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稻草及木屑与煤二元混合颗粒的流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生物质与煤混合颗粒的最小流化速度(Umf)与混合颗粒流化时的分离特性,借助高速摄像仪、压力在线采集系统等对稻草及木屑两种生物质与煤二元混合颗粒的流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当生物质掺混比(质量分数)低于5%时,二元混合颗粒的流化性能与煤粉单独流化接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化质量;但随着生物质颗粒与煤颗粒的粒径差异增大以及生物质掺混比增大到10%左右,二元混合颗粒流化质量变差,逐渐出现分离和穿孔等现象。随着混合颗粒中生物质掺混比的增大,最小流化速度随之增加。基于实验研究结果,提出了用于预测生物质与煤二元混合颗粒最小流化速度的改进模型。另外研究还表明随着生物质掺混比的增大,混合颗粒离析程度加剧,床层出现不稳定流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鼓泡流化床过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鼓泡流化床看成是一个与环境有能质交换和能量耗散的热力学系统,用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流化床由均匀到不均匀流化状态的过渡。根据流化床的质量、动量、能量方程和Gibbs公式得出了系统的熵平衡方程和熵产生方程,基于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建立了鼓泡流化床的过渡态判据,提出了临界鼓泡速度计算方法。应用该判据对流化床中产生气泡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临界鼓泡速度与临界流化速度之比与颗粒直径的立方和气-固密度差成反比,与流体粘度的平方成正比,计算表明理论结果与有关文献的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一种可用于三产品分选的双密度层流化床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分析了流化床中的颗粒受力,论证了锥形段的强化分离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特殊的床型设计强化了二元粒子的分离,适宜的流化气速可使各分选带内的床层密度相对均匀,二者结合可形成能满足选煤工艺要求的双密度层流化床.  相似文献   

4.
在横截面为200 mm×200 mm、高1 200 mm的方形截面冷态流化床反应器中,对4种异型模拟固体废弃物颗粒在不同床料辅助流化下的分布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床料密度对床层内颗粒混合的影响较大,床料密度的增大使固废颗粒的浮升趋势显著增强,单种固废颗粒在床层内的分布特性取决于床料密度与此种颗粒密度的比值ρb/ρp,且对4种固废颗粒考察后发现,当ρb/ρp≈2.4时,床层混合最为理想.床料粒径的增大同样增强了固废颗粒的浮升趋势,但提升幅度相对较小.床料体积分数增大有利于床层内颗粒的稳态混合,为保证固废流化床内良好的流化混合质量,床料体积分数应大于80%.  相似文献   

5.
双密度层流化床可在一个分选槽中同时形成两个不同分选密度的分选区,一台分选机可同时产出3种不同灰分含量的煤炭产品.作者对二元加重质的流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锥形过渡段的特殊流化床床型,形成了可用于三产品分选的双密度层流化床,有效地简化了空气重介流化床干法选煤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双组分颗粒系统流化特性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Ф129mm的有机玻璃流化床中,对玉米芯、木屑和稻壳的流化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对流化床炉渣和河砂两种不同粒径的惰性粒子的加入进行了对比试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双组分混合颗粒系统的最小流化速度的经验公式.试验结果表明,惰性粒子的加入量应多于20%(质量分数),惰性粒子与生物质在粒径比较相近的情况下,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的最小流化速度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木屑-石英砂喷动流化床内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喷动流化床生物质裂解反应器,建立了一内径为150mm的有机玻璃冷模实验装置,在室温下进行了生物质(木屑)和石英砂混合物在喷动流化床内的流动特性研究。考察了木屑、木屑与石英砂混合物的喷动流化现象。结果发现在喷动流化床其它条件相同时,床层中相同的木屑量,随石英砂量的增加,木屑的循环量减少;而相同的石英砂量,随木屑量的增加,石英砂的循环量增加。最小流化速度实验值与计算值相比略小但相差不大,可用Ergun公式预测床层的最小流化速度,但不能用Muthur公式来预测最小喷动速度,这是由木屑与石英砂颗粒混合物的性质和床层结构特性决定的。随着喷动气速和流化气速的改变,可观察到床内粒子表现出八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固定床区、流化床区、局部喷动床区、流化一局部喷动床区、喷动床区、喷动流化床区、喷动垂直输送区、喷动流化垂直输送区。  相似文献   

