国博弈"的战略;(4)从国外的地缘战略论到重新发现毛泽东的地缘战略思想.以毛泽东地缘战略思想为指导,构建了当代中国国家安全总体战略和具体战略,认为构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必须有新政治地理观念、思维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吕杨 《世界知识》2010,(12):38-39
奥巴马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与变化是内外形势使然,是奥巴马外交"新政"的落实与体现,反映美国在相对衰落的背景下维护全球利益与国家安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2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维持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力的行政命令》(以下简称"AI行政令")。次日,美国国防部网站公布《2018年国防部人工智能战略摘要:利用人工智能促进国家安全和繁荣》(以简称"AI国防战略")。美国在如此之短时间内接连抛出两大人工智能战略文件,标志着政府与军方双管齐下,把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并以最快速度明确了重点布局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面向21世纪、旨在维护和加强其世界领导地位的全球战略部署中,北约东扩和加强美日军事联盟是关键性的两招儿。此外,还值得注意的就是美国制定和推行的新中亚战略。新中亚战略出台今年3月27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伯杰发表的关于美国对外战略的讲话里,把土耳其以及中  相似文献   

8.
冯梁 《世界知识》2014,(8):52-53
<正>2013年12月28日,国家智库"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海洋安全研究中心"在南京联合召开题为"我国海洋安全:问题与对策"研讨会。国家涉海部门、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海洋安全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参加讨论。本刊特摘其部分内容(作者补充了最新情况)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9.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于我国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更好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研究针对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不足、创新平台建设不足、缺乏战略性科技人才的系统培育与引进体系等方面问题,提出明确定位、持续支持、更好发挥高校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引领地位等对策,为加...  相似文献   

10.
清代疆域     
清朝疆域幅员广阔,其疆域的奠定源自于清前期几代皇帝的开拓。到晚清之际,由于列强的入侵,至使大片领土丧失。由此,清政府正式开始与周边国家勘定疆界。从疆域的拓展,到疆界的划定,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清朝社会的变化,也为今天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关系理论视角出发,对2006年末安倍晋三访华以来中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在理解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要义的基础上,主要根据国家战略反映国际身份认同、国际身份认同影响国家利益认识、国家利益认识又作用于国际关系的逻辑,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两方面来分析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周边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周边环境安全与否将直接关系中国的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和漫长的边界线,领土领海直接接壤的邻国达到20个,列入"大周边"的国家多达64个。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历次局部战争或边境自卫反击战均与周边邻国有关,涵盖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对外战略发生重大转变,对于时代特征的评估,由"革命与战争"为主题转向"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对于既成国际体系的态度,由负面认同转为正面认同,并融入其中,成为执行者、维护者、革新者、守卫者。  相似文献   

13.
清代疆域     
清朝疆域幅员广阔,其疆域的奠定源自于清前期几代皇帝的开拓.到晚清之际,由于列强的入侵,至使大片领土丧失.由此,清政府正式开始与周边国家勘定疆界.从疆域的拓展,到疆界的划定.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清朝社会的变化,也为今天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更好地研讨和解决变化环境下中国面临的水安全问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河海大学联合,拟定于2017年10月18—20日在南京举办第二届"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此次论坛将以"变化环境下的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征文,针对我国水安全战略需求以及国际水科学前沿问题开展深入研讨,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4日,美国白宫正式公布了特朗普政府的第一份国家反恐战略报告。这是时隔七年之后美国政府公布的最新反恐战略,也是9.11事件以来白宫发布的第四份反恐战略报告。报告称,新战略意味着"美国在打击和预防恐怖主义上的一个转变",特朗普也在序言中表示"该战略确立了新的反恐路径"。那么,这一战略到底"新"在何处?与以往相比,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我们党着眼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是赢得国家战略优势和有效应对复杂安全威胁的必要举措。从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全局视角界定了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基本内涵,分析了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建设和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主要内容,依据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建设和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内在关系、建设内容和一体化水平评价要求等,构建了评价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指标体系。采用AHP-EWM组合权重的TOPSIS法,对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进行评价。为了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议制定统筹兼顾发展与安全全局的国家一体化战略,作为国家最高层次战略;着力系统整合和健全完善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及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体系;以国家一体化战略统领和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坚持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统筹部署和协同推进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实现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韩国"欧亚计划"战略的对接,已经成为中韩两国全面提升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紧迫目标。推动韩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战略支点国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可以使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成熟。中韩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取向,决定两国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以及朝核问题等各个领域实现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时发表的《中韩联合声  相似文献   

18.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倡导和平统一,毛泽东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新中国面临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台湾问题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既是关系主权完整的根本问题,又不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辩证认识国家安全战略与解决台湾问题二者关系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推动着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为祖国统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5月9~10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创办的"2009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策略与绩效评估"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德国、英国、中国等10个国家的300多名知识产权专家学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国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后 ,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战略进行了调整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含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内容的反恐新战略。这一策略对中国国家安全既有正面的影响 ,也隐含着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