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正>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政治研究》杂志主编王逸舟教授1995年所著《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一书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重版。经授权,本刊从作者为该书新版撰写的绪论中节略摘取"‘人’字在逐渐大写"、"中国人为什么特别需要尊重国际法"两个章节,分两期发表。以下为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国际潮流和国内进步,中国人对待国际法律体系和国际司法机制的立场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在邓小平"我们还要  相似文献   

2.
一说起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中美关系、巴以冲突之类。但是,随着相互依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随着各种非国家行为体的不断崛起,当代国际政治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国家间政治的范围,人们认识国际政治的理论与方法也非传统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所能概括,新问题、新思想、新观点方法、新方法层出不穷,冲击着我们的头脑,实践在发展,理论也在飞跃。在这种背景下,由王逸舟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关系学当代名著译丛》应运而生。有人认为,经过20多年的引进,我们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实际情况却…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0月29日至30日,第二届"北大—复旦青年国关学者论坛"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地区和国别研究"。来自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的20多位青年国关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分别代表两个主办单位致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主持会议开幕式。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为两校青年学者作了题为"对世界政治研究的几点认识"的报告。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知识》编辑部的组织和催促下,《国际关系史》讲座现在和读者见面了。按惯例,在正文开始以前,总要来一段开场白,把本《讲座》的内容、目的和意义作个简要的介绍,读者不会说我们未能免落俗套吧。开宗明义,先说说国际关系史研究些什么。它是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关系综合发展的历史,但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虽说是国际关系的基础,但是,经济毕竟要集中表现为政治,它的发展不能不受到政治关系的制约。军事、文化关系也很重要,但军事、文化都是政治的手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际关系》为月刊,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是中央一级国际问题领域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被国内权威机构评为外交和国际关系类、国际共运和国际政治类的“核心期刊”,入编美国《Ulrich 国际期刊指南》和美国《国际关系研究指南》(均为英文)。读者现已遍及全国各地和世界各洲。该刊主要报道最新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各地区和国家的政治、外交、  相似文献   

6.
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无需引述学者们的定义和概括,读者大概都能知道它们指的是什么。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它们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在不久前一次高层次研讨会的基础上,一些国际问题学者写出了一组文章,对当代世界的多边主义理论和多边外交实践展开探讨。正如这次讨论会的召集人王逸舟所说:由于这是中国学界第一批在这个主题上发表的作品,呈现其中的思想可能是新鲜的和前沿的;与此相应,初期的探索也可能是有缺失的、不成熟的,需要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争鸣。的确,这组也许内容上还不成熟的文章提出了许多新鲜的和前沿性的思想。有鉴于此,本刊将其中一些精髓思想摘录于此,以供大家参考。这组文章的全文刊载于今年第10期《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9月23~25日,第五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在杭州召开。论坛主题为"乌托邦的力量:当代美学的政治转向"。此次论坛由中华美学学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英国卡迪夫大学齐泽克研究中心、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院、《探索与争鸣》杂志社、《社会科学家》杂志社、《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杂志社等联合举办。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美国布朗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纽约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英国卡迪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2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主办的“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地区主义”学术研讨会在该校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近30位专家学者和多家国际关系领域的期刊编辑部和出版社主编与会。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卫星主持会议。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和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作了讲话。会议就五个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讨论,分别为“国际…  相似文献   

9.
伴随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文化的跨国传播和渗透愈加明显,各种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相互激荡交融,每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几乎都带有不同文化碰撞或融合的烙印。在此背景下,把文化纳入国际政治研究的范畴,正确把握和认识文化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意义。张骥教授等学者的新著《国际政治文化学导论》就是这方面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不仅全面地呈现了国际政治文化学的基本体系和内容,而且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和优点。首先,该书所构建的国际政治文化学是在学科的意义上对国际政治学的极大丰富。国际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自从改…  相似文献   

10.
为填补历史空白,以《中国潜水运动史》等文献记载的史料为据,对中国现代潜水运动起步阶段的历史意义进行研究,认为中国现代潜水运动起步阶段具有非常积极的历史意义:在国际政治方面,抵制国际政治孤立与分裂;在国防军事方面,支援和巩固国防军事建设;在国民经济方面,支援和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在现代体育方面,开创中国潜水历史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应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和日本神户学院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APRC)的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宋以敏、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政治与经济》杂志副主编谭秀英和笔者,于2007年1月12日~15日赴日参加“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回顾与现状”学术交流会。笔者以《平实、理性引导大众认识世界》为题作了专门报告。  相似文献   

12.
从总体上探讨1933-1941年纳粹德国的中东欧外交对于研究二战的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加强中东欧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求知于同仁。一早在《我的奋斗》和《第二本书》中,希特勒就赤裸裸地透露了向东欧...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下称世经政所)是中国社科院从事世界经济与政治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该所成立于1964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经济研究所。1981年,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所合并,改称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著名学者钱俊瑞、蒲山、李琮、谷源洋曾先后主持本所工作。现任所长为余永定,副所长为王逸舟和李向阳。截至2006年3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度调整,我国自主创新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我国自主创新政策违反WT0自由贸易精神为由,对我国政府施加强大压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谈判的敏感时期,美国对我横加指责的主要意图在于利用《政府采购协议》的相关条款迫使我国放弃自主创新战略和政  相似文献   

15.
<正>我与世知结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后,浙江大学迁回杭州,我考入外文系就读。等待开学期间,前往上海与正在经营《民生》周刊的兄长相叙。他要我务必常读四种期刊:《民主》、《周报》、《文萃》和《世界知识》。这都是当年蒋管区有名的进步刊物。国际问题名家荟萃、图文并茂的世知顿时深深吸引了我。自此,我成了它的忠实读者。是世知开拓了我的国际视野,增长了国际知识,培育了我对国际问题的兴趣。七十年再回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知是我日后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16.
亨廷顿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国际政治理论家之一,也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具争议的政治学家。他提出的"第三波"、"文明的冲突"等观点,早已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话语。其代表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给予我们无尽的思索和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2011,(24):45-45
12月4日,清华大学举办第六期清华国际安全论坛,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发表了题为《构建天下有治的国际体系》的论坛报告,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果正向国际社会与政治领域蔓延,  相似文献   

18.
1934年,我在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馆”工作,在该馆主办的《时事类编》上发表一些介绍国际政治社会的文章.9月份一期,我根据苏联刊物编译了一篇《给初学作者的一封信》.这篇文章在当时青年读者中受到广泛的欢迎,也受到著名国际政治评论家胡愈之同志的注意.由此,我结识了愈之同志和进步文化界的一些人士.  相似文献   

19.
朱前星 男,瑶族,湖南汝城县人,湖南师大党史硕士、北师大党史访问学者、玉林师范学院党史副教授,曾师从全国著名党史学家谭双泉先生,任职于湖南师大党史教研室;主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民主政治等课程,教学风格以亲和审思见长;从事党史与政治法律学研究,论文100余篇见诸《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精神文明导刊》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调研》两编辑部的协助下,与中国新闻社研究评价中心联合举办了国际热点问题战略评估第二次研讨会“国际战略竞争与中国企业竞争力”。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竞争格局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转换期,可以预见,这一时期至少会延续到21世纪中期前后。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经济竞争将与国际军事竞争、国际科技竞争、国际文化竞争相比肩。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富强之国,不仅需要建立一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队伍还要求政府和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