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在言论自由中处于何种适当位置是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坚守思想市场的古典自由主义者与坚守配给正义的新自由主义者,已经把这个问题拉向了两个极端。面对认识上越来越大的裂缝,完全有必要从言论与发出言论的资源之关系切入,去挖掘支撑言论的资源与社会成本的关系。通过梳理美国言论自由演进过程,以及国会立法与联邦通讯委员会管制对言论自由的影响,拓展对"红狮案"的分析,我们可从租金消散来审视言论自由中的国家,从这样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言论自由,从而冲破价值的泡沫,为言论自由中的国家角色确定一个更加合宜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不少国会议员深谙立法程序和专业知识,为人正直,讲信义,重情义,在党派斗争十分激烈的国会,仍能赢得两党议员的敬佩。但是,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国会有一些为人奸诈势利、不学无术而又自作聪明的小人,也不乏表面正人君子、实则腐败分子的人物。否则,就无法理解当一些美国人谈起国会时,包括政府高级官员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威望的人,常常会对国会某些人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说出“别理他们,那是些笨蛋(LETTHEMALONE.THEYARESTUPID.)”之类的话了。国会是美国政治的一个缩影。国会议员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何况他们有权有…  相似文献   

3.
<正>在美国,宗教自由被视为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之一。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随着同性婚姻合法化在美国许多州实施,一个人或商家是否可以因为恪守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拒绝为同性恋者提供商品和服务,同时同性恋者也有不因自己的性取向而被歧视和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这是近期美国印第安纳州由于通过"宗教自由法"而引发的激烈争议,给"宗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总统四年选举一次,国会两年选举一次。国会选举。一次和总统选举同时举行,另一次则在两届总统选举之间举行。今年十一月美国将举行国会选举,改选全部众议员和一部分参议员,选出第九十届国会。在美国的两党制度下,这次国会选举将和过去一样,当选议员的,不是民主党人就一定是共和党人;这倒并不是说美国人民不愿意将这两个政党以外的人选进国会,而是由于美国垄断资本集团控制的两党,操纵了选举。  相似文献   

5.
数据     
《信息化建设》2010,(10):63-63
超66%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9月26日发表的《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  相似文献   

6.
实质恶意原则是美国言论自由诉讼案适用的重要司法原则,创设于沃伦法院时期。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有力地保护了美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保护公民和媒体的言论自由权利的做法,值得我国在法制建设中借鉴。  相似文献   

7.
商标除了财产属性外还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它在本质上属于商业性言论,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和观点表达的工具。商标的社会文化属性决定了商标权受到言论自由的限制。滑稽模仿因为提出某种观点和思想而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从而成为商标侵权抗辩的重要事由。  相似文献   

8.
美国开国元勋、著名民主主义思想家杰佛逊的言论、出版与新闻思想,包括人民权利最主要的是言论自由,要永远反对一切对人类心灵实行暴虐专制统治;社会要真正实行出版自由的政策;报纸极为重要,应允许报纸批评政府,哪怕是上面出现政敌的没有根据的言论等。杰佛逊上述思想形成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是,受母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思想家弥尔顿等人出版自由思想的影响;受北美殖民地时期自由的宪政辩论的社会现实的启迪及影响;与他的不喜欢强权政府与不擅权不恋位有关。  相似文献   

9.
陶短房 《世界博览》2013,(17):16-18
界定"网络谣言和暴力威胁"有弹性、有难度网络红人凤姐在网上威胁"要烧了美国移民局",为什么没有安全人员找上门来?一些国内人士认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言论自由,且许多案例都表明,这种言论自由确保任何发表言论者只要被证明"无实施恶意"就不会受到惩罚。诸如"我XX"、"我要杀了你"之类言论,只要并无实施故意,通常不会受到什么追究。事实上,在Facebook或Twitter之类的平台,这样的不雅语言每天都不计其数,倘果真句句计较,那可要把情报部门忙得四脚朝天了。2011年,一则"出口转内销"的传言曾在国内传播广泛:网络名人凤姐在美国因移民手续办理不顺利,  相似文献   

10.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自由,是当今世界各国宪法普遍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在发展个人才智、增强民主参与、制衡政府滥权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言论自由作了具体阐述:言论的外延界定、言论自由的内涵及其价值、言论自由的保障及限制。  相似文献   

