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导报(北京)》2005,23(5):11-1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犹太小业主家庭,1896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1902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在物理学3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爱因斯坦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该校理论物理…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在一九○五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一九一六年又完成了对广义相对论的研究。相对论的原理,改变了当时的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经典力学的时空观,描绘出一幅崭新的宇宙图景,在相对论运动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对论动力学,是物质高速运动的规律,它把经典力学作为低速运动的特例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梦想,他认为我们的世界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所有的基本相互作用都应该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之下。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重要进展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困扰人们很长时间的以太问题。狭义相对论成为了物理学的基石之一。爱因斯坦很快意识到狭义相对论与牛顿引力间的不自洽性。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在1915年底,爱因斯坦发表了他关于引力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世界》2005,(6):70-91
爱因斯坦在完成他的狭义相对论之后并没有满足,因为狭义相对论不涉及引力,然而,天体的运动是由引力决定的,说“宇宙是被引力控制的”,那一点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1905年26岁时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这是近代物理学关于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相互关系的一种基础性理论。相对论与古典力学不同,因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人理解它。据说,三十年代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时,一群学生请他解释相对论,他竟这样说:“当你和一位美丽的姑娘坐上两小时,你会感到好象只过了一分钟;但要是在炽热的火炉旁,哪怕只过了一分钟,你却感到好象是坐了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遭到许多人反对。1930年,德国出版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100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有人将这一消息告诉爱因斯坦,他却无动于衷。当那人追问该如何应对时,爱因斯坦耸了耸肩说:“100位,干嘛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错了,一人足矣!”科学的发现是以知识为力量的,其力量的大小只取决于是否掌握了真理,而不在于人多人少。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力量呢?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被世人喻为物理学革命旗手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著名"相对论"诞辰100周年(1905),同时也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1879-1955),联合国大会因此将这一年定为"国际物理年",一股"爱因斯坦热"正在全球掀起,甚至有德国、瑞士、美国、以色列四国为爱因斯坦的归属问题展开了争论。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与传说实在是太多太多,囿于篇幅等条件,本刊打算选编两篇风格不同的文章,分作两期,从两个不同的侧面简略地介绍一下其独有的风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余凤高 《天津科技》2003,30(2):51-51
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在美国普林斯顿医院去世。他的医生,也是他的仰慕者哈维这年42岁。为了对爱因斯坦的大脑仔细探究,哈维在将遗体交还爱因斯坦家属火化之前,悄悄地把他的大脑完整地取出,浸泡在防腐药水里,隐藏起来。 他为爱因斯坦大脑付出了代价 哈维以研究为由,始终不让大脑离开自己的身边,因此他的声誉受到极大影响,以致他不得不放弃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职务。80年代中期,哈维重新开始对爱因斯坦大脑进行研究。他把许多切片分送给德国、委内瑞拉、中  相似文献   

9.
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25分,爱因斯坦走完了自己76年的艰难旅程,静静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与世长辞了。40多年来,人们一直没有忘记他,这倒不完全是他在科学上的伟大贡献,而首先是他那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人品。 1879年的春天,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城一个犹太人家庭。长到3岁的时候,还不会说  相似文献   

