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乡 《世界知识》2013,(16):32-33
近日,由军方罢免民选总统穆尔西引发的埃及动荡局势持续发酵,穆尔西支持者、反对者及警方之间的冲突接连造成伤亡事件。埃及军方不断加大打击穆兄会和穆尔西的力度,穆兄会则号召追随者继续举行示威游行活动。国际社会普遍担心这个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多的  相似文献   

2.
正强力控局,维护了国家总体稳定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与利比亚、也门和叙利亚等国一样,埃及也陷入了严重动荡。2012年具有穆斯林兄弟会背景的"埃及首位民选总统"穆尔西上台后,埃及政治极化进一步加剧,短短一年内爆发了9000余次抗议活动。2013年7月,在民众"久乱思稳"的形势下,时任国防部长塞西凭借军方的支持,与警察、司法系统联手罢免穆尔西、取缔穆兄会,并以铁腕手段平息抗议活动。而后塞西宣布新的政治路线图,中止宪  相似文献   

3.
<正>6月17日,埃及前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在法庭上猝然离世。当时,他正因泄露国家机密、杀害抗议者、为哈马斯进行间谍活动等多项罪名受审。穆尔西出身于埃及历史最悠久的逊尼派宗教政治组织穆斯林兄弟会,于2012年6月赢得大选,号称埃及"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但仅一年后,便在汹涌的民众抗议声浪中遭军方罢免,锒铛入狱。此后穆兄会遭取缔镇压,元气大伤。穆尔西的死进一步折射  相似文献   

4.
外刊概要     
<正>1加沙停火:埃及政府成为最大赢家【英】《中东》2014年8月8月底,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埃及的斡旋下达成了长期停火协议。埃及的塞西政府是协议背后的最大赢家,它使得冲突双方接受了曾被他们拒绝的停火方案,提高了自己在国内外的声望。在国内,塞西政府仇视穆斯林兄弟会,对作为穆兄会分支的哈马斯也十分敌视。埃及电视台曾公开鼓吹应让哈马斯和加沙  相似文献   

5.
丁隆 《世界知识》2014,(7):52-60
<正>"阿拉伯之春"爆发后,随着突尼斯伊斯兰复兴党、埃及穆斯林兄弟会、摩洛哥正义与发展党等伊斯兰党派通过选举上台,"政治伊斯兰"一词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何为政治伊斯兰?政治伊斯兰(political Islam)是一种宗教性的政治思潮和运动,埃及穆兄会创始人哈桑·班纳将掌握政治权力视为伊斯兰教的基本要素,使政治性成为此类组织和运动区别于其他伊斯兰运动的本质特征。学术界有关政治伊斯兰的定义较多,但主流观点认为其本质是被用来实现某种政治目的的伊斯兰,即将伊斯兰教作为  相似文献   

6.
王猛 《世界知识》2013,(3):52-54
自“革命”结束以后,埃及一直纷扰不断。2012年12月25日,在穆尔西总统力推下,饱受争议的新宪法草案总算获得通过,埃及拥有了穆巴拉克政权垮台以后的首部宪法。在之后的两个月内,埃及将举行新的议会选举。1月上句,为迎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巨额援助,埃及内阁大换血,来自穆兄会的部长人数由五名增加到八名。对此,反对派认为这是穆兄会为进一步巩固权力而不顾国家前途的自私之举。。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13,(20):42-44
埃及军方与穆兄会目前正处于对峙胶着状态,国家局势也因此动荡不宁,前景莫测。有人认为上世纪90年代阿尔及利亚长达十年血腥仇杀的一幕可能会在埃及重演。  相似文献   

8.
时事概览     
<正>埃及前总统穆尔西被判死刑5月16日,开罗刑事法院判处穆尔西及其他105名被告死刑,裁定穆尔西等穆兄会领导人2011年初在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协助下越狱,致使50多名狱警和囚犯死亡,两万多名囚犯逃走并造成严重财产损失。按照埃及法律,穆尔西的死刑判决需征询宗教领袖穆夫提的意见方可确定。如果穆夫提同意死刑判决,穆尔西和其他被告仍有权向埃及最高法院提出上诉。据报道,法院定于6月2日就有  相似文献   

9.
若木 《世界知识》2013,(14):27-29
当地时间7月3日晚,在埃及军方为支持和反对现任总统穆尔西的两大阵营设置的48小时解决危机最后期限到期后,埃及军方发表声明称,穆尔西已经下台,埃及将提前举行总统选举,总统职权暂时由最高宪法法院院长代行。历史是何其相似。2011年2月11日,穆巴拉克也是在开罗解放广场一浪高过一浪的抗议声中下台。区别在于,穆巴拉克是军人出身的强势总统;穆尔西则是埃及现代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同时还是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成员。毫无疑问,在"阿拉伯之春"的影响下,西亚北非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些伊斯兰政治力量短期内迅速合法化、政党化,一些伊斯兰政党甚至进入了权力的中心。自2012年年中以来,埃及穆兄会、突尼斯复兴运动、摩洛哥公正与发展党相继上台执政,利比亚公正与建设党在议会  相似文献   