8.
利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循环流化床床层与壁面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床层密度、床层温度、流化速度、颗粒粒径以及壁面长度等设计和运行参数对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床层密度越大或温度越高,传热系数越大;而颗粒粒径越大或壁面长度越大,传热系数越小;流化速度对传热系数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根据粒径和流量的不同,管内竖直向上固液两相流动可能会出现四种基本流型,即固定床模式、局部流化模式、充分流化模式和水力输送模式.在充分流化模式中,固相存在着明显的轴向分布不均匀性.通过对轴向分布不均匀性现象的详尽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逐层流化-壁面效应机理模型,给出了床体膨胀曲线的测量结果,并指出,稳定流化的流量操作范围窄是固液流化床的固有特性。  相似文献   

10.
气固流化床中气泡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摄像法研究了二维气固流化床的气泡行为,特别是气泡密度的分布规律。开发了针对摄像法研究气泡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比较了布风板、颗粒直径、流化速度、床层高度对气泡分布密度的影响,并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气泡分布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泡分布密度沿床高是不均匀的,存在气泡聚集现象;同一种颗粒在固定床高位置,气泡分布密度随流化速度的变化很小,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10~100mm长度的棉秆与弱酸性床料的混合流化特性,研究了棉秆长度、床料粒径、配比和流化风速等因素对混合均匀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长度100mm以下特别是50mm左右的棉秆,与粒径为0.6~1mm的床料,在配比为2%(初始质量分数),流化数大于3时,能较均匀地混合流化;但流化数大于7时,混合均匀程度有所降低.棉秆与床料的不同配比对混合均匀程度也有影响,棉秆的质量配比越小,混合得越均匀,所以设计流化床锅炉时流化风速、静止床高要选择合理,否则会影响到密相区的稳定燃烧.提出了秸秆流化床燃烧时,秸秆与床料混合质量的评判标准,并介绍了混合均匀度的概念.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当混合均匀度小于1.4时,秸秆和床料混合比较均匀,能够适合流化床燃烧.  相似文献   

12.
在一总高650mm,直径60mm的三相流化床实验装置上,采用取样法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二元混合物蔗糖晶体颗粒沿轴向的分布;应用轴向返混模型,得到不同条件下表征颗粒浓度分布的混合系数。结果表明,随气速增加,大、小颗粒的分布更加均匀,但随液速及大颗粒比率增加,均匀程度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3.
在一高1200mm、直径40mm的三相流化床实验装置上,采用压降法和取样法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剑麻基活性炭纤维在床内沿轴向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一定液速和气速下,气含率沿床高增加,而液含率及固含率则逐渐降低;一定液速下提高气速,床中的混合程度增大,而一定气速下提高液速,床中的离集(分级)程度增大.该研究成果可为活性炭纤维流态化吸附回收贵金属过程的放大和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内径200mm,高5500mm的流化床内,采用点源反向示踪的方法,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连续取样分好了湍动流化床内密相的浓度分布。实验表明,湍动流化床的密相除进行总体循环运动外,还存在着激烈的返混。密相内的气体混合行为可用二维扩散模型描述,表征混合程度的扩散系数可通过非线性估值求得,其值与流化气速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了一种基于电容探针的稠密气固两相流中异质颗粒混合特性测试新方法。研究了鼓泡流化床内异质颗粒混合过程中微观混合比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流化床一系列位置处对流与扩散机制对于混合过程的作用规律及其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流化床床层高度的增加,对流机制对于颗粒混合的作用先增大后减小;壁面处微观混合比随着混合时间出现小幅波动,主要表现出扩散混合行为;不同高度处颗粒达到混合平衡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异,而壁面处颗粒达到混合平衡所需时间是轴线处颗粒混合时间的2倍左右;混合平衡状态下最终微观混合指数相近。  相似文献   

16.
文中讨论了多维流化床中大小颗粒的分布特点,包括大小颗粒在多维流化床中共存的优势、它们的混合状态以及影响颗粒分级悬浮的主要因素.文中指出,将流化床成功地应用于连续结晶的基本条件是:保证不同粒度的晶粒在流化床中的共存并实现它们的分级悬浮,并可用多维流化床来实现这些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脉动流化床床层膨胀与混合的特点。认为对应于同样的气流量,脉动流化床的床层膨胀率要比普通流化床高,床层颗粒的偏析现象明显降低;推导了脉动床床层膨胀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对谷物流化床中偏析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影响偏析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谷物流化床粒径偏析分布的数学模型,为开拓流态化技术在农业物料加工中的新应用领域,为谷物流化偏析现象的实用化研究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