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71年档案: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宪法虽有弹劾总统一说,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被弹劾的美国总统是没有的。美国内战后的安德鲁·约翰逊总统因处处与国会作对,加上他对南方白人的偏爱,激怒了国会,启动了国会对他的弹劾程序。但到最后关头他侥幸以一票之差死里逃生,弹劾未能生效。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成为另一位面临弹劾的总统,这一切都是缘于臭名昭著的水门事件。但事实上,早在众所周知的水门事件之前,尼克松政府就曾面临一场严重的政府信任危机,这次危机被视为尼克松政府倒台的前奏,这就是70年代初曾一度沸沸扬扬的五角大楼文件(Pentagon Papers)泄密事件。  相似文献   

2.
接受理论关注人们长期以来忽视的读者与阅读接受的问题,认为只有当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视野"相融合,才能产生接受和理解。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是儿童,儿童文学翻译要以儿童为本位,要求译者在准确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儿童读者和其阅读接受的特殊性,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创作出易被儿童接受的译作。  相似文献   

3.
正一般说来,历任美国总统都希望与媒体保持良好关系,以赢得舆论支持。如果得罪媒体,后果可想而知。尼克松总统因为"水门事件"曝光被国会弹劾下台。克林顿总统因个人丑闻曝光后,被媒体死盯着不放,差点要被弹劾。总统们在媒体面前总是小心翼翼,唯恐被抓住把柄。可是,特朗普总统却一反常态,甚至公然与媒体叫板,指责媒体是"美国人民的敌人"。尤其是最近,特朗普和几百家媒体互相指责,打起口水仗。特朗普指责媒体报道"虚假新闻",是"人民的敌人",是美国的"反对党"。  相似文献   

4.
<正>在弹劾中"幸存"的克林顿总统从近些年的全球案例看,弹劾作为异常复杂的政治斗争手段,成功概率并不高,针对国家元首的弹劾行动成功概率就更低。在美国历史上,除了首位面临弹劾的安德鲁·约翰逊(弹劾失败)和理查德·尼克松(主动辞职)两位总统外,最著名的弹劾案便是针对第42任总统威  相似文献   

5.
2020年2月5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否决了弹劾特朗普的两项条款,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众议院弹劾、尔后被参议院宣布无罪的总统。到此,持续三个多月、在美国政坛掀起轩然大波的特朗普弹劾案落幕,但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还会继续发酵,即便特朗普在2020年大选中成功实现连任,弹劾议题也不会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6.
正里约奥运会之后,巴西政局变动告一段落。随着参议院在8月31日最终表决通过了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自去年11月以来的"总统弹劾案"终于宣告结束。代总统特梅尔正式就任总统,任职至2018年本届总统任期结束,罗塞夫虽被弹劾却保留了政治权利。巴西的乱局终于有了短暂的明朗,但是经济衰退、政治斗争和社会对抗三重危机叠加使新总统和新政府依旧面临众多挑战。在巴西政坛震荡的背景下,中巴关系的未来发展出现了不  相似文献   

7.
正韩国政治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总统多数"没有好下场"。11位前总统中,只有金泳三与金大中顺利完成任期、得以安享晚年并善终,其他人有的遇刺(朴正熙),有的自杀(卢武铉),有的入狱(全斗焕、卢泰愚、朴槿惠、李明博),有的被政变推翻(李承晚、尹潽善、崔圭夏),有的被弹劾下台(朴槿惠),有的下台后终身流亡海外(李承晚),以至于有"韩国总统是世界上最高危岗位"之说。其  相似文献   

