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近些年来,美国在南海的战略投入很大。一般认为这是出于抗衡中国的需要。因而,美国支持部分地区国家搅浑南海问题,把地区安全纷争保持在合适的烈度上,既给中国添堵,又给美国"回归亚洲"开路,这样的战略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美国过去几年在南海的战术符合正常的逻辑。然而,最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作为则超出了正常逻辑的范畴。随着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积极维权,美国的反应日  相似文献   

2.
<正>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南海局势而言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放签署40周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签署2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南海问题在国际舆论场中的热度有所下降,海上安全形势相对往年较为平静,但这并不表明南海就是风平浪静的,更不意味着从此可以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析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改其过去所持的中立立场,开始积极介入南海问题,以从政治、军事上遏制中国,并掠夺南海的石油资源,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无疑会增加争端解决的难度,使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趋于恶并改变亚太地区原有的战略均势。  相似文献   

4.
冷战期间日本承认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冷战后日本追随美国开始介入南海争端。新世纪,为维护其海上“生命线”安全的需要,保障其经济利益,争夺地区主导权并在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和东海划界问题上牵制中国,日本开始介入南海争端,其战略措施有:舆论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强与亚太国家的合作并进一步巩固日美同盟,包括拉拢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日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战略关系;从军事战略上谋划介入南海地区。日本介入南海争端意图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增加问题解决的难度,阻遏中国走向海洋的步伐,严重地威胁中国领海主权的完整。在解决南海争端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日本因素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郭渊 《世界知识》2014,(11):62-64
<正>20世纪70年代,南海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美苏在南海地区展开激烈争夺。伴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对南海问题采取"中立"态度,而苏联此时则支持越南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借以扩大自己在印度支那的势力范围,开始干涉中国捍卫南海主权的行动。在此背景下,菲律宾、南越当局、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强占南海岛礁、瓜分海域、掠夺资源,南海问题凸显。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维护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最大限度地捍卫中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6.
拨开迷雾看南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淮 《世界知识》2010,(16):24-26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等个别域外国家不时对"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表示"关注",声称南海问题"是地区安全问题"。越南等个别南海周边国家则公开表示欢迎这些"关注",多方推动南海问题"地区化"、"国际化"。这些域外、域内国家在一唱一和。事实何在?用意何在?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知识》:当前,海上安全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在您们看来,这种关注有哪些具体成分?朱锋:亚太海上安全局势依然处在不平静时期。不仅南海、东海的军事紧张态势未能降低,围绕着南海岛礁建设引发的"军事化"争议仍在升温。在中国和东盟共同努力下,南海主权争议是在趋缓,但从南海、东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指出,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已经明确,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持。中方的这一倡议得到有关各方高度关注与认可。"双轨思路"的提出标志着中方处理南海争议的手法因应南海形势新特点发生了务实调整,从完全拒绝在任何多边场合讨论南海问题转向承认  相似文献   

9.
郭渊 《世界知识》2014,(12):62-65
<正>20世纪80年代,南海开始进入多事之秋。美日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屡次侵扰南海诸岛,制造事端,南海地区再次凸显"边缘地带"特性,南海地缘形势向复杂化方向发展。东南亚某些国家在区域外大国的支持下,继续强占南海岛礁,进行主权造势,中国南海主权受到严重挑战。美国、苏联和日本的立场此阶段南海问题的复杂化与区域外大国的作为有着直接关系。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美国不愿意看到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但基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知识》:中国与东盟国家围绕制订"南海行为准则"(COC)进行的谈判是否进展顺利?应如何推进这一谈判,才能使之切实起到促进南海和平稳定的作用?胡波:围绕"南海行为准则"谈判,现在有三个焦点:第一,中国和东盟国家都面临着压力,需要谈判不断取得进展,否则各方的耐心就会销蚀。目前总的趋势还是不错的,大体进展顺利。第二,时间表和约束力问题备受关注,这涉及具体条款,而目前才刚刚谈及具体条款,就要笼统地谈是  相似文献   

