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实验以锦橙为试材,采用2,6-二氯苯酚吲哚酚钠滴定法,检测了经不同中草药处理的锦橙果实在贮藏过程中Ve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中草药处理后锦橙果实Vc含量均呈上升趋势,Vc保存率在中草药单方中以白藓皮处理最高,在复方中以青蒿+白藓皮处理最高,复方优于单方。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中草药对原代培养花鲈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10种复方(记为M1、M2、M3、M4、M5、M6、M7、M8、M9、M10)和10种单方中草药,煎制成终质量浓度为5 mg/mL的水提物,用这20种水提物处理花鲈原代培养肝细胞4 h,再换用200 μmol/L H2O2处理2 h进行氧化损伤,最后测定培养液中胞内酶活性(AST、ALT和LDH)及肝细胞抗氧化指标(T-AOC、SOD和MDA)。结果显示:肝细胞受损后,其培养液中AST、ALT和LDH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细胞中T-AOC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先经中草药处理再用H2O2氧化损伤后,各中草药处理组AST、ALT和LDH活性降低,其中姜黄、五味子单方和M9复方的AST、ALT和LDH活性较其他中草药组显著降低(P<0.05);姜黄单方和M9复方的T-AOC和SOD活性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大黄、丹参、银杏、姜黄、甘草、赤芍、猪苓、五味子单方,M1、M4、M6、M7、M9复方均能缓解由H2O2诱导的原代培养花鲈肝细胞损伤,其中姜黄单方和M9复方的保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白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白藓引种驯化试验,从种子发芽、保苗、繁殖、田间管理及物候等方面对白藓的栽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沙藏处理法处理白藓种子,储藏温度1~5℃,储藏时间180 d,湿度60%时,出苗率可达95%以上;幼苗使用50%遮阳网,保苗率达90%以上.同时指出,只有在形成完整栽培生产操作规程的前提下,才能对白藓进行开发利用,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九成熟的夏黑葡萄果实为试材,探讨不同质量分数(1.0%、1.5%、2.0%和2.5%)的壳聚糖涂膜和复方丁香提取物处理对采后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2.5%壳聚糖和复方丁香提取物涂膜处理后均能有效延缓采后葡萄果实中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多酚含量的下降,并在一定的贮藏时间内可抑制纤维素酶的活性.壳聚糖涂膜相对于复方丁香提取物处理在保持果实品质方面的效果较好,尤其是1.5%左右的壳聚糖涂膜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单方及复方中草药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noii)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乌梅(Prunus mume)、苏木(Caesalpinia sappan)和五倍子(Galla chinensis)等82种单方中草药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石林县‘次郎’甜柿为试验材料,用0.5μL/L,1.0μL/L,1.5μL/L三种浓度的1-MCP进行处理,在15℃条件下贮藏,研究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果肉硬度、果实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失重率、色差、Vc含量等生理变化,探讨了1-MCP对果实成熟衰老的控制及其作用机理.比较处理结果表明:1-MCP可以有效抑制柿果呼吸强度,保持柿果硬度,延缓色泽由绿到红的转变,抑制Vc含量的下降,延缓柿果成熟衰老,有效延长了柿果的货架期和贮藏期,保持了柿果实的鲜食品质与风味,其中浓度1.0μL/L处理组在延长柿果贮藏期上优于其他两种浓度的处理组.  相似文献   

7.
套袋对三类柑橘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7种不同果袋、3次不同摘袋时间对北碚447锦橙、尤力克柠檬、1232橘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因不同的果袋类型、不同的柑橘品种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套袋减缓果实的生长发育,平均单果重减少15~30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TSS)降低或上升0.5个单位左右;对于维生素C含量,北碚447锦橙降低或上升4~8mg/100mL,而尤力克柠檬、1232橘橙降低或上升1~3mg/100mL;固酸比有升有降,北碚447锦橙降低或上升0.5~1.5个单位,尤力克柠檬基本不变,而1232橘橙降低或上升4~6个单位.采前摘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套袋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提高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和固酸比,降低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遮光性强的果袋对果实的品质的不利影响大于遮光性弱的果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西藏沙棘果实的Vc含量及铅、砷含量等进行测定,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电位滴定法测定样品总酸度;阿贝折光仪测定样品的固形物含量;淀粉为指示液,碘滴定液测定Vc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含量;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砷含量.结果:西藏沙棘果汁中Vc含量为170mg/100g;总酸含量为2.82%;固形物含量为7.75%;铅含量为0.01mg/kg,砷含量为0.03mg/kg.结论:西藏沙棘果实中Vc含量≥170mg/100g.铅、砷含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成熟油桃为材料,采用浓度分别为0.5%、1.0%、1.5%、2.0%的壳聚糖(CTS)溶液浸泡lvain(即涂膜),在室温(10~15℃)下贮藏20d,研究CTS涂膜处理对果实贮藏期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对保持油桃硬度、减少油桃失重和腐烂、延缓油桃Vc、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减少都有明显作用;与清水处理相比,1.0%CTS涂膜处理明显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增加了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保持了果实较好的硬度。提高了油桃果实贮藏品质.此方法与其他油桃贮藏方法相比,更加简单、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10.
