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8日至14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日本首相时隔九年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也是美国总统拜登任内以国宾待遇接待的第五位外国首脑。美日借此访高调宣示两国“全球伙伴关系”定位,着力充实同盟内涵,扩大合作外延,使美日同盟进一步呈现全方位、外向型、攻击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4月15~18日,日本首相菅义伟访美,与美国总统拜登首次面对面会谈。日美首脑会聚华盛顿,对外彰显"同盟团结",推动两国新一轮战略互动趋向于"阶段性高潮"。在中美战略博弈背景下,作为"第三方"的日本日益倾向于紧密捆绑美国而强化对华制衡,这也导致中日关系面临更复杂、微妙乃至危险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正唯一的共识就是警惕中国的发展日首相访美,和奥巴马谈得最多的却是中国问题。五一假期的三天,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访问美国,两国政府发表题为《面向未来的共同蓝图》的联合文件。野田是民主党自2009年上台以来,访问美国的第一位首相。民主党刚刚上台时,为了改革自民党重视日美关系的外交政策,鸠山由纪夫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开展了"返回亚洲"的政策。但是,维持半个世纪的日美同盟及相关外交政策难以改变,鸠山急于改革致使日美两国在普天间军事基地的搬迁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导致  相似文献   

4.
<正>8月17日,由日美双方外长和防长共同参加的"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即日美"2+2")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目前朝鲜半岛形势紧张,日美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对外彰显"同盟一致",既向朝鲜强硬施压,也毫不掩饰地展现出主导地区安全事务的野心。日美"2+2":各取所需此次日美"2+2"会议,是两国时隔两年零四个月之后再次举行,也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首次举行。会上,两国外长及防长在重视双边关  相似文献   

5.
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尚未平息,美国又于去年秋季突然向日本提出了日元国际化和开放金融、资本市场的要求,从而揭开了日美金融摩擦的序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国于去年11月联合成立了专门机构——“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在美国总统和日本首相的亲自过问下,日美双方的代表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协议——这就是今年5月29日分别提交给两国政府的“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与此同时,日本大藏省也发表了一份表明日本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4月17?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次访问美国,安倍与特朗普的会晤至此已达六次。将这六次会晤拼接起来并聚焦日本一方,可对美日领导人的这六场外交秀进行一个较长跨度的考察,勾勒出日美关系的演变图景与日本的得失。第一次:摸底和游说之旅安倍和特朗普的第一次会晤是在2016年。安倍在前往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前夕顺访美国,并于美国当地时间11月17日下午5点前往纽约"特朗普大厦",与新当选总统  相似文献   

7.
时事概览     
<正>"伊斯兰国"挟持日本人质要2亿美元赎金安倍称不会向恐怖主义屈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1月20日在互联网发布一段"给日本首相"的视频,称日本为参与打击"伊斯兰国"支出2亿美元,因此要求日本在72小时内支付2亿美元赎金,否则将杀害两名日本人质汤川遥菜和后藤健二。安倍1月17日在埃及开罗访问期间曾宣布,日本将为参  相似文献   

8.
<正>经过两天的"加时"谈判,伊核问题各方4月2日在瑞士洛桑达成初步协议。伊朗同意收缩核活动,美欧同意在核查后解除制裁。4月2日晚,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欧盟以及伊朗在历时八天的谈判后终于就全面解决伊核问题达成初步协议。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与伊朗外长扎里夫当天共同出席发布会,宣布与会各方通过了一份联合行动计划,并就计划中的关键问题达成一致。莫盖里尼  相似文献   

9.
安全合作日益密切2020年11月17日,日本首相菅义伟与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就《互惠准入协定》原则上达成一致,日澳或将成为"准军事同盟"关系。日澳合作是美日印澳"四边对话"机制中一个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又十分重要的部分。两国日益密切的安全合作保持了"四边机制"的发展动力,相似的安全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四边机制"的发展方向,合作深化的限制因素影响了"四边机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在越南战争结束40周年之际,2015年7月6日~10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率越共代表团访问美国,实现历史上越共最高领导人首次对美国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阮富仲表示,"这是20年前不可思议的长足进展";两国"从仇敌变成朋友"。有媒体认为,美越关系由此进入"蜜月期",越南"亲华派倒向亲美派",美越将"联手制衡中国"。美国总统奥巴马7月7日在白宫与阮富仲会谈后表示,美越两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建设性关系。对于美越关系来说,时间既是良  相似文献   