8.
3月12日,韩国国会以绝对多数票通过了弹劾总统卢武铉动议案。之后,卢武铉的总统权力被暂停,由国务总理高建代理。  相似文献   

9.
1月14日,美国参议院就弹劾总统一案进行辩论,从而拉开了参院弹劾总统的序幕。另据美国最近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有67%的人认为克林顿是一位称职的总统,有63%的人不希望参议院赶克林顿下台。美国到底怎么了,参院要弹劾总统,普通百姓不希望总统下台。贵刊第1期《就几个国际问题与专家对话》一文中,江凌飞老师就此问题谈到了-美国的“民意”与“法律”,读后深受启发,本人也想从弹劾案谈谈美国的“民意”与“法律”。  相似文献   

10.
项婷 《科技信息》2010,(25):128-128,389
刘重德先生在参考中外两位翻译大家严复和奈达对于翻译的原则或标准后提出"信、达、切"。实务翻译,或者我们称其为非文学翻译,是如何实现"信、达、切"的呢?本文尝试从奥巴马总统的就职演讲的翻译,来分析翻译的"信、达、切"标准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汉民族丰富文化积淀的承载物,通过对汉字字源的探究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汉字字义的扩张和引申的脉络。从汉字构形思维方式出发,对“羲”字的形体进行分析,以形说义,从文化角度对“羲”字的本义、引申义进行解读,逐层剖析其承载的文化信息,从而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写的一部重要的字典,其中收录《酉部》字共75个,内容包含了与酒有关的不同词,从该书之释不仅得知这些字的形体和本义.而且这些字里又能折射出中国博大而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本文试图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酉部》字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被喻为90后"江湖密码"的"火星文"是一种典型的网络亚文化现象。这种现象表达了青少年渴望拥有自身独立的话语权以及彰显个性的心理诉求。网路语境下的"火星文"现象有些类似于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入侵现象,所以应当加以规范和引导。这就要求一方面编辑出版教育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语言文字方面的规范性教育;另一方面相关门户网站的网络编辑积极发挥媒介主体的能动作用,做好"符号仲裁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肖永平教授的力作<肖永平论冲突法>一书具有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结构编排推陈出新,理论创新高屋建瓴,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是近年来阐释冲突法学说的同类著作中的出类拔萃之作,颇具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姥姥"一词最早见于元代的《全元南戏.高明.蔡伯喈琵琶记》,是单音词"姥"复音化的结果。明清时期,"姥姥"一词的词义有所扩大,但到了现代,只有"外祖母"和"老妇人"两个义项仍活在现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中。就"姥姥"一词的词义的发展演变试做考察,以期对其源流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明清吴语文献中有一类读音为“咿”的“咿”类字,有“以”“夷”“伊”“亦”“咿”“”“咦”等多种写法,其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又”相同。通过对历史文献中有关吴语“又”字读音记载的分析,联系语音演变发展的规律,并结合现当代吴语区松江、上海、苏州、温州等地方言“又”的读音,可知“咿”类字其实是“又”的方言记音字。“又”“来”等上古之部某些字在现当代吴语一些地区韵母仍读[i]音。  相似文献   

17.
由于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需要,在机电部资助下,我们在大专院校普遍使用的IBMPC系列微机上研制了一套广州话文语转换系统,此系统实现了在CCDOS支持下,键字实时发出准确的广州话读音及英、日、俄文字母以及若干符号的相应读音.同时实现了自由控制字的发音和字形的显示.并应用此系统开发了若干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所见资料,"古琴"一词最早见于北周庾信的诗《幽居值春》,而到了唐代"古琴"已是常见之词,后沿至明清而不绝。"古琴"一词蕴含着诸多文化因素:有社会变迁的缘故;有文学与语言的发展变化;有古琴自身历史发展的原因;更有其它中外乐器不断交流冲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Profession一词在萧伯纳的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的特殊语境中使用,不仅表达了"职业"的意思,更有"表白"的深层含义,然而传统的中文译本一直翻译成"职业",有欠妥当。华伦夫人的"表白"实则是滴血的控诉,鞭笞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表达出作者对维多利亚时代受压迫女性的无比同情。采用该词让这种控诉更深刻,意义更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