对科尔沁沙地不同样地生物结皮的理化性质以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围封不同放牧梯度恢复样地和未围封放牧样地藓结皮的含水量、结皮厚度及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藻结皮(P<0.05),而pH值却低于藻结皮,说明藓结皮较藻结皮能更好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②中度、轻度放牧恢复样地藻结皮和藓结皮的4种酶活性均大于重牧区,说明适度放牧可以增加土壤的酶活性;③除多酚氧化酶外,脲酶、蛋白酶和转化酶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出现降低趋势,且结皮层土壤酶含量和层下土壤酶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藓结皮脲酶、蛋白酶与转化酶的活性均大于藻结皮,其差异性与放牧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果实主要因水分含量变化而引起的体积微变化包括日收缩和日净增长两个过程,果实水分含量日变化过程受到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其中土壤水分起主导作用。树体缺水时果实净增长量主要因水分向其它器官转运过多而受到影响,相比较而言,依据果实微生长规律控制灌水,不仅能节水,同时可使柑桔生长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利用桂西北岩溶地区丰富的桑科榕属植物资源,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苯酚一硫酸法测定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多糖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黄毛榕果实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4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80℃,超声波功率160w。此条件下黄毛榕未成熟果实多糖的提取率为1.61%。按黄毛榕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并测定的14种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多糖含量为0.39%~3.63%,其中舶梨榕果实多糖含量最高,斜叶榕果实多糖含量最低,不同成熟度的榕属植物果实,其多糖含量略有差异,不同的桑科榕属植物果实,其多糖含量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取得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几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教学中,采取自选水果、蔬菜及组内重复实验等措施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浓度VC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影响,因VC分子量为176,而SOD分子量在30000~50000,故采用透析法排除VC的干扰,以测定果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棉花叶片、加工番茄叶片、加工番茄青果和加工番茄红果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棉花叶片和加工番茄的果实等组织器官的主要物质含量,分析影响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因素。结果表明:以加工番茄叶片饲喂的棉铃虫上幼虫发育历期最短16.04 d、幼虫存活率最高54.44%,蛹羽化率最高83.58%,以加工番茄红果发育历期最长26.17 d,幼虫成活率最低3.67%,蛹羽化率最低0.00%。因此,4种食料中棉铃虫的适合度为:加工番茄叶片棉花叶片加工番茄青果加工番茄红果。棉花叶片、加工番茄叶片和果实中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其中加工番茄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5.14%、C/N为0.91;加工番茄红果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为3.04%、C/N为9.65。因此,植物组织内的可溶性糖含量低、C/N小、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有利于棉铃虫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开发宁夏枸杞叶资源,研究宁夏枸杞叶抗氧化活性部位中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关系.以乙醇做提取溶剂,再以不同极性溶剂对醇提液进一步萃取分离;并用DPPH法(DPPH.)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分的抗氧化能力,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极性萃取部分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除石油醚萃取部位外,其他各萃取部分在一定质量浓度时,对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均达到90%,且与总黄酮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其中,正丁醇萃取部分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达到77.32mg/g,其清除自由基ρ(SC50)=0.048 3mg/mL,活性与维生素C相当.可为枸杞叶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质量浓度为200mg/L的2,4D与45%的施宝克(杀菌剂)1000倍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浸泡罗岗甜橙果实3min,然后用薄膜袋包装果实,25摄氏度、湿度74%下贮藏,用HPLC方法分析了果实内2,4-D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处理果实放置24H的果皮内2,4-D含量比对照果增加3.29倍;放置24h的果皮内2,4-D含量明显高于果肉。处理的果实放置24h以后,通过从果皮吸收,使果肉内2,4-D含量显著增加,贮藏5d的果肉2,4-D含量达到最高值,贮藏30d的果肉内2,4-D含量为1570.35NG/G,以后显著减少,低于农业部颁发的2,4-D残留量,符合柑橘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橙子和多菌灵混合样品进行检测,获得混合样品的太赫兹(THz)时域波形;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采用菲涅尔公式计算折射率和吸收谱,最后以各样品的吸收谱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获得多菌灵和橙子组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和橙子组分含量的相对误差均小于7%;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能够用于水果与农药混合物的定量分析研究,同时,本实验也为该技术应用于农产品农药鉴别检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活性炭(AC)填充型电化学反应器模拟甲基橙废水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阳极类型对甲基橙废水色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PbO2/Ti阳极较RuO2/Ti、IrO2-Ta2O5/Ti阳极对甲基橙废水具有更好的脱色及COD降解效率,经150min电催化氧化,色度及COD去除率分别可达98.14%和54.22%.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甲基橙初始浓度、电解质质量浓度及电流密度对甲基橙废水电催化氧化效率的影响,并计算不同电流密度下体系的电流效率(ACE)及能耗(Esp).结果表明,在甲基橙初始浓度200mg/L,电解质质量浓度3%,电流密度30A/m2时,色度及COD去除率最高达98.89%和55.28%,ACE最高为65.86%,能耗最低为COD:11.19kWh/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