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交媒体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模式等方面有着密切关联,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使用时长、依赖程度等因素会对社交媒介的使用产生影响。自尊认知、感知与思维能力、社会态度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呈正相关,而高校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程度不同,沉迷程度不同,自尊认知和感知与思维能力也会产生差异。文章探析大学生社会心态与社交媒体的关系,分析社交媒体对社会心态的交互作用及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依赖于社交媒体获取和分享信息,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变化。最后,讨论改善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使用新浪微博的204名大学生的调查, 发现线上社会支持、社交媒体使用和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显著相关, 它们之间的关系因社会支持类型的不同而各有特点: 把社会支持看成一个整体时,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互动在线上社会支持对社交自我效能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随着社交媒体的社交互动增多, 线上社会支持对社交自我效能感的正性影响越来越显著; 而从线上社会支持的归属感维度讲,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互动在线上社会支持和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归属感促使大学生更多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社交互动, 由此提升其社交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可为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使用社交媒体以及线上行为如何影响线下心理与行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世界博览》2010,(10):11-11
20世纪中期,美国民众主要通过少数大型广播电视公司和大众杂志获取新闻,因此他们不得不面对与己不同的政治观点。而且,大众媒体使得人们可以分享各自的体验与感受,如果你们看的电视节目是一样的,那你们必定有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4.
社交化媒体蕴含着大量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研究人们的消费习惯,使用用户导向型策略进行商业化运作获取直接的经济收益。社交情绪分析成为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国外已经对在英文数据集上的情感分析进行过相关研究。该文利用中文数据、神经网络算法和相关的Web技术对此进行相关的研究,成功构建3个模型,实现了对任意输入中文句子的情感分析,并可在极短时间内对输入内容进行高精度的情感预测。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精神病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每天浏览社交媒体平台超三小时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等心理健康问题。这项研究从2013年至2016年调查了超过6500名美国青少年,被调查者年龄集中在12至15岁之间,统计的数据包括他们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心理健康状况。参与调查的青少年需  相似文献   

6.
相比规范新闻文本中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中文社交媒体中命名实体识别的性能偏低,这主要受限于文本的规范性和标注语料的规模。近年来中文社交媒体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主要针对标注语料规模小这一问题,倾向于使用外部知识或者借助联合训练来提升最终的识别性能,但对社交媒体文本不规范导致的对文本自身蕴含特征的挖掘不够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少。该文着眼于文本自身,提出了一种结合双向长短时记忆和自注意力机制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多个不同子空间捕获上下文相关信息来更好地理解和表示句子结构,充分挖掘文本自身蕴含的特征,并最终提升不规范文本的实体识别性能。在Weibo NER公开语料上进行了多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不使用外部资源和联合训练的情况下,命名实体识别的F1值达到了58.76%。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SM)作为Web2.0的典型应用正迅速地融入现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影响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年轻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交媒体,而他们逐渐成为组织的主力军,将社交媒体带入到工作场所中,会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绩效。通过对23位使用社交媒体的员工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员工在工作场所使用社交媒体,一般是出于工作需求和社交需求;社交媒体使用不仅会影响员工的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和适应性绩效,还会导致反生产工作行为;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能够增加社会资本,与同事的社会交互更加频繁,更愿意信任同事,并形成共同愿景;员工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会面临技术压力,出现过载、入侵和不确定性等负面结果。最后提出命题,构建了初步理论模型。研究结论有助于组织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内外部沟通进而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为组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使用社交媒体的实践措施提供指导,为组织发挥社交媒体的巨大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计算传播研究是传播学领域内富有潜力且发展迅速的一脉新兴研究取向.通过对传播学领域内影响因子位居前20的SSCI期刊中的252篇计算传播研究论文全文进行关联主题模型分析,研究者识别出包含社交媒体分析、多元社会议题分析、新闻与新闻工作者研究、社会运动与社会参与研究、政治竞选研究、用户媒介接触研究六大领域在内的研究图景.从高水平研究论文中折射出的计算传播研究现状呼吁理论与方法紧密融合的专业教育实践.其中,理论旨在强调培育跨学科的、混合逻辑的、呼应语境的研究思维;方法旨在强调提升数据获取、统计分析、视觉化呈现等计算传播研究必备能力.  相似文献   