10.
吴晓芳  殷罡  丁隆 《世界知识》2012,(15):21-22
保命的最佳方式是"分享蛋糕"穆兄会或许是埃及民众的第一选择,但穆尔西肯定不是穆兄会的第一选择。6月29日,穆尔西在支持者的欢呼声中来到开罗解放广场,穿着西服,没有打领带,在激情而又流畅的演说中,他一度解开黑色的外套,让现场听众看他没有穿防弹衣,他说:"有你们和真  相似文献   

11.
埃及面积 994,300平方公里人口 21,941,000人首都开罗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纪元前三千多年,埃及人民即已建筑了世界闻名的金字塔;纪元前一千六百多年,埃及人民已经有了较完善的文字与较完备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但几千年来,埃及人民遭受内部奴隶主、封建主与外来侵略者的残酷剥削与压迫,社会生产力停滞不前,以致沦于贫困和衰弱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牛新春 《世界知识》2013,(17):38-39
8月14日清晨,埃及过渡政府出动大批军警,在坦克、飞机的支援下,对支持穆尔西的示威者长期占据的几个广场实行全面清场,造成大规模流血事件,军方与穆斯林兄弟会支持者之间持续数周的僵局被暴力打破。随即,埃及其他一些地区穆兄会支持者与军警之间的暴力冲突事件频频发生。毫无疑问,这一天将作为埃及历史的转折点载入史册。2011年2月11日,执政30年的穆巴拉克突然下台,已经成为埃及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短短两年半时间,又是一次历史转折。上一次,人们相信或期望埃  相似文献   

13.
外刊要论     
埃及和毛里求斯在后殖民主义时期社会经济状况非常相似,但它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轨迹却迥然不同。毛里求斯驾驭着全球化浪潮走上了经济繁荣、政治民主和社会稳定的发展道路,埃及却被全球化浪潮席卷得经济波动、社会分化和伊斯兰极端主义运动频繁。究其原因,两国体制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4.
阿富汗海湾人、阿富汗埃及人、阿富汗北非阿拉伯人三股势力云消雾难散,仍会蛰伏于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5.
半月述评     
国际战争势力对和平力量的反击,曾经使已趋缓和的国际局势一度趋于紧张。但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一致努力,终于遏制了侵略者的气焰,使侵略势力又一次遭到重大的失败。侵入埃及的英、法、以侵略部队已被迫开始从埃及领土上撤退;匈牙利反革命势力已受到致命的打击。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力图利用联合国旗帜来煽起冷战,无理干涉匈牙利内政,但这只能更显出它们的丑恶的嘴脸而已。英法侵略者被迫撤兵 12月3日,英国外相和法国外长分别在英、法的议会中宣布从埃及撤回他们的侵略军队。这就等于宣告它们对埃及的武装侵略的政策已可恥地失败了。大家知道,英法勾结以色列发动对埃及的武装进攻的目的,是夺取苏伊士运河、推翻独立自主的纳赛尔政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公司和工人成为非洲本地势力向政府施压的"筹码",洞悉当地部落文化变得越来越必要。一年前,埃及境内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导致政权更迭。此后,处于过渡政权领导下的埃及社会也并非风平浪静。究其原因,既有积压已久的经济、民生因素和政权体制诟病,也有  相似文献   

17.
对埃及发动侵略战争的英法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卒——以色列,11月6日被迫接受停战,12月3日被迫宣布决定把他们的侵略军撤出埃及领土。这是埃及人民的重大胜利,是侵略势力的可耻失败。但是,埃及人民和阿拉伯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并没有结束,中东形势还没有真正和缓下来。应当说,政治斗争更加尖锐了,中东形势正在复杂化。一英法侵略者从宣布停战的一天起,就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下一步怎么办? 如果无条件撤出埃及领土,就等于宣告侵略行动的破产。控制苏伊士运河、搞垮纳赛尔总统、加强他们在中东和北非的地位等等,都将变成一场黄粱大梦。英法政府在全世界面前大丢其脸,  相似文献   

18.
<正>埃及多数民众信仰伊斯兰教。根据埃及官方的统计数据,全国84%的人口为穆斯林,信徒主要是逊尼派。其他人则信仰科普特基督教等宗教。然而,随着埃及近年来的局势变革和社会变化,埃及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越来越不相信原来的宗教,有的人就成为了无神论者。在埃及这样一个国家里,怎么会出现无神论者?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是否会遇到麻烦呢?  相似文献   

19.
蒋生元 《世界博览》2014,(11):20-21
正99.3%女性遭受性骚扰埃及社会对性骚扰的"容忍度太大",其核心是男尊女卑思想在作祟,认为男性摸几下女性、说几句挑逗话,根本不算事。性骚扰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顽疾,处于政治和社会大变革之中的中东国家埃及尤其如此。在埃及,很多妇女都害怕在公共场合单独出行,即便有女性朋友陪伴也不行。为了对付性骚扰者的那只"咸猪手",埃及"抓住性骚扰者"等一些志愿组织近来开始了严打行动。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2月10日,有埃及官员和零售商向美联社透露,埃及当局已下令禁止黄色背心在埃及销售,以防范民众在"1·25革命"七周年之际效仿法国"黄背心运动"、再次发生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此举不难看出,埃及当局对社会动荡存有极高的警惕性,且埃及社会不稳定因素颇多。在过去七年,埃及经历了过渡政府时期、宗教力量主导的穆尔西执政时期以及权力重回军方的塞西执政时期,但埃及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