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草》是鲁迅著作中最难懂的一部作品。文章从对意象的分析入手,即感性上认识、理性上把握,考察抒情主人公“我”的态度,顾及作者全人,探寻《秋夜》深刻的意蕴,寻求解读《野草》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想将糟粕收敛起来”,“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恋”、于是便“造成一座小小的”《坟》.感慨于这几年交了“华盖”运,遂集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回射”成仿吾以无产阶级之名,指为‘有闲’,而且‘有闲’还至于有三个,“就偏”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  相似文献   

3.
鲁迅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更兼涉美术、音乐、电影等其他艺术领域,他笔下诸多经典的文学意象呈现出文学之外的鲜明的跨艺术特征。梳理以《野草》为代表的鲁迅式文学意象,从建筑、美术、音乐乃至伦理学角度探寻鲁迅文学意象的复杂成因,指出鲁迅式意象的跨艺术之美不仅凸显出鲁迅的艺术素养,更是鲁迅个体生命体验和复杂情感的艺术折射,具有跨越艺术界限、超越现实的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野草》中以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手段,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又作出自己对于生命的选择和回答。在这些回答中,以悖论的话语方式,奇特的意象,将生命的体验外化为特殊的结构方式,体现现代人精神的繁复深邃。  相似文献   

5.
《野草》是鲁迅著作中最难懂的一部作品。文章从对意象的分析入手 ,即感性上认识、理性上把握 ,考察抒情主人公“我”的态度 ,顾及作者全人 ,探寻《秋夜》深刻的意蕴 ,寻求解读《野草》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7.
鲁迅的《野草》以浓郁的象征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奇异的意象。在这些意象中记录着鲁迅心灵的奥秘,折射着他丰富的情感体验。无论是落尽了叶子的枣树,还是那彷徨于无地的影,都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象,而是蕴含着鲁迅生命中所体验到的寂寞感、虚无感以及荒诞感等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8.
散文集<野草>是鲁迅先生对生命进行哲学思辨的结晶,其生命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命的矛盾意识,包括黑暗与光明、生和死、绝望与希望、理想与现实几对矛盾范畴;另一方面是生命的抗争意识,即生命在对外界的压迫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意识,这两种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五个方面解读关于“意象叙事”在鲁迅小说文本中的运用,试图探求中国叙事言说背景下的鲁迅叙 事方略,在其小说文本中如何体现意象的双构或多构性,从而寻找到了以意象为中介,那种作者或隐含作者,与读 者或隐含读者间的深层对话。  相似文献   

10.
作家阿城在《棋王》中运用第一人称有限知觉叙述者“我”(目击者)来观察和叙述主人公王一生的棋道与处世之道,通过表层结构中主人公故事的发展来展现“我”从寻道到悟道的过程这一深层结构,使在表层结构中处于故事边缘的“目击者”成为深层结构中真正的主角,从而揭示出作品的深层涵义。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散文集《野草》构建了复杂多重的时间要素。在线形物理时间的延续中,文本内部存在主观时间的循环观和梦魇性,同时蕴含感性思维特征下的空间把握。鲁迅对时间感悟的方式不仅有哲学意味的探寻,而且融入着社会性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中的动物意象是在深刻洞悉社会生存境遇的基础上按照现实主义的原则创造出来的,是以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依附于文本结构之中,显示出深刻的丰富性和多层的文化意蕴;其动物意象包括凶猛动物、鸟类、家畜类、昆虫类,是以“群体”或群像而呈现的,这些意象反复的出现在不同的作品中,构成了一种隐喻性的存在,具有象征性。  相似文献   

13.
很多研究者认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是作者极度苦闷时的产物,其内容具有象征性、隐藏性和多义性,是散文诗中的精品。笔者认为这与鲁迅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象征意象的思维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散文诗的试作可上溯到公元前的老庄、荀子和屈子时代 ,它源远流长又品种繁多 ,大量夹杂在文、赋之中。它对《野草》具有潜在的影响 ,特别是它那发愤以抒情 ,肆于心写“牢骚”的精神面貌在《野草》中重新焕发出光彩  相似文献   

15.
论《呐喊》、《彷徨》的意象设置与情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多的本分析中,鲁迅小说的意象研究略显不足。试图以意象分析为研究契机,探讨鲁迅小说意象与深层情感的内在联系;并在小说意象的艺术凸现中,探索鲁迅的精神世界和独异的化思考,以形成对鲁迅小说价值的又一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6.
鲁迅《野草》是一部爱情散文诗集,含蓄委婉地记录着鲁许之恋的历程和心理流程,从中概括出鲁迅的三种爱情心理:怕爱而不敢爱的悲观心理、对攻击者的反击与复仇心理以及要爱而坚定地爱的心理。通过文本的解读分析,不难发现悲观情绪构成了《野草》的一大主流爱情心理,渗透在鲁许之恋的各个阶段中。随着爱情的发展,悲观情绪发生积极向上的变化,寄予着希望与决心。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的《野草》研究,是发展和创新、“内外兼修”、肯定和否定并存的时期。赵艳如撰写了《野草》研究史上的第一篇专论。张翼人在鲁迅逝世前,写出了部分较有分量的《野草》研究论文。胡风的《〈过客〉小释》是解读《过客》的重要论文。陈紫秋的《谈鲁迅先生的诗》运用比较方式较广泛地涉猎了《野草》的诗篇。李素伯、柯灵等肯定《野草》的价值,而沈从文、王文奇等则完全否定《野草》的内容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孙隆基先生<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了新的评价.文章认为,我国学术界对孙先生这一著作的评价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另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孙先生这一著作还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孙先生的"结构说"并不妥当;第二,研究方法也不科学;第三,研究的目的也是比较渺小的;第四,孙先生作为历史学家,还没有认识到存在主义违背自然之道的不现实之处,对西方的结构主义也没有深入的认识;第五,孙先生对"人欲"和"仁"的理解也不准确;第六,孙先生"确立自我"的主张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因此,孙先生并没有真正揭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他的观点其实是不能成立的.从图书馆学的角度看,本文还可以为高校在读学生提供一种阅读思路.  相似文献   

19.
《求乞》具有极强的诗性与音乐性,“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是这篇“音乐诗”的主旋律。它揭示着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生命枯竭,心灵隔绝的生存困境,又凝结着鲁讯个体的悲凉,绝望的生命体验。《影的告别》最基本的观念是“有”与“无”,是对“他”世界里的“有”的拒绝,对“无”-“仿徨于无地”,“消失(沉没,吞并)于黑暗”的选择,以及“全属于我自己”的世界里“有”的“无”,“空(虚)”向“充(实)”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作为鲁迅灵魂的记录,《野草》几乎蕴含了其心灵的全部智慧和意义。其中关于"路"和"走"的意象建构,更是深层次地反映了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无论是在路的始端所阐述的对环境的逃离,在路的终端所书写的对穷途末路的焦虑,抑或是在路途上对行走的强调,都在不同程度上突显了鲁迅对世界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求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