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怡 《世界博览》2010,(16):30-32
重新考究天皇裕仁的《终战诏书》,我们发现,中日"历史包袱"的纠葛原来是一场不可名状的历史和政治差异的误会。  相似文献   

2.
年届87岁的裕仁天皇病危,日本朝野为之震动。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有关善后事宜。9月22日,应富内厅要求,内阁正式决定“把国事行为全面委托给明仁皇太子临时代理”。裕仁天皇也为之颁发了“委任书”。这样,这位55岁的皇太子实际上已接受了天皇全部的礼仪活动。天皇裕仁与皇后良子生有五女二子,明仁排行第五,是长子。据日本《皇室典范》有关继位的规定,明仁现居可继位的九位皇室成员之首。明仁生于1933年12月23日,取名明仁,称号继宫。裕仁天皇中年得子,兴奋异常,从明仁诞生到命  相似文献   

3.
我看世界     
天皇是二战元凶读贵刊《参拜,就难求谅解》(2005年12期)中有一段:“如果小泉认为战争责任不能由东条英机等一部分人承担,那么又该由谁来承担呢?是裕仁天皇,还是全体日本人民?”本人认为,二战的日本战争元凶就是裕仁天皇。依《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皇统率陆、海军”。日本对别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挑起的世界大战不都是这位天皇“圣裁”的吗?那些充当肉弹冲向目标的“武士”们不都是高叫“天皇陛下万岁”的吗?不是只有“为天皇英勇赴死”的人才有资格进入“靖国神社”的吗?像东条英机之流的这部分人不过是“天皇”的奴才罢…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70周年。台湾光复是全体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日战争中,用巨大的牺牲代价换来的胜利成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投降;同年10月  相似文献   

5.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这长达14年的日本对华战争中,国民党政府的对日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7月13日,日本NHK电视台在晚七点黄金时间播出了日本明仁天皇打算"生前退位"的消息,随即引发日本国内舆论的轩然大波。然而充满戏剧性的变化是,当天晚上宫内厅次长山本信一郎召集记者,全盘否认天皇"生前退位"的相关报道,从而引发了日本国内舆论的种种猜测。东京时间8月8日下午三点明仁天皇发表电视讲话,标志着天皇"生前退位"问题正式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7.
对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战争责任,由于美国的庇护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掩饰,日本天皇裕仁逃脱了惩罚,人们往往只怪罪日本的军国主义。事实上,除了日本军国主义外,天皇对战争负有直接责任。天皇的免责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苏青 《科技导报(北京)》2015,33(17):107-108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向全世界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70年后的8月15日,拜读甘本祓老师即将付梓的新作《B-29来了:从波音到东瀛》,不禁感慨万千。国与国之间战争的较量,最终是实力和国力的比拼。20世纪三四十年代,贫穷、落后的中国用人口众多和地域广阔的实力,在付出3500万血肉之躯的巨大伤亡、8年之久的艰苦卓绝持续损失  相似文献   

9.
1986年,日本银行为纪念裕仁天皇登基60周年,发行了一套20克重的24K 纯金币,面值高达10万日元(约690美元)。这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首次发行的金币。尽管金币的价格比其重量值高出2倍,但购者如云,供不应求,日本银行前后共发行了1100万枚。一时间金币热席卷了东瀛大地。最近日本官方透露,日本发现  相似文献   

10.
二战结束60余年了,但关于日本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问题,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天皇并不是战争的直接发动者,战争的推动者是政府和陆军部,“天皇不亲政”乃是天皇制的原则,进而把天皇描绘成“从心底祈求和平、力图避免那场全面战争的君主”;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天皇居于日本统治者的核心地位,集行政权、军事权、神权于一身,1931年开始的侵华战争及1941年全面爆发的太平洋战争,如果没有天皇的批准与支持,是不可想像的。  相似文献   