9.
缅甸曾经是亚洲享有最充分的新闻自由的国家,但是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1962年军事政变,缅甸由一个亚洲较富裕国家变成了落后国家,新闻界则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新闻管制。2011年,缅甸开启民主化政治改革,新闻界也随之开始了改革之路。通过梳理缅甸历史上的新闻自由、二战后军政府对新闻的管制和媒体的抗争以及正在进行的政治新闻变革举措,可以揭示出一个当代威权主义国家刚刚开始的媒体和政治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0.
李杰 《科技资讯》2023,(8):218-222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回顾国外研究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的学术文献,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2010—2020年间国外发表的264篇文章进行分析,并使用描述性和文献计量分析技术来记录研究结果。分析显示,从2017年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虚假信息的趋势有所增加,这对用户的认知反应产生了影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节点约是美国,其在推进虚假信息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强调未来研究需要探索和审查虚假信息对社交媒体的前因、后果和影响,以及其如何影响公民的认知、批判性思维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正>法国总统大选是2022年欧洲政治的重大风向标。随着选举逐渐临近,选战宣传不断升温,各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力被广泛调动,其中在短视频平台TikTok罕见地掀起一波“注册热”和“发布潮”,显示欧美国家社交媒体与政治之间的互动正经历新的发展趋势。政治人物纷纷入驻Tik Tok近两年来,法国不少政治家入驻TikTok平台当起了“网红”。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月20日,我局接到市纪委《关于组织收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大宣讲〉专题片的通知》后,及时通知并组织科技系统党员干部认真收看。全体党员干部于当日晚上9点29分准时在四川卫视频道收看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大宣讲》专题片。通过收看此专题片,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坚持"四  相似文献   

13.
近来,全球防疫形势严峻,新冠疫情在全球多地不断恶化,欧美国家成为新的疫情大暴发地,美国确诊病例数持续攀升。在此期间,美国总统、国务卿和多名共和党国会议员却在社交媒体及多个场合给新冠病毒强加地区标签,称之为"武汉病毒"或"中国新冠病毒",美国福克斯新闻等保守派媒体也与保守政客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4.
正吉尔跟随丈夫在美国政坛浸淫多年,对美国政坛的政治服饰秀驾轻就熟。她不仅善于通过服饰传达相关政治信息,支持丈夫的各种内外政治理念与活动,而且成为美国政治服饰秀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和相关服饰品牌的最有力推广者。2021年6月10日,吉尔·拜登在随同丈夫——美国总统拜登出席在英国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并访问英国期间,在一次活动中特意向媒体和观众展示后背印有"Love"(爱)字样的黑色夹克,引起媒体和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虚假新闻的广泛传播,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损害了社交媒体平台的可信度。因此,中文假新闻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且意义重大的任务。然而,现有的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的假新闻数据集数据量相对较少,该领域的数据收集相对陈旧,不能满足进一步研究的要求。考虑到这一背景,本文提出了一个最新的中文微博假新闻数据集,其中包含从微博收集的26320条假新闻数据。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强的假新闻检测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假新闻数据缺乏的问题,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对从微博收集的假新闻数据集进行了大量实验,并成功将模型部署在网页上。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端到端模型在检测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虚假新闻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尹曾曾  毛端谦 《江西科学》2020,38(4):584-589
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旅游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旅游大数据越来越多。利用网络爬虫获取了婺源县2012—2020年的旅游签到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婺源县游客的签到空间分布不均;春季游客签到最为活跃,尤其是3月、4月份签到率最高;女性游客签到率明显高于男性游客;外地游客签到率高于本地游客。为分析婺源的旅游流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对于旅游地容量的管理、旅游地市场营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自媒体语境下,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通过手机终端成为典型媒介改变了大学生学习方式与生活习惯。作为课堂主体的大学生交往路径依赖更迭使得高校思政课堂遭遇传统建构模式失序。思政课堂秩序重构逻辑起点在于对已有主体间性课堂建构研究与实践的总结与反思基础上,探寻思政课堂失序的突破路径。探究并正视课堂主体对自媒体过度依赖的原因,通过建构主体间性课堂互动逻辑以戒除或减少对自媒体过度依赖是该课堂建构的目标所在。本文借鉴以往对自媒体与思政课堂关联诸多研究,探讨多中心的主体间性课堂互动逻辑建构。  相似文献   

18.
质性研究发现,通过移动社交媒体分享旅游体验的动机主要包括:记录、回忆,分享心情、感受,加强社会联系,寻求关注,提供借鉴、信息、视角,寻求认同,影响别人的行为、情绪、观点以及从众心理等。相较于通过旅游虚拟社区这种弱联系网络媒介进行的分享,通过移动社交媒体分享旅游体验的旅游者更加重视个体心情,且从众心理表现得更明显,这主要与移动社交媒体的熟人交际性与强时效性的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微信、微博以及各种社交平台为载体的自媒体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的主要工具。这些自媒体的广泛运用,在丰富了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自媒体是把双刃剑,通过分析了自媒体的特征,阐述了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并检验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交媒体使用问卷、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创业意向问卷对4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交媒体使用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同时负向影响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意向;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交媒体使用和创业意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性别在基于内容的社交媒体使用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调节作用.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管理及引导,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在大学生创业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