11.
言论     
正"后南海仲裁时代"中国育为敢为距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南海问题走向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事态的发展证明,这一"裁决"不仅无助于争端的解决,反而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一直坚持通过双边对话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从未关闭同菲方对话协商的大门。但中方也重审,不会承认和接受任何基于裁决的主张和行动。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知识》:既然已经具体谈到南海问题,那么该如何判断形势的最新发展?是继续趋好,还是有重返动荡的危险?朱锋:总体是趋稳趋好的。但今年以来,中美在南海的军事博弈令人不安地在进一步上升。究其原因,一是美国的"航行自由"行动变得越来越具有挑衅性和威胁性;二是美国针对我国南海岛礁建设的军事行动准备在提速,军事施压已成为美国南海政策  相似文献   

13.
正南海问题是东亚海上安全严峻挑战近年来,南海问题不断升温,不仅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困扰,也是东盟发展中的隐患。中国—东盟海洋安全面临的问题复杂,既有传统安全问题,也有非传统安全问题;涉及对象既有南海地区内的利益相关方,也有域外大国。在传统安全范畴里,由南海岛礁引发的领土主权争端,随着南海地缘战略价值不断被挖掘以及丰富的资源不断被开发,不再是偶尔升温的个案,已经逐步演变为结构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年初以来,围绕中国在南沙岛礁开展的填海造陆活动,美国等国大肆炒作。目前,美国的关注点正逐渐转向岛礁建设完成后的用途问题,认为中国在岛礁上部署武器装备将导致南海问题的"军事化",菲律宾、日本等国也随声附和。南海军事化、南海问题的军事化"军事化"并非新概念,在不少领域也有运用,如太空军事化、外层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执政以来,南海问题在其对外政策中的分量并不重,始终不在核心议程之列,远不能和经贸、朝核等问题相比。美国内部的批评者认为,特朗普政府对南海问题的处理明显"失焦",和奥巴马政府一样没有系统化的南海政策,对该问题的关注和应对明显不足,使得中国在南海不断得分。但在所谓"大国竞争"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国防部和军方却在以实际行动持续加大对南海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新年伊始,美国海军就向南海派出了"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既耀武扬威,又展开"海军外交",一路停靠菲律宾、越南等国。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美国航母停靠越南岘港是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43年之后美国军舰首度造访越南。在中国与东盟同意启动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南海局势趋稳的背景下,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再度在南海兴风作浪,究竟是为什么?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战略有什么样的内涵?为什么南海局势  相似文献   

17.
胡波 《世界知识》2021,(1):74-74
在本次美国大选中,南海问题并非辩论的焦点议题,拜登及其团队也鲜有就该议题发表看法。然而,南海议题对于拜登及其身边的人并不陌生。奥巴马政府八年是美国冷战后南海政策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作为奥巴马政府时期的副总统,拜登曾多次在南海问题上表态。2015年5月22日,拜登在海军军官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时渲染中国南海威胁,要求“军队需要做好准备,在座的毕业生责无旁贷”;2016年7月,在美日韩三边会议上的讲话中,拜登也曾提及“中国南海扩张”,呼吁中国遵守仲裁裁决。  相似文献   

18.
薛力 《世界知识》2014,(10):23-25
中国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动机何在?“海丝”对中国、亚洲与世界意味着什么?这是过去半年里海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可能是新一届中国政府对外战略的组成部分,或许会成为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9.
南海,因其具有的诸多科学特性,是当前国际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区域。南海有多大年纪了?沧海桑田的构造变化,对南海有着什么样的影响?2014年1~3月,IODP349航次在南海各点位钻探,船上的科学家们将一根根钻管连接起来,再打入4000米水深的南海海底。他们期待着,由此获得的岩心,能够给上述问题提供最新和最确切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正8月16日,中国与东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十三次高官会在中国内蒙古满洲里市举行。会议通过了两份重要文件,即"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此次会议是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7月12日出炉后中国与东盟的一次重要互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观察双方在南海问题上未来关系趋向的一个风向标。近年来,围绕着南海问题及南海仲裁案,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