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春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一位秀外慧中、有胆有识的杰出女性,但同时她也带有浓厚的封建卫道士的色彩,因此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春秋笔法是对人物的行为细节、语言等方面进行富褒于贬或寓贬于褒的描写,只有对人物进行仔细分析、反复琢磨,才能品味出作者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深刻描划,以及作者在人物中的深邃寓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整部作品的主旨。贾探春在(红楼梦》“十二钗”中名列第三,是仅次于林黛玉、薛宝钗的重要人物,“红学”评论界一直对探春持以肯定的态度,对其姿容,才略及性格都加以褒扬。但是,经过对原著关于描写探春的所有章节加以细致严谨的推敲,我对夙论不敢苟同。我觉得曹雪芹在塑造探春的人物形象中运用了传统的寓贬于褒的春…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耗尽心血写下的《红楼梦》,既是女性的赞歌,又是女性的悲歌。贾府中同为庶出地位的迎春、探春,两者在外表、才干、性格及她们对自身地位的态度上都有不同,故其悲剧命运的成因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探春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一位秀外慧中、有胆有识的杰出女性,但同时她也带有浓厚的封建卫道士的色彩,因此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脂粉队里的真正英雄──探春论马静珍在《红楼梦》大观园的女儿国中,三姑娘探春是最具才情、胆识和气度的一个。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是女儿国中的政治家。她在短短的人生中所闪耀出的人性的光辉,不仅为女儿国增添了壮丽的色彩,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说...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从对游苔莎的性格进行多方面的剖析,先结合环境因素探索游苔莎性格的成因;接着是直接点明她性格中的主要特点———反叛,同时结合她的行为分析她性格中的反叛因素;游苔莎的爱情观也是她性格的一种直接反应,通过分析她的爱情观也更进一步了解她的性格;最后结合时代因素和她自身爱幻想的性格弱点来分析她性格中所含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7.
艾迪是福克纳的小说<在我弥留之际>中的中心人物.虽然她在小说开始时便处于弥留之际,但是她对于她的几个儿子的影响却是深刻而长久的.达尔是艾迪的孩子中性格最为复杂并和艾迪一样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物.他对语言的蔑视,他的性格特点和他对人生的悲观主义倾向都深刻地体现了母子二人之间天然的契合.而这种契合恰恰体现了现代人对生活以及对爱情的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8.
谭淑红 《科技信息》2008,(5):197-197
蘩漪是曹禺先生《雷雨》剧作中最具“雷雨”性格、最丰满的角色。她是一个性格复杂、内涵丰富并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她渴望自由的爱情,但又摆脱不了家庭的牢笼,她既具有旧式女性柔弱的性格,同时又有着现代女性的抗争精神,她紧紧抓住与周萍一种阴鸷的爱,却又被无情的抛弃,最终导致了她对一切的报复。文章充分揭示了在当时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个女人,无力与强大的封建势力相抗衡而实现自我理想,即使反抗,也将以悲剧告终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9.
文琦 《科技智囊》2007,(2):82-83
在《红楼梦》所描述的众多女眷当中,我最喜欢两个人,一个是薛宝钗,另一个就是贾探春。说起来,在贾府的姑娘、媳妇中,真正姓贾的也就四位姑娘: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而探春则是这贾府姑娘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0.
在丁玲的早期小说中,疯癫、死亡与父亲的意象频繁出现,这使她的文本茏罩着一层女性主义的忧郁和绝决。她从小失去父亲,她的文本中父亲意象却经常出现,充盈着慈爱的光辉。这种看似不可理解的现象背后却有着合理的因果关系。现实生活中,父亲角色的缺失对她性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导致这三种意象形成的原因,是她沉重的心理情结。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情节化操作之外的特例,这部关于《红楼梦》的考据和评点专论,是她穷毕十年精力的后期作品。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这部学术专论的表征;而她与《红楼梦》及其作者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是这部专论的非学术隐义。张爱玲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红楼梦魇》作为自己的间接诉情文本。  相似文献   

12.
