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刺五加多糖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刺五加多糖的不同干燥方法对其质量分数的影响.对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的刺五加多糖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冷冻干燥法优于喷雾干燥法,其质量分数测定采用苯酚一浓硫酸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刺五加多糖, 用乙醇对其分级沉淀, 当乙醇的体积为提取液的1倍时, 多糖沉淀量最大, 随着乙醇用量增加, 各级产物减少, 其多糖的总收率为原刺五加质量的0.54%. 用邻苯三酚法及fenton体系测定各分级产物对O2-和 ·OH的抑制作用, 随着乙醇用量增加, 其产物的抗氧化能力增强, 当乙醇用量是提取液体积的6倍时, 其产物对O2-的清除率最大可达47.7%; 当乙醇用量达4倍时, 其产物对·OH的清除率最大达68.2%. 刺五加多糖对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随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大, 当多糖浓度在0.4 g/L以上时, 不仅H2O2 对红细胞膜的氧化作用完全被抑制, 而且对红细胞膜产生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五加科药用植物人参、刺五加、龙牙檧木三种植物多糖的抗癌作用,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比较。其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其中以龙芽檧木多糖的抗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选取子午岭保护区药用植物刺五加,分析其不同部位紫丁香苷、多糖和黄酮的含量。结果发现子午岭保护区刺五加不同部位紫丁香苷、多糖和黄酮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紫丁香苷含量为0.000 1%~0.001 8%,其中茎干中含量最高,为0.001 8%;多糖含量为3.43%~7.53%,其中茎干中含量最高,为7.53%;黄酮含量为0.45%~5.12%,其中嫩叶中含量最高,为5.12%。与其他地区相比,子午岭保护区刺五加多糖含量处于较高水平,黄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紫丁香苷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该地区刺五加茎、枝和叶均具有药用价值,能够进行引种培育,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刺五加多糖对糖尿病大鼠代谢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饮食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刺五加多糖低剂量组(60 mg/kg)、中剂量组(120 mg/kg)、高剂量组(240 mg/kg);另设置普通饲料喂养的大鼠为对照组.连续给药6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取血后迅速分离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2,IR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刺五加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五加多糖各剂量组大鼠12 h饮水量、尿量、进食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刺五加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刺五加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刺五加多糖中、高剂量组GLUT-4、IRS-2、PPAR-γ、PI3K、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刺五加多糖低剂量组GLUT-4、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五加多糖在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中疗效确切,激活IRS-2/PI3K/磷酸化Akt信号通路和上调GLUT-4和PPAR-γ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抗癌植物资源与天然产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近50年来国内外对红豆杉及其天然产物紫杉醇,埃波休隆,多糖类(刺五加多糖,茯苓多糖,黄芪多糖,银耳多糖),鬼臼木脂素,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黄酮类(异黄酮,甘草黄酮,黄苓黄酮),萜类,皂甙类(绞股蓝皂甙,人参皂甙,甾体皂甙),多肽类及天然甾体等抗癌植物资源与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并对这些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植物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 ,人们对植物多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目前人们发现 10 0多种中草药多糖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在这里 ,我们就近年来人们对人参多糖、黄芪多糖和枸杞多糖以外的 16种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方法,对刺五加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温浸法中四因素对刺五加总黄酮提取的影响顺序为:浸泡时间>乙醇浓度>水浴温度>料液比,刺五加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8倍体积80%乙醇浸泡1.5 h水浴温度70℃,这些提取条件的确定为中药刺五加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中刺五加皂甙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其所含刺五加皂甙有极强的药理作用。根据刺五加皂甙的理化性质,采用分光光度法在不同提取剂、不同料液比、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对刺五加提取液中皂甙含量进行测定,最后确定刺五加皂甙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75%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6,温度为80℃,提取6h。  相似文献   

10.
