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美国太空战略与中美太空博弈作者:夏立平定价:38.00元书号:9787501250257随着人类活动空间更多地扩展到太空,太空这一"高边疆"正在成为各大国争相探索和利用的新高地,太空权成为各大国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继陆权论、海权论、空权论之后,太空权论正在战略和军事领域崭露头角和发挥作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评估及政策选择(2010-2020)作者:董漫远苏晓晖定价:46.00元书号:9787501250363美国不是中国周边国家,却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产生深刻影响。近年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内容包括加大在亚太地区军事投人并强化与地区盟友的关系,其中不乏牵制中国的意味。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在美国带动下,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北约等国家和军事联盟相继发布了多个太空战略和政策,明确了其未来一段时期在太空领域的发展愿景、战略意图、重点领域和重大举措。这些战略政策预示了新的太空战略定位、新的太空装备和技术发展应用态势,以及新的国际太空治理竞争格局的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是人类利用航天器和太空探测仪器研究、开发近地空间和宇宙的科学实践活动。自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首次遨游太空,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踏上月球以来,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4.
忻华 《世界知识》2016,(5):59-60
正欧盟太空政策的总体目标欧盟对太空的探索与开发虽略晚于美国,但技术水平较高,政策体系完整,因而欧盟是全球太空竞争中不可被忽视的重要行为体。欧盟太空政策的总体目标有四点:一、确保欧洲能够独立掌控最尖端的太空技术,形成独立利用太空的能力。尽管美国在太空技术研发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且欧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美国保护自身的战略安全,但在太空领域,欧盟仍然意志坚定地追求获得不受美国制约的独立  相似文献   

5.
正从控制太空到领导太空太空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太空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利益发挥着不可替代、并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太空系统已成为美国战略资产,太空资产安全也成为美国首要国家安全利益。在此背景下,美国一些智库和政府高官相继提出国家太空威慑战略。美国官方尚未明确公布国家太空威慑战略,但是种种活动迹象和公布  相似文献   

6.
由于担忧失去在太空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2011年2月初,美国发布了国家安全太空战略报告(NSSS)认为有必要制定使用太空的国际规则,并努力提高美国太空产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科学追踪     
概述:今年5月世界科技领域最活跃的仍然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美英研究机构宣布绘出小鼠基因组图谱,美国两科研小组分别为克隆动物效率过低和克隆动物易夭折提出新解释。在世界信息技术领域,美国 IBM 公司宣布开发出了迄今性能最优异的碳纳米晶体管,此外美国一家三口在体内植入计算机芯片。今年5月的世界航天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二位太空旅客完成了10天的太空旅行,世界纳米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科学家发现单层碳纳米管可在光照下自燃,科学家合成带单电子的稳定分子,科学家在纳米层次上实现光能和机械能转换。今年5月是中国的“科技月”,在全国科技活动周中,围绕“科技创造未来”这一主题,举办了300多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受到俄乌冲突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严厉的制裁,这种制裁蔓延到了外太空,俄方也出台了反制措施。由于一直以来太空都可谓是美欧与俄恶劣关系的“特区”,双方在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研制与商业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美国及俄罗斯在抢占太空制高点方面竞争之势,美国拥有庞大的太空资源,但仍在太空搞研发并部署进攻性武器,迫使俄罗斯加紧研发太空反击武器.同时介绍了部分空间领域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年初以来,围绕中国在南沙岛礁开展的填海造陆活动,美国等国大肆炒作。目前,美国的关注点正逐渐转向岛礁建设完成后的用途问题,认为中国在岛礁上部署武器装备将导致南海问题的"军事化",菲律宾、日本等国也随声附和。南海军事化、南海问题的军事化"军事化"并非新概念,在不少领域也有运用,如太空军事化、外层  相似文献   

11.
太空战     
正近日,美国公布太空军军旗,将太空认定为"作战领域"。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下,全球掀起太空军事化浪潮,日本、英国等国均表示要发展太空军事实力,北约也于2019年7月通过北约新太空政策,构建太空防御体系。可以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进攻性武器在地球上空日夜运行,太空或将逐步演变为大国角力的新战场。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是太空武器?中国的定义简明扼要:布置在太空轨道上的对地攻击或者对任何地方攻击的武器就是太空武器。太空武器化和太空军事化还是有区别的。太空武器化的范畴应该小于太空军事化。例如,利用卫星开展的观测、情报、通讯、指挥等活动,不属于太空武器化范畴,但属于太空军事化范畴。那么什么是太空武器化呢?举例来说,布置反卫星武  相似文献   