11.
《奇闻怪事》2013,(9):32-3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代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古绝唱,曾多次被镌刻在石碑上。然而,石碑背后却有一段惊人的历史故事……日寇密谋夺碑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消息传到苏州后,当时盘踞在那里的侵华头目松井石根欣喜若狂,他亲率百余护卫策马狂奔到寒山寺,在《枫桥夜泊》诗碑前合影。这块诗碑是由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手书的。松井石根知道日本天皇裕仁喜欢《枫桥夜泊》一诗,便将这张照片寄给了裕仁。裕仁接到照片后大喜,表示想一睹寒山寺诗碑的真容。于是,日军参谋次长多田骏出了一个馊主意,让裕仁下诏书给松井大将,把《枫桥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知识》2010,(9):12-12
4月20日,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朝鲜官方媒体上月初首次公开了国防委员长金正日之子金正银(音译)最近的照片。  相似文献   

13.
正明仁天皇是裕仁天皇的长子,然而明仁天皇却和父亲不同,他敢于面对历史,并没有逃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所作所为。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天皇8月7日下午3点通过视频表达了作为天皇的一些想法,显示出想要实现生前退位的强烈愿望。天皇"表明心情"在这个名为"表明心情的讲话"中,明仁天皇说,"走过了战后70年这个大日子,两年后即将迎来平成三十年。我也年过八十,体力上也越来越感到各种极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8月8日,现任日本天皇通过视频发表关于其象征性职责的讲话,印证了天皇本人有"生前退位"意向的真实性。现行《日本国宪法》颁布于1946年11月3日。全部条款共103条,前八条即是有关"天皇"的规定。与颁布于1889年的《明治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大权不同,《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为日本及全体国民的象征。其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非外交场合开展各种外交活动在中外关系史上不胜枚举,借参加政要的葬礼进行外交斡旋在外交史上也不乏可圈可点的例证。中国前驻日本国大使杨振亚曾亲自参加了裕仁天皇的“大葬之礼”,并目睹了中日关系中的一次“葬礼外交”。  相似文献   

16.
<正> 序和歌是日本古典诗歌的总称。《百人一首》中的和歌,全部属于短歌。由5、7、5、7、7共31个假名构成。《百人一首和歌集》、又叫《小仓百人一首》。为日本镰仓时代的著名学者,歌人藤原定家选定。成书于1235年。上起天智天皇,下至顺德院天皇(七世纪——十三世纪)、选一百位具有代表性的歌人的作  相似文献   

17.
追风人物     
<正>近七成日本人赞成天皇退位"永久制度化"日本共同社近日公布的一份关于天皇退位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通过修改《皇室典范》,让今后的天皇也能退位",大幅超过回答"应该通过制定特例法,认可仅限当今一代天皇退位"的人数(占25%)。回答"不应该认可退位"的仅占4%。另外,赞成"女性天皇"者达到86%,但对女性天皇和母亲一方继承天皇血缘的"女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2006,(3)
据法新社2月6日报道,此前,人们曾证实猴子、老鼠和其它一些哺乳动物能够认知不同的语言;而这次人们首次发现,鸟类也具备这种能力。日本研究人员给文鸟(爪哇禾雀)听英文版及中文版的两部日本名著的录音。这两本书分别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和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研究人员之所以没有用日语进行试验是因为这种语言鸟平时经常听到。研究的具体过程如下:让一只站在杆上的文鸟先听英语录音,然后才允许它吃东西;接下来,研究人员随意播放英语和中文录音,但是只有当文鸟听到英语录音跳到杆子上后,才允许它吃东西。研究发现,文鸟成功分辨出英语录…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政体是议会内阁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是天皇集权制,二战后变为议会制君主国。据1947年5月3日施行的《日本国宪法》,行政权属于内阁,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天皇只是国家和国民整体的象征,并且天皇的“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天皇只能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日本实行政党政治,除自民党外,还有所谓三大在野党,即:社会党,1945年11月成立,现任中央执行委员长山花贞夫;公明党,1964年11月成立,现任中央执行委员长石田幸四郎;民社党,1960年1月成立,现任中央执行委员长大内启伍。此外,社会民主联合(简称“社民联”)也  相似文献   

20.
明治维新后,日本即着手以英、德等国为模式,建立现代文官制度。1887年,日本公布《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采用文官考试制。1893年又公布《文官任用令》,规定除敕封官外,一般官吏均需通过考试方可录用。日本宫吏制度从此走上近代化轨道。但此时的文官制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明治宪法第10条规定:“天皇定行政各部之官制及文武官之俸给,并任免文武官”。《宫吏纪律》规定,官吏对天皇“必须以忠顺勤勉为主”。人们称这种仍含有封建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