11.
美日重建冷战后同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总统克林顿顺访韩国后,于4月16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两国首脑会谈后发表了一份酝酿已久的“联合宣言”。美国驻日大使蒙代尔称,这次首脑会谈也许是“战后日美关系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克林顿这次出访不仅重新确认了“冷战后”日美同盟的基本框架,而且有可能对美日两国面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8月公布的"新南亚政策"中重点强调了美印战略伙伴关系。10月18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出访南亚之前,在华盛顿著名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题为《确定下一个世纪我们与印度的关系》的演讲,除了将"印太自由开放"作为主题外,也把印度同日本、澳大利亚一道列为美国区域战略的支点国家,并赋予了印度在其南亚政策中的核心地位。这使美印两国媒体和智库对于美印"新蜜月"充满憧憬  相似文献   

13.
大事记     
1992年7月1日—15日1日日本首相宫泽喜一与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举行会谈,重点讨论了两国经济、双边贸易以及对俄罗斯的经济援助等问题。摩尔多瓦总统斯涅古尔任命桑格利为总理。2日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韦尔任命以斯特拉斯基为首的新的联邦政府。阿里·卡菲当选为阿尔及利亚最高国务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4月15?16日,日美贸易谈判在美国华盛顿拉开序幕。回顾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日本与美国之间因经贸摩擦而不断展开谈判,美国对日屡屡施压,要求其开放国内市场,由此也使日本在应对日美经贸摩擦及对美谈判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今,日美两国为何启动新的贸易谈判?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日美贸易谈判有何内容?谈判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5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美日同盟关系新变化及其影响"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日本所王晓峰副所长主持会议,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杨毅少将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教授作基调演讲。针对美日两国对美日同盟的战略定位,杨毅指出,美国对美日同盟的战略定位不仅仅是双边意义上的,更在于从全球战略的角度、从维护美国霸权的高度,来防  相似文献   

16.
2021年是《巴黎协定》全面实施之年。1月20日拜登在就任美国总统当日,作为推翻特朗普“政治遗产”举措的一部分,第一时间签署了重返《巴黎协定》的行政命令。次日,日本首相管义伟、外相茂木敏充在祝贺拜登上任时都曾积极表示,日本将与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展开合作。1月28日,菅义伟在与拜登的首次电话会谈中再次明确表示,日本愿与美国在去碳化等方面深化合作。这表明,美日两国迎来了重要合作契机,美日同盟又将加一项——“脱碳同盟”。  相似文献   

17.
日美经济摩擦,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主要集中于贸易方面,八十年代开始扩大到尖端技术和金融领域。1982年6月美国联邦调查局以窃取美国技术秘密罪名逮捕日本驻美的日立和三菱两公司职员;1983年11月美国总统里根访日时,亲自要求日本提高日元汇率和开放金融市场;今年元旦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访美与美国总统里根会谈时,日美经济关系也是会谈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些情况,表明了日美经济摩擦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日美经济摩擦集中反映在贸易、尖端技术和金融三个方面。日美贸易摩擦是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八十年代加剧的。自1965年以来,日美贸易一直处于日本出超、美国入超的不平衡状态。据统计,美国对日贸易赤字,1967年仅为3亿美元,1983年增加到181.75  相似文献   

18.
有两点引起亚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警惕:一,允许日本在其国界外发挥军事作用;二,期待日本自卫队发挥“矛”的作用。美国总统克林顿和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4月17日联合签署的  相似文献   

19.
"重启"美俄关系是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奥巴马上台后,频频向俄罗斯伸出"橄榄枝",并加强了与俄罗斯高层间的互动。2009年2月8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表示,美国不认为美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现在是"重启"美俄关系的时候了。3月8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日内瓦会晤时,两人共同按下象征"重启"美俄关系的红色按钮,并强调"这不但是一个改善双边关系的开端,也是美俄在世界重要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的开端"。在4月召开的20国集团金融峰会上,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了首次会晤,决定出台新条约,以取代2009年年底到期的美俄第一阶段《消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2009年7月6日至8日,奥巴马首次正式出访俄罗斯,美俄关系出现全面"回暖"态势。本期话题:如何看待重新"启动"的美俄关系?美国是否要与俄罗斯建立一种完全新型的关系?继续关注本刊记者与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陶文钊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日本首相铃木善幸和美国总统里根于5月上旬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谈。这是自1951年旧金山媾和以来第23次两国首脑会谈。东京报刊评论认为,经过30年的历史演变,日美关系已迎来“巨大的转折”,“迈进了新阶段”。美国舆论也认为会谈结果不仅对今后日美双边关系,而且在国际上将产生“重大影响”。第一次宣布“同盟关系”人们知道,日美关系在迄今以前相当长的时期中,虽然不能不受重大国际问题的影响,但主要是被当作两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来看待的。根据日美安全条约,日本承担其本国防卫,同时在“共同防御”下接受美国的“军事保护”。这个关系的实质,随着美国经济的停滞不振和日本经济实力的相对增长而逐渐有所变化。它经过一个日本对美国“依附”、“协调”、“经济竞争”以至“战略合作”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