13.
23年前,当美国人尼·阿姆斯特朗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踏上月球时,一些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便开始设计宇宙工厂的蓝图了。去年,美国宣称将于1996年建成永久性太空站。看来,在太空建厂已为期不远了。美国航空航天局早在5年前就宣布,美国已有几家企业申请在太空建厂。一家公司的负责人说,一俟美国永久性太空站正式启用,该公司将发射一整套太空工厂的组件。工厂装配完后将有数个70平  相似文献   

14.
《创新科技》2012,(1):30
<正>据人民网报道,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12月13日宣布,他将在美国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成立一家商业太空发射公司,研发世界上最大的航天飞机。艾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种巨型航天飞机重达54万千克,机翼展宽达117米,大于一个足球场的长度,由6个大型喷气式飞机引擎推动。通过飞机  相似文献   

15.
美国研制出太空船1号美国一家公司研制的太空船1号,做了亚轨道飞行(飞船进入太空边缘,在距地面约100公里处)。英国布兰森买下太空船1号技术,计划制造第一艘能够运载1名驾驶员和两名乘客的飞船,并于2007年提供商业服务,开辟世界上首条亚轨道飞行航线,把航天爱好者送上太空旅游。(图为悬挂在运载飞机下方的太空飞船1号。)(金玲/荐)  相似文献   

16.
一幅6层楼高(18.5米)、24米宽的银幕上,正在放映巨幕电影《梦是真的》.这是一部反映美国宇航活动的实况电影,在影片中,观众看到了美国航天飞机"发现者号"发射升空、太空运行、在太空施放和回收卫星、着陆,宇航员身着太空服在飞船外活动的实况,看到了从太空拍摄的地球上各种景观,看到了宇航员的选拔、模拟训练、在飞船中失重状态下的活动:进食、操纵飞船、做试验、锻炼、睡眠等等.由于银幕巨大,又是立体声响,观众如临其境,同休斯敦宇航中心控制室的科学家、同飞船上的宇航员们一样紧张、兴奋,甚至当宇航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美国开始在航天领域进行改革,希望借助私营企业将其航天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近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就如同刚刚到来的虎年一样虎气冲天。从无人飞船到载人航天再到如今的太空出仓,中国向世界证明自己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太空技术领域获得长足的进步。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第一大国美国当然也不会例外。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1998,(4)
自从苏联发射的"月球9号"宇航器在月球上软着落成功之后,掀起了一些国家开发月球,拟筹建太空城市、空间站、太空旅馆和开展太空旅游度假等的热潮。现有2.5万会员的美国国家宇宙学会于1990年举办了"宇宙住宅设计比赛"。美国国家的航空航天局正在主持一项计划;拟到2012年为太空度假者建造一座空间站。目前另一座地球外"人类村"即国际空间站,正准备实施筹建,按原计划从1997年11月开始建设,到2002年6月完成,其轨道高度为400公里,长约112米,宽约75米,总重量达300吨,建成后的空间站内共有6个实验舱:俄罗斯3个,美、欧、日各1个,同时俄和美还拥有住宿舱;目前买一张进入太空的票需500万美元。其他各国正在设计中的太空旅馆还有供客人散步的场所、球类运动场地和进行淋浴的设施等。  相似文献   

19.
<正>人类正在进入太空时代。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太空技术迅猛发展,方兴未艾。太空与人类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和利用造福于人类,发展出使千百万人每天都受惠的各种与太空技术有关的产品。另一方面,超级大国把太空视为新的军事竞争制高点、加强对太空的军事利用和发展太空武器,这可能给世界带来灾难。美国太空战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服从和服务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它包括国家太空政策  相似文献   

20.
科学追踪     
概述: 今年8月世界科技领域比较活跃的是航天和生物技术领域。在航天领域,首次“太空婚礼”顺利举行。此外,各种新计划纷纷出台,比如印度计划于2008年向月球发射第一艘太空飞船,日本确定宇宙开发中期计划。在生物技术领域,世界第一匹克隆马在意大利诞生,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合成了与DNA分子结构相近的苏糖核酸分子,一些专家认为它可能是第三种遗传分子。在信息技术领域,引人注目的是一种名为“冲击波”的电脑蠕虫病毒自美国时间8月11日下午在因特网上开始传播以来,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