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螃蟹长期生活在水和泥沙之中,在这种环境中,螃蟹长出了一双奇特的眼睛。螃蟹的眼睛像一个带把儿的小球,小球的“把儿”可以自由地转动,而且伸缩自如。螃蟹经常把自己埋在泥沙里,把两只眼睛伸到外面,偷偷地观察外面的动静。它的眼睛像两个微型潜望镜,如果看到敌人,它便把眼睛缩进壳里,一动也不动。螃蟹的“潜望镜”小巧灵活,能伸能缩,如果坏了,还能重新长出来。螃蟹的眼睛是复眼,复眼由许许多多的小眼组成。螃蟹的小眼结构很特别,尤其是晶状体,就像带果子的小树杈,“小树杈”是一束束光导管。光线进入“小树杈”后,不是直接到达视网膜,而是在…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10,(11):6-6
<正>一项新研究破解了一个有关螃蟹的奥秘:为什么通常惯于久坐的螃蟹,却有毅力完成"全球最艰难的长途迁徙之一"呢?每年雨季降临澳大利亚的圣诞岛时,数百万只圣诞岛  相似文献   

3.
热词     
!针眼螃蟹从2010年开始,在网上就有帖子称,大型批发商使用针管从螃蟹的肚脐处、蟹腿的关节处向海蟹中注入一种海水和化学药水的混合物。如果注入淡水,螃蟹马上就会死;如果是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人症",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入海水,本身螃蟹体内是可以容纳部分海水存活的。另外,化学药水主要是提高螃蟹的活动能力,相当于兴奋剂类型的化学药物。  相似文献   

4.
螃蟹为什么要横行呢?有人说因为地磁场的多次倒转,螃蟹就以不变应万变,干脆横行了。可螃蟹行走并无一定方向,更无关东南西北,横行抑或纵行又与地磁场何干?显然属于牵强附会,不能服人。又有人  相似文献   

5.
螃蟹是人们常见到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佳肴,许多人都吃过螃蟹,但螃蟹食人的情况却是鲜为人知的.令人惊异的是,日本大阪海域近年来就出现了杀人蟹.  相似文献   

6.
汪微 《科学之友》2010,(6):68-69
螃蟹是人们常见到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佳肴,许多人都吃过螃蟹,但螃蟹食人的情况却是鲜为人知的。令人惊异的是,日本大阪海域近年来就出现了杀人蟹。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的螃蟹,除了一两种特殊的品种之外,几乎都是横着走路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地磁场的多次倒转,螃蟹以不变应万变,干脆横行了。可螃蟹行走并无一定方向,更无关东南西北,横行抑或纵行又与地磁场何干?显然是牵强附会,不能服人。又有人说螃蟹体内有小磁体,可并无实验或解剖实证。再说,绝大多数螃蟹泳术不佳,冬眠而不洄游,仅在海底、滩涂或潮间带即可了此一生,要磁体又有何用?  相似文献   

8.
深秋蟹儿黄     
"菊花黄,蟹儿壮",农历九、十月份,正是螃蟹生殖回游时期,也是大量上市季节。"持蟹赏菊",向来是深秋时节令人高兴的事,因为此时上市的螃蟹最为脆嫩、膏脂肥满,食来别有风味。苏州的阳澄湖以产蟹而闻名全国,名为阳澄湖大闸蟹。章太炎的夫人汤国黎女士特别爱好这种大闸蟹,她的名句"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便是明证。吃螃蟹,在我国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螃蟹就已经被奉为贡品,《周礼》便载有取名"蟹胥"的螃蟹酱。之后,蟹菜的做法精益求精,相继出现了"缕金龙凤蟹"、"蟹黄铧锣"、"蜜酿蝤蛑"等蟹制佳肴。如今的"醉蟹"、"蟹粉烩银丝"、"珊瑚白菜"等也是上好的下酒美味。据分析,以100克蟹的可食部分计,含有优质蛋白14克以上,碳水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的螃蟹,除了一两种特殊的品种之外,几乎都是横着走路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地磁场的多次倒转,螃蟹以不变应万变,干脆横行了.可螃蟹行走并无一定方向,更无关东南西北,横行抑或纵行又与地磁场何干?显然是牵强附会,不能服人.  相似文献   

