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磨合与塑造: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常态》报告2015年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发布《磨合与塑造: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常态》报告。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趋稳。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新磨合与互动中,中国塑造安全环境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显著增强。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组织撰写,中国社科院国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前的全球战略重点:亚欧大陆冷战后至今,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由冷战时期的“两洋战略”(即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遏制苏联的扩张)转变为现今的“亚欧大陆战略”,即以欧洲的北约和亚洲的美日军事同盟为支点,再辅以由美国领导的其他盟国和美国主导的国际体制(或称国际制度)组成的“制度霸权”,维持其在亚欧大陆的“一超独霸”地位,并最终构筑美国领导的全球范围的霸权体系。  相似文献   

3.
4.
张敬 《世界知识》2011,(5):45-45
在当今的世界舞台上,中国正日益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参与者,新世界的轮廓正在形成。美国的新保守派构想了一个单极世界,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占据着支配地位。这种构想已经开始黯然失色,因为中国的崛起标志着一种多极化的国际新秩序日渐形成,各闯将以一种比较民主的方式来决定圈际事务。  相似文献   

5.
关注美国全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对美国来说有两件大事:伊拉克战后的治理和美国总统大选,这两件事又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伊拉克战后的治理是对布什政府奉行的新保守主义战略可行性的检验,而总统大选则是美国纳税人对这个战略是否认同的政治投票。2004年的形势进一步表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政治上有所得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拔掉了萨达姆政权这个“钉子户”,为美国进一步控制中东扫清了主要障碍。与阿富汗战争的成果相呼应,美国控制欧亚大陆中部地区和世界战略弧形地带的战略意图得到实质性推进。二是伊拉克战争作为美国新保守主义战略的试验场,实际验证了…  相似文献   

6.
退出日本,退出德国,接下来会怎样?  相似文献   

7.
《科技促进发展》2009,(3):47-48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数技经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所辖的经济类研究所之一,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集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机构。其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内塔尼亚胡政府正站在以色列前所未有的全球高度释放以色列的国家能力,改善以色列的内外处境。这种新战略对巴以问题、中东局势是喜是忧,值得思考与评估。近一段时期以来,以色列外交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一方面,今年7月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穆斯林称尊贵禁地)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在9.11恐怖袭击后布什政府能够这么快制订和实施其全球战略?原来,主导制定和实施布什政府全球战略的新保守派,早已胸有成竹,早有他们的一套方案,他们又富有执政经验,因此很快抓住9.11这个时机,一下子就抛出了全球战略,并且立即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0.
当代资本主义跨国公司仍然是垄断资本剥削世界各国人民的有力工具。为了对世界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充获取最大利润,跨国公司采取所有权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并对发展中国家不断渗透和扩张。  相似文献   

11.
后冷战时代美国全球化战略,是美国在雅尔塔体系终结和国际新格局开始之时,经过长期的探讨和摸索逐渐形成的,其目的是确保美国国家利益和全球霸权,因此尽管其间布什政府的“世界新秩序”和克林顿政府“参与和扩展”战略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在总体上都有严重缺点,这是美国后冷战时代在国际事务中连遭挫折的重要原因,美国只有放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来指导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也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后冷战时代美国全球化战略,是美国在雅尔塔体系终结和国际新格局开始之时,经过长期的探讨和探索逐进形成的,其目的是确保美国国家利益和全球霸权,因此尽管其间布什政府的“世界新秩序”和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战略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但在总体上都有严重缺点,这是美国后冷战时代在国际事务中连遭挫折的重要原因,美国只有放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来指导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利益,也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大大超越了APEC原有的作用幅度;对冷战后的亚太和全球格局起到重大调整作用;“我们将把什么样的世界带到21世纪”?西雅图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于11月17日召开,于20日结束。然而全世界对此次会议的意义及其影响的谈论和探讨却远远没有结束。可以说,能够对冷战后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全球格局起到重大调整作用的国际事件,西雅图会议是最为突出的。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亚太许多国家在动荡中度过“选举年”,2005年将迎来“外交年”。在过去的一年,澳大利亚、美国领导人连选连任,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的领导人保住了执政地位,印尼、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则领导易人。今后多数国家的政策将保持连续性,但具体走向尚待观察。2005年是二战结束60  相似文献   

15.
对CASHL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运行期间的使用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以此作为论文的分析依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CASHL用户进行了读者问卷调查,分析了该院读者的文献使用偏好,根据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明确了CASHL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使用率不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以下简称为“上外国关院”)于2006年11月18日成立,是一个集科研和研究生教学于一体的研究—教学型单位。其前身为1980年成立的苏联研究室(所),1992年5月,在苏联研究所基础上成立了国际问题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滕继萌 《世界知识》2008,(14):62-63
胡佛研究院有关中国近代史的馆藏为世界瞩目,是学界公认的、除中国大陆和台湾之外,全球收藏中国近现代史档案资料最丰富的档案馆,相关史料500余种。尤为引人关注的是,研究院拥有约300万件与民国史及蒋宋孔三个中国现代史上著名家族相关的史料,更是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2001年4月21~26日应美国天然气化工利用学术会议主席Dr.Richard G.Mallinson教授的邀请赴美参加2001年春季天然气化工利用学术会议(2001 Spring National Meeting for Natural Gas Utitization Conference),会后顺访了美国两所大学。  相似文献   

19.
当前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是否从传统的欧洲东移到了亚洲?这是一个存在颇多争议的问题。笔者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欧洲集中了美国最大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这种情况在冷战前和冷战后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当年美苏对峙的重点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历次战略调整也都是针对苏联的。例如1949年~1954年奉行的“地区性遏制战略”,1954年~1967年实施的“大规模报复战略”,1967年~1991年运用的“灵活反应战略”,无不如此。欧洲仍是核心,但情况确有变化  相似文献   

20.
我们讨论的是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而不只是防务或军事战略重点。军事战略重点的转移,与其全球战略重点的调整不可混为一谈。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在欧洲是无需争辩的事实。但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究竟在哪里,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因为这是一个影响全球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重大问题,并且关系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的利益和战略决策。《世界知识》也为此展开了讨论,并综述了几种不同的观点(见第10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