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糖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含量丰富。近年来,其低毒性、高活性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尤其在抗肿瘤方面多糖功效特别显著。由于多糖抗肿瘤机制也是目前研究重点,所以就多糖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刺五加作为我国北方特有中草药,具有药食两用的特殊价值,为改善刺五加茶风味并提高刺五加资源的利用率,采用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的方式将鲜叶制成刺五加发酵茶.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发酵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了冠突散囊菌发酵制备刺五加茶工艺.感官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8 d,菌液接种量35%,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此条件下发酵茶感官评分最高.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方法得到发酵刺五加茶的最佳发酵条件,提高了刺五加发酵茶的感官品质,为刺五加发酵茶的实际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红芪是传统中药材,其药理活性明显,临床应用广泛.红芪多糖在恶性肿瘤和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面具有独到的效果.超声波提取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在中药多糖的提取中应用较多.在红芪多糖的提取中已有应用,多属于以不同超声波功率、温度组合及一定的料液比组合来提高红芪多糖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和节约能源方面,但超声条件、提取介质温度及pH等对所得红芪多糖的分子量有一定影响,超声波对其有一定的分子修饰作用,从而影响其药理活性及药效,但现阶段在此方面的定量研究较少.进一步研究超声条件和提取介质条件对红芪多糖分子量的影响,以及不同超声条件对所得红芪多糖的分子修饰作用和不同条件下所得的不同分子量的红芪多糖的结构与药效的关系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肠膜明串珠菌BD3749进行亚种水平的鉴定,探索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利用分子生物学及生化鉴定的手段对高产胞外多糖的肠膜明串珠菌BD3749进行了亚种水平上的鉴定;通过测定其在番茄汁培养基中生长过程的OD595、pH值动态变化以及对其中蔗糖的利用来评价其生长状况;通过对其生长过程中的胞外多糖产量的分析评价其发酵产物作为膳食补充剂的潜力;使用不同装液量培养模拟不同的氧压力强度,研究氧胁迫强度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并据此对其产胞外多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经鉴定BD3749为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属于食品中可以使用的菌株。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菌株在番茄汁中的发酵及产胞外多糖性能,BD3749在番茄汁培养基中生长旺盛,其合成的胞外多糖主要为不溶性多糖。通过不同装液量发酵实验考察了通氧量对BD3749不溶性多糖产量的影响,并对BD3749在番茄汁培养基中的产多糖量进行了初步优化,在优化条件下,不溶性多糖的产量可达14.5g/L。BD3749属于食品中可以使用的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其能以番茄汁为基质生长并合成大量胞外多糖,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刺五加为中国北方特有的药食同源型植物资源,为促进刺五加资源的利用,将刺五加发酵制成刺五加发酵茶。首次尝试利用红曲霉、米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对刺五加鲜叶进行固态发酵,通过测定发酵期间的黄酮含量变化和茶叶感官得分,筛选菌种的添加比例并优化发酵工艺条件;比较发酵前后刺五加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较佳菌种添加比例为米曲霉∶红曲霉∶产朊假丝酵母=1∶2∶1。15%的接种量,51%的水分含量,发酵温度36℃,发酵4.5d条件下得到的刺五加发酵茶感官优良,黄酮含量较未发酵刺五加相比提高32.37%。发酵后的刺五加比未发酵刺五加抗氧化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植物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活性多糖的研究已成为多糖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热点.对植物活性多糖的研究范围、重要意义及化学结构与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植物多糖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植物多糖由于它们独特的功能和低毒性,作为新药发展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表征鉴定的方法和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在医药领域潜在应用价值.并就实验室对芦荟多糖的研究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刺五加总苷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紫丁香苷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刺五加总苷对5种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及解析效果考察,筛选出适合纯化刺五加总苷的大孔树脂,进而通过动态吸附及解析的条件对纯化刺五加总苷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适合纯化刺五加总苷,优化后的最佳富集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3 g·ml-1,上样量为50 ml/10 g树脂,依次用7倍树脂体积量水及75%乙醇进行洗脱,浓缩干燥乙醇洗脱液,得刺五加总苷。刺五加总苷转移率达60%以上。结论:本方法适合刺五加总苷的富集。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多糖功效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经确定2 000多种食用和/或药用食用菌,其中许多已经商品化生产,并已有大量关于食用菌多糖保健功效的研究报道,这些保健功效与食用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有关,其中包括多糖.活性多糖表现出了潜在的对抗肥胖、抗糖尿病、抗癌、抗微生物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学作用,人们在脂肪细胞水平、啮齿动物水平和人类水平探讨了其相关的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多糖作用机制还包括对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其可以作为消化系统中的益生元.文中叙述了多糖在营养、功能性食品,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旨在评估多糖保健功能活性,例如一种多糖和多种混合多糖对肥胖、糖尿病、癌症和传染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主要常见的食用菌为研究对象,了解食用菌多糖的保健功效特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人类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的控制刺五加脑灵液的质量。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乙素进行含量测定。其平均回收率为99.56%,RSD为0.69%。此方法不但简单、快速,而对刺五加脑灵液的质量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怀牛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怀牛膝多糖在体外对肺腺癌细胞系(LTEP-a-2)增殖的调节,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对LTEP-a-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怀牛膝多糖对LTEP-a-2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可以诱导其凋亡.结论:怀牛膝多糖在体外能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可作为一种抗肺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