茅盾在他的小说处女作《蚀》三部曲中刻画了一群个性鲜明的“新女性”形象,文学史上称她们为“时代女性”。丁玲的早期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一个“莎菲性格”,她后来的多篇小说人物都是“莎菲型”形象的拓展和延伸。比较分析茅盾的“时代女性”和丁玲的“莎菲型”女性形象,可知:在人生理想的追求上,“时代女性”是革命的理想主义者,而莎菲女士是启蒙的个人主义者;在生活的逆境面前,“时代女性”在绝望中求生,莎菲女士却在颓废中耗尽生命;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时代女性”狂热地追逐爱情只为填补内心的空虚,而莎菲女士执着地将灵肉一致的爱情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曹雪芹在刻画王熙凤这一人物时,并长仅仅停留在“恶”的一面,而是用摇曳生花之笔,写出了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具有一定的人情味,以及在管理家政方面所表现出的干练、果断的才能、智慧。如此着笔,就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了生活的真实。正因为曹雪芹以细腻婉转而又流畅奔达的笔触层层皴染出凤姐性格的复杂性、深刻性以及独特性,这一艺术形象才骨肉丰满,达到典型化的高度,成为小说之林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田纳西.威廉斯在其代表作《欲望号街车》中成功塑造了在道德性、神经性以及现实性焦虑中挣扎的布兰奇。运用弗洛伊德的焦虑思想解读布兰奇情感历程中的"欲望号街车"、"墓地号街车"以及"天堂福地",揭示出焦虑在布兰奇悲剧命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一种焦虑对付不当,就会滋生其他焦虑,这些焦虑会给自身带来毁灭性灾难,其负面影响还会波...  相似文献   

15.
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观点和女权观点相结合,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试图揭示父权制世界观统治下女性同自然倍受压制和迫害的悲惨处境。戴维.劳伦斯的中篇小说《公主》,讲述了主人公"公主"在代表工业文明的父亲极端的教导方式下异化性格的形成,及其充满矛盾的自我寻找过程,以及其异化的性格如何最终导致了代表着人类自然本性的罗梅罗的悲剧下场和自己荒诞的结局。作者通过描写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几近异化的关系,向我们揭示了女性及自然在父权统制下的悲剧局面,呼吁人们回归自然本性,从而体现了其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6.
《飘》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情况的长篇巨著。这部作品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郝思嘉.奥哈拉。作者对这个人物倾注了许多心血,使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成为福斯特所说的"浑实的人物"。这部作品可直译为"随风飘逝",它就是出自郝思嘉之口,大意是说那场战争像飓风一样卷走了她的"整个世界",她家的农场及她的旧梦也"随风飘逝"了。文章试图从错综复杂的品性、擦肩而过的爱情方面去阐述郝思嘉的反叛传统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郑六珠 《科技信息》2008,(30):283-284
笔者以亲身执教的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友爱残疾人》一课为例,从“基于教材,立足学情,构建教学思路”、“依据目标,兼顾需要,选择教学方法”“朝向效果,优化过程,整合教学程序”三个方面用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把好备课关,从而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帝国女人》是赛珍珠以慈禧太后的生活为蓝本创作的一部作品,由于翻译的原因,在中国还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在结合中西方叙事方式的同时,赛珍珠从自身独特的中西文化互渗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慈禧传统又独立的个性,这部小说一方面描写了慈禧作为女性统治者刚强的一面,另一方面也细腻地刻画慈禧丰富的情感变化,彰显出女性意识,丰富了慈禧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似乎对"房间"有种特殊的情怀,在她创作的作品中,有两部就是以房间命名的,它们分别是《一间自己的屋》和《雅各的房间》。阅读她的小说,有时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似乎都象牢房的奴隶,笼中的小鸟,在自己狭小的天地中枯燥无奇地终老一生。"房间"在作者眼里很多时候就是一间约束妇女自由的"牢笼"。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社会把政治伦理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要求。在长期的发展中,壮族人民也用自己的方式传承这种理念。《传扬歌》与《布洛陀经诗》这两部在“那”文化圈广大壮族地区流传的经典著作,就记载了壮族先民的政治伦理之治平思想,主要包括天命观、民本观、抗争观、公平观、民权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