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朱诚 《安徽科技》2007,(1):24-26
近年来,繁昌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锐意改革,求实创新,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7亿元,财政收入6.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9.6%和52.7%;在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基础上,又被列为全国第一批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繁昌县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教兴县战略,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强化科技创新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八五"期间,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县乡镇工业快速发展,预计去年全县乡镇工业可实现产值47.5亿元、销售38.2亿元、利税3.4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5.8倍、4.2倍和3.3倍;技改投入累计8.7亿元,是"七五"期间的12倍,完成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个,实施国家级专项19个;建成亿元以上企业6个,其中森达集团5亿元;利税超百万元企业52个,其中300万元以上的10个。"九五"期间我县乡镇工业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不断深化"科教先行、规模推进、外向带动、名牌牵引"的发展战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建湖乡镇工业向现代化工业转移。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全县乡镇工业实现产值210亿元、销售180亿元、利税16亿元,分别为"八五"期末的4.5倍、4.7倍和4.8倍;技改累计投入50亿元,增长4倍  相似文献   

3.
一、县情概况 云安县地处粤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总面积1202.9平方公里,总人口30.8万人。云安县是广东省重要化工和建材基地,主要工业产品有化工原料、水泥和石材,近年县内“三高“农业、农业商品基地发展迅速,同时还大力发展高脂松、尾叶桉等商品林种,全县经济正沿着良性轨道发展。200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_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完成工业总产值22.27亿元,增长26.3%;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44万元,增长44.9%;税收(国税、地税)入库158亿元,增长18.9%。目前,社会各项事业同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特别是199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县情的基础上,发挥四大优势,做好山水文章,奔小康,建强县。通过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全面发动,共同奋斗,已于1996年1月顺利通过了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验收团的验收。199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比1993年增长134%,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3亿元,增长2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6元,增长1.8倍;全县财政收入完成8400万元,增长51%;全县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4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95年,县科委  相似文献   

5.
金寨是安徽省山库区人口最多、贫困人口最集中的贫困县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金寨县借助国家科技部的定点扶持的机遇,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创新科技扶贫机制,积极探索科技扶贫到村到户的多种形式,加快了脱贫步伐."十五"期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2.33亿元,年平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42元增长到1921元.  相似文献   

6.
<正>《杭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通过5年努力,使杭州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全面增强,把杭州建设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十二五"的前3年(至2013年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3.52亿元,增长8.0%;地方财政收入945.20亿元,增长9.9%。财政科技投入达46.26亿元,增长15.1%。其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3.94亿元,占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无锡县抓住改革和发展机遇,以发展乡镇企业为突破口,带动农村各业全面发展。到1992年,全县乡镇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以1980年为基数,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递增23.9%;农民人均净收入翻了3.7番;累计完成财政收入37.02亿元,净上缴国家财政30.44亿元。全县综合实力大为增强,1992年被评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首。乡镇企业已成为无锡县的主体经济。1992年底全县有镇村企业5200多家,全部资产达到14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达63.9亿元,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冶金、建  相似文献   

8.
张文 《科技潮》2003,(4):42-4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几年,密云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走“科教兴县”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全县科技实力明显增强,科技成果大批涌现。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1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税收总额18.27亿元,同比增长108.7%;财政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32.9%;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22.7%。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大化坪镇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逐步构建出平安、和谐、实力、魅力、幸福的美好乡村。2012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亿元,财政收入500万元,农业生产总值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大化坪镇是霍山县茶产业重点乡镇,是县"茶叶百里长廊"的核心区域,是全县茶产业现代农业示范一、加快主导产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0.
繁昌县民营科技企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较快发展,截至2005年年底,全县民营科技企业已有19家,从业人员2876人,实现技工贸收入71亿元,其中技工贸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15家.  相似文献   

11.
迁西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部,是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5.8亿元,财政收入6.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15元,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5%。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迁西县先后制定了《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永嘉县紧紧围绕产业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升级、区域品牌打造这一主线,本着求真务实,创新创业的原则,全力开展泵阀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基地将实现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2%,比2001年增加5个百分点;出口创汇6.5亿元,同比增长70%;税收从全县支柱产业的第二位跃升至第一位。基地拥有骨干企业3家,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成员企业28家;拥有授权专利69件。回顾一年来的基地建设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研究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战略眼光和科学管理是加快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升级的有效手段,是促…  相似文献   

13.
一 无为特种电缆产业基地是以高沟镇为核心、辐射整个县域的电缆产业集群,是全国四大电缆制造基地之一.2003年5月被安徽省科技厅批准认定为"安徽省特种电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6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无为特种电缆产业基地".目前,基地共有电缆生产企业86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8家,过10亿元的2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9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涌现出华菱、江淮、华星、华海、新亚特等一批骨干企业.2006年基地实现销售总收入91.56亿元,占全县工业企业销售收入86.54%;完成工业增加值26.53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82.14%;入库税金5.79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4.81%.电缆产业已成为无为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4.
桐庐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乙。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使镇党委、政行研了一班人形成了共识:必须队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和导项事业,为全县经济发席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负献,发挥“龙头”作用。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坚持营造浓厚的科教兴镇氛卜,建设科技组织网络,落实科技项目和不花点,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一1一作向)“一度和深度发展。现成为省巾于火科技了他乡镇和全县科技丁作先进乡镇。门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8亿元,获杭州巾乡镇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比第3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626元。几年来…  相似文献   

15.
南海县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广州,属佛山市管辖。全县总人口约95万。自1978年实施开放、改革政策以来,南海县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十几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广东的“四小虎”之一。1991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113.5亿元,工业产值占100.6亿元,全县国民收入达  相似文献   

16.
钭秀千 《今日科技》2003,(12):62-63
缙云县地处浙中南部腹地,东临台州市的仙居县,东南与温州的永嘉毗连,西、北与金华市的武义、永康接壤,是丽水市的北大门。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金温铁路在境内通过。全县总面积1503平方公里,其中山林10.26万公顷,耕地1.15万公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辖9镇、15乡、642个行政村。总人口43.58万,其中农业人口39.91万。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和社会有较大发展,到200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6.33亿元,GDP为21.33亿元,财政收入1.66亿  相似文献   

17.
赵晋 《安徽科技》2003,(11):30-31
天长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位于天长市秦栏镇,2002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6.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被誉为"安徽私营经济发展第一镇".  相似文献   

18.
《华东科技》2012,(7):38-39
在去年"三个10亿元"的财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20亿元,缓解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困境。为缓解上海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偏紧、民间融资风险过大、融资成本持续上升等诸多困难。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上海从实际出发,及时研究推  相似文献   

19.
<正>开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和全国全省两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实现"开门红",赢得"满堂彩"。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继续领跑全省创新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一路飙升。据统计,2013年1—2月,合芜蚌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7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74.7亿元、增加值509.5亿元、利润总额65.2亿元,分别增长22%、14.9%和36.8%。对外贸易呈爆发性增长,试验区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2.2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三大科技产业化自1986年起至今已有13年了,自科技产业化计划在我县实施以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把先进、适用的技术送往农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振兴青浦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3年来,全县共组织实施科技产业化计划244项,总投资3.38亿元,1998年正在实施的科技产业化项目将实现产值8亿元,13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