11.
以生命权为视角论死刑废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死刑存废这一国内外热点讨论的论题,本文拟从生命权不容侵犯这一新的角度进行论证.人的生命权具有不可剥夺性,与普通人一样,罪犯也享有不可剥夺的生命权;死刑虽披着"合法"的面纱,但也是对人的生命权的侵犯;死刑不是保护一般人的生命权所必需的刑罚.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唯一部写有“知识产权条款”的宪法。早在1787年,美国立宪主义者们就在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给了国会关于知识产权的立法权:“国会有权藉由保障著作人及发明人于特定期限内就其著作及发明享有排他权,以促进科学与实用技艺的发展”。1790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现行专利法是1952年颁布的。  相似文献   

13.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0,(4):8-9
特朗普发表任内第三份国情咨文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发表了任内第三次国情咨文演讲。特朗普表示,过去一年里,美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签署了新的经贸协定。他呼吁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改善美国的基础设施、提高美国国内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速度等。特朗普抨击民主党主导的"奥巴马医改"方案。他呼吁国会立法对处方药定价机制进行改革。特朗普重申美国应加强边境管控、改革移民制度,呼吁改革后的移民制度体现"能力优先"。特朗普还称将保护美国公民的拥枪权。  相似文献   

14.
总统享有压倒的优势,但没有最终的权威;联邦外交权的行使必须尽量不侵犯州的“保留权利”;新闻媒介几大巨头的作用不可小觑。两个主宰:总统与国会美国宪法将外交权完全赋予了联邦政府,在外交事务方面,各州和联邦政府很少发生冲突;其中总统及其领导的行政部门在外交事务中负有主要责任。这一点与大多数国家没有不同。不过,在外交权的法律归属方面,美国仍有其特点:第一,在总统和国会的外交权限划分上有一片不明朗的“灰色区域”,总统的外交权固然很大(宪法第二条第二款),国会的权力也不小(第一条第八款),结果,“在对外政策上,总统将享有压倒的优势,但是没有最终的权威”。事实上,围绕外交  相似文献   

15.
在言论自由受到法律保护、媒体独立成为民主社会共识的今天,日本的报纸和媒体虽然不再像战争时期那样被军国主义“大政翼赞”的枷锁所束缚,但一种受狭隘民族主义蛊惑的“言论自制”,正日益成为日本媒体界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解读美国"战争权力决议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宪法规定,宣战权在国会,武装力量的总司令为总统。制宪者的权力制衡意图是防止美国总统随意发动战争。但在宪法颁布后,总统在处理战争事务上优势强于国会。国会长期的被动地位导致了总统战争权力的扩张,越战即是总统滥用战争权力的结果。越战的惨痛教训使国会最终制定了战争权力决议案。但无论国会如何限制总统的战争权,其目的并不是要放弃超级大国的霸权,而是要使国会在美国对外战争中拥有更多的参与权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言论自由是指言论主体在网络世界自主地表达其思想而不受干涉的自由。网络言论自由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和及时交互性特征,并呈现出身份隐匿与隐私泄露、信息共享与信息独占、新型民主与新型控制、信息有序与信息失控等悖论。网络言论自由的悖论表明需要对网络言论自由从道德、法律、技术等方面加以引导、规制和控制,以实现自由与限制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名誉权法律保护存在着言论自由和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的协调问题。合理界定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的范围与边界是化解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困难的出发点。加强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保护需要明确引入公众人物的法律概念,建立我国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的强化机制,引进西方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恶意不实诉讼"制度和"实际恶意原则"。同时,公众人物的名誉权的保护也应受到合理的限制,国家需要制定新闻法以及相关法律保障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首相安倍自"梅开二度"以来,连同其政治拥趸,不仅在历史问题上肆言无忌,而且将其右倾话语渗透到NHK等主流媒体。以《永远的零》为代表的右倾文学充斥日本文坛;籾井胜人等NHK高管们关于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问题的错误言论,虽招致国内外的批判,但右派政治家们依旧没有放弃为历史翻案的努力;日本高官在国会上作证称,作为"河野谈话"基础的慰安妇证言未经验证真伪;内阁官房长官菅义  相似文献   

20.
徐奇渊 《世界知识》2010,(10):13-13
<正>趁着医改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的热乎气,美国民主党人又把目光转向了华尔街。"美国纳税人,再也不能成为华尔街公司破产的牺牲品"——奥巴马总统的誓言,令不同听众的脸色阴晴不一,但是心跳同样为之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