10.
对20世纪初相对论诞生之前的物理学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在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著名的狭义相对论之前,物理学家如洛伦兹、庞加莱等人尽管已经走到了狭义相对论的边缘,得到了狭义相对论的一些结论,但最终却没能创建一个全新的物理学理论体系的深刻内因。从物理学发展的科学规律出发,对爱因斯坦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进行科学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爱因斯坦科学的方法论,对事物穷根究底的探索态度,对自然界事物的新奇感,是他不断创造新的物理学奇迹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爱因斯坦的生平,特别是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期间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至少有三个原因使爱因斯坦能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其次重点对其科学成就、科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和综述,评述相对论及其哲学意义,即相对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维的方式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最后回忆爱因斯坦和中国的交往,主要通过同周培源和束星北的交往为线索加以介绍,以此纪念伟大的相对论发表100周年.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在美国普林斯顿医院去世。哈维这年42岁,一直是爱因斯坦的仰慕者,也是爱因斯坦的医生。为了对爱因斯坦的大脑仔细探究,哈维在将遗体交还爱因斯坦家属火化之前,悄悄地把他的大脑完整地取出,浸泡在防腐药水里,隐藏起来。他为爱因斯坦大脑付出了代价哈维以研究为由,始终不让大脑离开自己的身边,因此他的声誉受到极大影响,以致他不得不放弃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职务。80年代中期,哈维重新开始对爱因斯坦大脑进行研究。他把许多切片分送给德国、委内瑞拉、中国、日本、阿根廷等国的科学家;别的科学家通过各种途径与他联系,希…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不仅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杰出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相对论不仅对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一百年来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考察和分析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历史背景和其哲学思想,使我们认识到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做出开创性的贡献,除了他具有优良的科学素质外,是与他丰富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据人们说美国是非常自由的。但是以下却是一段关于美国的自由的故事。著名全世界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因受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压迫,于去年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之聘,到美国去。他启程之前纽约太晤士报曾经载过这样一段消息:爱因斯坦教授在柏林美国总领事馆中,因为四十五分钟的盘问,非常愤怒,他简直不再答复便走出领事馆了。照例爱因斯坦把一切应办的事,就是连检查证的领取都委托般上代理人去办理的。这次,他是个人被邀请到领事馆去,他在用电话反驳了几句之后,便伴着他的妻子来到领事馆了。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00周年,这个伟大理论把引力描述为空间和时间的弯曲,颠覆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开启了近代物理学上一个全新的领域。那么,相对论到底是神马东西,它又是怎样被提出来的?改写宇宙认知法则关于爱因斯坦和广义相对论的故事,还要从1915年说起。1915年秋天,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心情不太好,他正在遭遇学术上的瓶颈——10年前,狭义相对论的提出震动了物理学界,那一年也因此被命名为"爱因斯坦奇迹年"。此后,他  相似文献   

16.
提到爱因斯坦,谁都知道他建立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基本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然而,据说他“对量子论的冥思苦想其实超过他为狭义相对论所花精力的百倍”。量子论是描述小如原子的微观世界的一种理论,被认为是同相对论并列的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理论。爱因斯坦对量子论的诞生也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不久以后,他便同量子论研究的“主流”分道扬镳,并对量子论发起了批判。爱因斯坦为什么要这样做?本刊前两期刊载的特别策划——《谁都能懂得量子论》大获读者好评,本文续接那个专辑,围绕爱因斯坦,换一个视角来审视量子论世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阿尔培特·爱因斯坦(1879——1955)是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工作者。他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一年后随父母迁至慕尼黑,少年时代是在慕尼黑渡过的。12岁中止了信仰宗教,热爱自然科学。15岁时又随父亲迁到意大利米兰。在家自学自然科学丛书。16岁到瑞士的苏黎世,目的想上一个联邦工业大学,结果没有考取,便到阿劳洲立中学,除补齐中学课程外,还学习了一些理论物理学和高等数学。1896年(17)岁以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学生名誉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在大学里大部分时间是在物理实验室里工作,他迷恋于同实践直接接触,其余时间以极大兴趣去听他所喜爱的物理学和微分几何学。除此之外,在家里还安排自己去学习一些适合于他求知欲望的和有趣的东西。1900年于该校毕业,因他不是瑞士人,又有“离经叛道”的性格,不为校方和教授们所喜  相似文献   

18.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相继发表了关于量子论、相对论和布朗运动等方面的革命性论文,开启了自然科学的新纪元。为了纪念物理学史上这一空前绝后的“奇迹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另一方面,今年4月18日也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世界各国都在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5篇重要物理学论文,提出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学说等重要物理学概念和理论,对20世纪物理学革命产生了极大推动作用,当年因此被誉为“爱因斯坦奇迹年”,为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2004年6月,国际物理学界一致倡议并经联合国确定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相对论推翻了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观念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在20世纪初诞生的,这个理论推翻了对“时间”的常识性认识。 根据相对论,时间会“加快”或“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