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中国推进区域合作和周边外交的一项重要举措,"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于2015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2016年3月,中国主办了首次澜湄合作机制领导人会议,预示着澜湄机制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但是,澜湄合作机制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我国应对此有所准备并积极面对。意义重大中国目前参与的次区域合作机制主要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和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等,新建立的澜湄合作机制是  相似文献   

2.
<正>11月12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长会在云南景洪举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泰国外长敦·巴穆威奈、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国际合作大臣贺南洪、老挝副总理兼外长通伦·西苏里、缅甸外长吴温纳貌伦、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出席会议。各方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主题,就进一步加强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进行深入探讨,达成广泛共识,一致同意正式启动澜湄合作进程,宣布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之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中老柬越缅泰六国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等机制的同时,还共同建立了一个新的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中国作为该次区域合作中最大的经济体和提供重要发展机遇的国家,有必要在相关战略,合作的准则、领域和次序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并重视基层的实践和创新,从而不断深化澜湄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六国领导人在海南三亚举行"六水合一"仪式,正式启动由中国倡议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以下简称"澜湄合作")。澜湄合作因水而生,注定水资源合作不仅不可或缺,而且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三亚宣言》把水资源合作列为澜湄合作的五大优先领域之一,合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保护,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泰国总理巴育、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邢、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和越南副总理范平明在启动仪式上共同将从澜沧江—湄公河途径六国不同河段采来的水注入启动台水槽,实现了"六水合一",正式宣告澜湄合作机制诞生。澜湄合作是首个由流域六国共同创建的新型次区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三年多建设,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机制已经发展成为次区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合作机制之一,"高效务实、项目为本、民生优先"的澜湄模式和多层级的合作机制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集中和大国博弈激烈的区域,澜湄区域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议题众多,涵盖范围广泛,非传统安全治理直接关乎澜湄国家和民众的基本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3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召开,发表《三亚宣言》,将澜湄合作机制固定下来。搭建澜湄水资源合作"友谊之梯"(the Fellowship Ladder)的理念,就是利用澜沧江—湄公河水流的落势差,合作建造共享的水电大坝系统,使自上游到下游呈现出拾级而下的阶梯样式。"友谊之梯"还超越了澜湄流域的阶梯状地形特征,倡导共  相似文献   

8.
<正>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建立三年多来,在中国、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越南等流域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在成为中国—东盟合作乃至中国周边外交的新亮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湄公河国家是东盟重要组成部分,澜湄合作不仅有效平衡了东盟内部发展水平,也有力推动了次区域的多层次、高水平与可持续发展。澜湄合作见微知著地反映了中国与湄公河国家、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不断深入的态势,成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0月中下旬,由中国前驻泰国大使张九桓、前驻柬埔寨大使张金凤率领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专家媒体交流团"分别赴泰国、缅甸和越南、老挝、柬埔寨五国进行考察交流,同五国官员、学者、媒体人士以及中资企业代表广泛接触、深入对话,宣介即将建立的"澜湄机制"基本情况,听取这些国家的关切与建议,为首次"澜湄机制"六国外长会营造了良好气氛。交流团介绍了新机制成立的背景意义、指导原则、合作重点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11年"10·5湄公河惨案"发生至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已运行八年。八年来,作为澜湄合作框架内一项重要内容,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取得丰富成果,最具突破性的进展是迅速启动了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推动有关合作从单纯的"案件合作"到"建立机制"再到设立"澜湄执法中心(LMLECC)"的升级,提升了流域国家合力打击跨国犯罪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施江义 《科技信息》2012,(24):142-143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为西双版纳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显得十分迫切。基于此,本文就西双版纳与澜-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对策进行分析,旨在加深区域经济合作深度,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开发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12.
正1月10日~11日,应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共同主席国柬埔寨首相洪森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金边出席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1月10日下午,李克强在金边和平大厦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和洪森共同主持会议。老挝总理通伦、泰国总理巴育、越南总理阮春福和缅甸副总统吴敏瑞出席。李克强表示,澜湄合作是首个由流域六国共同创建的新型次区域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启动一周年,外交部网站刊登了王毅部长的署名文章《大力推进澜湄合作,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王毅部长首先在文中回顾了一年以来,澜湄合作所取得的成就:一是完善机制建设,构建合作框架;二是推进务实合作,夯实合作基础;三是打造联动网络,注入强劲动力;四是提供金融支撑,保障合作开展;五是深耕民心交流,厚植澜湄文化。接  相似文献   

14.
<正>澜沧江—湄公河区域(以下简称"澜湄区域")地缘政治状况复杂,大国竞争明显激烈。早在1993年,日本就提出了一整套参与湄公河流域开发的合作计划,积极介入湄公河国家事务,扩展在该地区的影响。对于2015年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湄合作机制,日本国内是比较关注的,政府部门也出台了相应措施加以应对。今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派出调研团队,赴日本走访了五家具有代  相似文献   

15.
<正>由日本发起或主导的机制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发起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这是20多年来本次区域最重要的合作机制。1992年,亚行举行大湄公河次区域六国首次部长级会议,标志着GMS机制正式启动。目前,GMS合作范围包括中国(云南、广西)、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总人口约3.26亿。2002年11月,GMS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批准了《次区域发展未来十年(2002~2012  相似文献   

16.
正澜湄合作是澜湄五国与中国合力自主推进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开展新时代周边外交的重要合作平台。历时不到两年的澜湄合作机制自成立以来备受关注,并已取得显著成果,从最初的"培育期"进入"成长期",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升级,对次区域的发展建设影响深远。2018年1月10日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的召开以及随后李克强总理对于柬埔寨的访问,是十九大后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开局,  相似文献   

17.
正3月31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大湄"GMS)第六次领导人会议在越南闭幕。此次会议以"发挥25年合作成效,建设可持续、一体化和繁荣的GMS"为主题,包括中国在内的次区域国家以及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机构的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及相关活动。会议通过了共同宣言、《2018?2022河内行动计划》和《2022区域投资框架》三项成果文件。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南半岛是世界增长极的地理中心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已迈入了务实推进的阶段。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合作、水资源合作、农业和减贫等五个领域被优先推出,作为澜湄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几个领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符合中南半岛国家所处阶段的发展需求,这是澜湄合作机制从提出概念到建立机  相似文献   

19.
自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启动以来,在中国-东盟区域活跃程度日益提升,合作机制日趋成熟,五大优先合作领域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随着澜湄合作从快速拓展期进入全面发展期,合作框架也由“3+5”发展为“3+5+X”,在澜湄国家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下,急迫需要探讨新的合作领域.以澜湄合作国家中的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和老挝(简称澜湄五国)的体育文化为切入点,梳理了各国民族文化的特征、民族体育项目的历史和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为澜湄国家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助力澜湄合作框架中新兴合作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9月16日,"澜湄合作中的非传统安全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来自中国、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和日本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张洁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郭建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国秘书处一秘周云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