10.
在海底世界,螃蟹是众所周知的游戏迷。作为网络“螃蟹”,他们也一样玩性不改,驱使着虚拟世界里的小红龙和小绿龙,时而在小路上极速赛跑,时而缓步款款而行,有时腾空跃起,画面的视角随着虚拟小龙的运动在不断切换,让“螃蟹们”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在日本冲绳县发现了一种蜗牛。这种蜗牛能够像蜥蜴一样切断尾巴躲过捕食者的追捕。尽管人们已经知道螃蟹、蚯蚓等生物也能够切断躯体部位来逃生,但这是首次确认蜗牛也有类似行为。负责这项研究的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细松前说:"在没有蛇类生存的地区,我们没有发现当地的蜗牛具有这种防御行为。人们认为,这是适应行为的特殊例证——由防御蛇类的需求进化而来。"这种蜗牛被称为"萨摩蜗牛",生活在中八相山的石恒岛和西表岛地区。细松前还研  相似文献   

12.
螃蟹长期生活在潮间带、水底或沿海滩涂,在泥、沙滩上掘穴而居或躲藏在石隙中.因此,潮涨潮落就是与之相伴的永远的风景.经过数亿年的久而久之,螃蟹进化出地球上惟一、最特立独行的身体结构和横行方式.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淡水中的成熟螃蟹,每年秋末冬初便集群向江海交汇处进发,去参加一生一度的“婚礼”。婚前的螃蟹身着黄装,统称黄蟹,但在旅行结婚途中,却换上了与大地相映的墨绿色婚服。有趣的是,雌雄蟹虽结伴同行,却无暇谈情说爱,只是到达入海口时,才展开角逐和交往,以完成婚配和生育。一只雌蟹一年产卵50~90万粒。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很多时候,食蟹的风尚是与西风、赏菊等秋日意象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蟹是"美味"的代名词,很多地方都有它独特的方式来欢迎螃蟹一年一度的"回归"。这个秋天,不妨寻着螃蟹的味道,来一场寻味之旅。  相似文献   

15.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深秋,稻黄蟹肥,西北风一吹响,青黑发亮的螃蟹们像听到召唤似的,纷纷沿着大河小港向东海方向悄悄进发,俗称"九月九,蟹逃走"。此时,正是人们夜晚捕捉螃蟹的好时节。小时候,家乡的河港沟渠里,螃蟹特别多。村民爱捕蟹,其捕捉方法有网簖拦蟹、丝网捕蟹等等,但最有趣的是"守灯捉蟹"。村里的阿勇老伯是捕蟹能手,且人厚道,我和邻居常跟着阿勇去捕蟹。月黑星稠的夜晚,阿勇提着丝网、  相似文献   

16.
螃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蟹壳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美国科学家成功地将蟹壳的主要成份壳质及化学衍生物壳聚糖应用于农业和医学的外科手术。他们发现经过壳聚糖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可以增强抗土壤真菌的能力,使小麦增  相似文献   

17.
正秋风起,蟹脚肥。每年9-10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所以有食家言"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在层出不穷的饮食风尚里,吃蟹,也要讲究格调,从烹法到搭配,全然不同的吃法,在各地成为美食风向标,或许满足嘴瘾的同时又能吃出几分趣味。食蟹的季节感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这本身意味着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螃蟹是一种时令性很强的食物。我们当下把吃螃蟹视为一种与换季的景色和美味相关的景象,然而对古人来  相似文献   

18.
<正>九月阴平阳秘养生原则:阴阳平衡,防秋燥。养生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适度锻炼身体。饮食宜忌:宜多食西洋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冬瓜、黄瓜、萝卜、梨等,还可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预防治疗感冒。忌食:鱼虾、螃蟹、韭菜、辣椒等。  相似文献   

19.
吕斌 《科学24小时》2011,(12):38-41
在生物芯片界,程京绝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却是第一个吃出螃蟹味道的人……  相似文献   

20.
<正>在浩瀚的印度洋东部,有一个叫做圣诞岛的岛屿,它归澳大利亚所属。这座远海孤岛周围被200m高的断崖所环绕,面积约137km2。岛上的居民约2500人,大部分从事采掘磷矿的工作。圣诞岛面积的2/3覆盖着热带雨林,在雨林中,居住着15种陆生螃蟹,其中包括大约1.2亿只红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