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月13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应邀在东京同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共同主持中日第二次高级别政治对话。双方表示将充分利用高级别政治对话渠道,继续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改善发挥积极作用。杨洁篪表示,今年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总体朝着稳定改善方向发展。中方重视对日  相似文献   

2.
<正>应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邀请,国务委员杨洁篪于5月29日至31日访问日本并同谷内局长举行第四次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5月29日,杨洁篪应邀与谷内正太郎共同主持中日第四次高级别政治对话。杨洁篪表示,当前中日关系正处在两国邦交正常化45周年的重要节点,既面临新的机遇,也存在一些突出挑战。双方应在四个政治文件和四点原则共识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维护政治基础,妥  相似文献   

3.
<正>11月7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钓鱼台国宾馆同来访的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举行会谈。杨洁篪指出,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方一贯主张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发展中日关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日关系持续面临严重困难局面,近几个月来,双方通过外交渠道就克服中日关系政治障碍进行了多轮磋商,中  相似文献   

4.
外交小灵通     
正【杨洁篪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埃蒂安举行中法战略对话】2017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北京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埃蒂安举行新一轮中法战略对话。杨洁篪表示,中法关系长期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前列。近年来,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将法国视为新时代中国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伙伴,愿同法方进一步夯实政治互  相似文献   

5.
外交小灵通     
正(摘自外交部网站)【中国和印尼举行副总理级对话机制第五次会议】4月26日,中国印度尼西亚副总理级对话机制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杨洁篪和印尼政治、法律和安全事务统筹部长卢胡特共同主持。双方同意,积极对接两国发展战略,持续推进铁路、电力、矿业、航天、农业、渔业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化在防务、反恐、禁毒、执法、网络等领域安全合作;加强海上合作,建设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海洋伙伴关系。【杨洁篪会见哈萨克斯坦外长伊德里索夫】国务委员杨洁篪在4月29日的会见中表示,中哈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希望双方落实  相似文献   

6.
10月25日,外交部长杨洁篪会见了陪同李明博总统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ASEM)的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柳明桓,双方就今年12月举行由两国副部长担任代表团团长的首届中韩战略对话达成了协议。届时,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和韩国外交通商部第一次官权钟洛将分别率团出席会议。过去,中韩之间只开通了两国高层热线,但是没有什么具体的实施措施,此次建立两国外交部高级别战略对话机制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7.
发展对华关系在朝野占了上风;在一些战略层次问题上有意与美国拉开距离;中日关系正处于新的转折期。 199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中日两国政府首脑实现了互访。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已基本摆脱困境,走上了正常发展轨道。尽管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特别是日美新防卫合作指针的消极影响不容低估,但在新旧世纪的交接期,日美两国均需通过政治、经济交往与中国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江主席的成功访美,中美间确立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日首脑实现互访并就加强对话、扩大合作达成共识,这表明中国与美日的一些矛盾尚不致影响中美、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14,(6):6-6
2014年2月26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巴黎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燕保罗举行新一轮中法战略对话。双方就中法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9.
<正>8月13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同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在北京共同主持中英战略对话。双方同意以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为契机,共同开启中英关系新篇章。杨洁篪表示,应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邀请,习近平主席将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对中英关系的长远发展将发挥重要指导作用,具有历史性意义。中方愿同英方密切协调,扎实作  相似文献   

10.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修改历史教科书等历史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与东海大陆架等现实问题是阻碍当前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三大“瓶颈“问题.两国经济、政治、社会舆论环境的重大变化与国际环境变化是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根本内因和重要外因.健全与完善各种对话与平等协商机制、经贸领域交流与合作机制、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以及加强民间交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突破中日关系僵局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及安倍首相的互访让中日关系走出谷底。美中关系则在处理两国关系的高层经济与安全对话过程中,在国际政治领域达到前所  相似文献   

12.
<正>应美国政府邀请,国务委员杨洁篪2月27~28日对美国进行访问。2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杨洁篪。杨洁篪向特朗普转达了习近平主席的问候。特朗普对此表示感谢,并请杨洁篪转达他对习近平主席的问候。杨洁篪表示,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同总统先生进行的通话意义重大,为下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指  相似文献   

13.
黄超 《世界知识》2023,(21):48-49
<正>9月18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周开幕。在高级别会议周,联合国举行了一系列重要峰会和高级别对话,其中,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峰会是一部重头戏。这次峰会不仅将直接关系到未来SDG的实现,也关系到大国竞争背景下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中既有表现友好和平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又有隐藏在背后的政治安全矛盾。中日矛盾主要责任在日本。不断巩固和扩大共同利益,减少矛盾对抗;以多边合作取代双边合作,加强战略对话构建安全制度框架;摆脱情感式的思维模式,代之以战略性的新思维是改善和发展中日战略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2日,应伊拉克政府邀请,国务委员杨洁篪访问伊拉克,在巴格达分别会见了伊拉克总统马苏姆、总理阿巴迪、国民议会议长朱布里、外交部长贾法里。杨洁篪分别向伊方领导人转达了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的亲切问候。在会见马苏姆时,杨洁篪表示,中伊友谊源远流长,近年两国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与伊拉克的友好合作关系,愿同伊方加强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推进务实合作,密切国际合作,推动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3,(18):6-6
<正>2013年8月29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的东盟国家外长和东盟秘书长。杨洁篪表示,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的十年,是双方关系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十年。双方政治上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树立了发展中国家友好相处的典范。经济上携手合作,共谋发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人民间相互友好感情不断加深。中国和东盟已成为同  相似文献   

17.
外刊要论     
中日间的角力K ent.E.Calder(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外交》2006年3/4月刊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出版中日两国现在处于一种对抗的态势,部分是因为一些问题被政治化和对二战的回忆所唤起的民族主义思潮。能源竞争、朝鲜半岛局势和台海问题等都是中日关系面临的挑战。这种不断升温的对抗不利于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也不利于美国在东北亚发挥作用。美国应该介入调停,缓和地区局势。一方面,加强美日同盟,做好应对中国崛起的经济和安全准备;另一方面,鼓励中日军事对话,同时要增加双边的政治和文化交流,进行…  相似文献   

18.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13,(15):6-6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共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7月10日,国务委员杨洁篪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2014年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签字仪式。杨洁篪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是中美两国当前和未来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双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2014,(18):49-49
<正>2014年8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日本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日本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定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明年还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前中日关系面临困境,新旧问题发酵升温,使两国关系变得格外的敏感和复杂。正因如此,对话与协商、理性与真诚才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举行此次社科论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会学者围绕"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