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研究一种多通道电极皮肤接触阻抗检测方法,能够同步检测移动心电信号和电极皮肤接触阻抗信号.该方法不需要改变移动心电检测的输入级,能够通过结构简单的电路来保证移动心电信号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达到足够高.为了评估该方法的性能,10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20组实验,结果显示由多通道电极皮肤接触阻抗信号与移动心电信号中的运动干扰相关性更强(中位数=0.599).相比现有的单通道电极皮肤接触阻抗检测方法,多通道电极皮肤接触阻抗能够以更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眼部内用导电胶,以皮肤盘状电极,检测了白内障术前FERG,通过30例正常眼的检测,设定了此种电极方法的正常值范围,证实此种皮肤电极方法的检验和DTL电极检测结果近似,接近角膜接触电镜电极的检测结果,并且对老年障38只,并发障34只眼进行了检测,证实了并发障b波振幅下降率比老年障高,为在基层推广FERG提供了一种新的电极方法,并为开展多焦点FERG提供了一种新的电极。  相似文献   

3.
皮肤电极单元是利用体导电向体内植入器件传递能量的通道,其等效电路阻抗参数则是从电路角度分析体导电能量传递系统的基本参数。针对目前尚无确定这些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场路耦合的变载法。通过建立皮肤电极单元的场路耦合模型计算电极端口处电压与电流,并运用全相位FFT谱分析提取电量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在此基础之上,应用变载法求出了各种条件下皮肤电极单元等效电路的阻抗参数,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计算出的等效电路阻抗参数可用于体导电能量传递的电路分析和系统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皮肤的电特性,通过皮肤对体内植入式医学电子器件的电池进行充电展开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体导电能量传递数学模型,通过软件FEMlab3.3建立其场域数值模型,输入信号使用交流电压。在仿真中,进行了模型的频率特性测试,设计了4种不同形状的电极,并以圆柱形电极为例,分别改变电极截面面积和电极之间的距离来优化电极的形状与布局。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人体安全电流的前提下,体导电电流传递效率可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5.
生物电阻抗法对乳腺癌进行早期检测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检测过程中由于角质层的高阻抗性使得目前广泛使用的表面电极产生很大的接触阻抗,造成测量误差,严重影响测量精度,是阻抗法进行乳腺癌早期诊断走向临床应用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文中将微机电系统微针电极作为测量电极应用于乳腺癌早期检测,采用介入微创模式测量生物电阻抗,针对不同的电极-皮肤接触模式、电极接触面积、瘤体浸润位置和瘤体大小等不同影响因素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微针电极采用微创介入式检测方法,跨越了角质层大幅降低了接触阻抗的影响,在乳腺癌早期检测中有较明显效果,能够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刺激承山穴引起循膀胱经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使用大白鼠,收颈静脉注射Evans蓝溶液,同心针电极刺激承山穴,照像记录皮肤Evans蓝的渗出,测定皮肤、内脏Evans蓝含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单板机为基础的ERG(Electroretinegran)和VEP(Visual EvokedPotential)检测仪器。采用平面发光管产生弱光刺激,以皮肤电极检测电信号,并用迭加和滤波方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得到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8.
通过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FEMlab3.3建立了体导电能量传递模型,设计了3种不同形状的电极以优化电极皮肤接触阻抗来提高充电电流传递效率,所采用的Ag电极具有稳定的电极电解质界面,成本低,可重复使用。通过在体外电极上施加不同等级电压以得到最终结果。根据仿真结果,在保证人体安全电流情况下,体导电电流传递效率可达20%以上,能量传递效率在4%~9%之间,不仅远大于无铁芯电磁感应能量传递效率,而且可以进一步实现体内电池体积小型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家庭健康检测的需求,研制一种低成本的生物电阻抗测量系统。采用由一对激励电极及一对敏感电极组成的四电极结构,利用单片机结合低通滤波器产生50 kH z的正弦波恒流信号,施加在与人体皮肤接触的激励电极对上,通过测量敏感电极对的电压,实现人体生物阻抗的检测,有效克服了接触电阻抗以及空间电磁波的干扰。利用该系统对人体腿对腿间的生物电阻抗进行了实际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T an ita BF-639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测量系统在测量结果的线性、重现性、稳定性及准确性等方面的性能可满足人体成分测量的要求。这为人体肥胖程度的家庭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家庭健康检测的需求,研制了一种低成本的生物电阻抗测量系统。采用由一对激励电极及一对敏感电极组成的四电极结构,利用单片机结合低通滤波器产生50kHz的正弦波恒流信号,施加在与人体皮肤接触的激励电极对上,通过测量敏感电极对的电压,实现人体生物阻抗的检测,有效克服了接触电阻抗以及空间电磁波的干扰。利用该系统对人体腿对腿间的生物电阻抗进行了实际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TanitaBF-639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测量系统在测量结果的线性、重现性、稳定性及准确性等方面的性能可满足人体成分测量的要求,为人体肥胖程度的家庭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临床应用的中频、低频、脉冲、离子导入等理疗厂所使用的平板电极,因产生电流集中现象,使作用部位产热不均,散热差,皮肤易造成灼伤,另外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形成的“天然屏障作用”及组织生物膜的极化电阻现象的胶着作用,使物离子导电的浓度和深度,持续作用受阻致使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心电监测电极需要与皮肤直接接触易,引起皮肤不适且准备时间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非接触动态心电监测系统。该系统基于电容耦合原理,采用三同轴电缆屏蔽驱动与接地屏蔽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输入阻抗。建立了电极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噪声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电路的结构与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静止和非剧烈运动两种状态下非接触测量心电波形中QRS波和T波,实现心电信号的非接触有效测量。  相似文献   

13.
脑电图作为录制脑部神经生理反应产生的电化学活动的有效成像手段,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脑电采集用电极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地将脑部电化学活动产生的离子电位转换成测量系统电子电位的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诊断和康复等研究领域。近年来,由于脑电采集用电极在脑电图采集领域的迫切应用需求,各种脑电采集用电极结构及制造方法不断涌现。通过对现有的脑电采集用电极进行分类(包括传统银/氯化银电极、微针电极、半干电极、电容/非接触电极、杂类电极),对其制造工艺、结构和使用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最后分析了脑电采集用电极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超微金盘电极及汞球电极的制备与处理方法。并测定了它们在溶液相可逆过程、阳极溶出可逆过程和吸附物可逆、完全不可逆过程的伏安特性。用所述方法制备的超微金盘电极和汞球电极的成功率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难溶膜型化学修饰电极(CME),其响应电位与测试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且修饰简易、快速,电极抗干扰能力强。由于电极斜率的不稳定,给电极的应用带来诸多不便。两次标准加入法的应用,确保了化学修饰电极作为传感器的分析测试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  相似文献   

16.
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排出的难降解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且可生化性较差,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三维电极体系是在传统二维电极体系中填充粒子电极使得污染物在粒子电极和电极板表面发生反应,具有降解效率较高、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等优点。文章对三维电极体系中粒子电极的分类、负载改性方法、负载物以及降解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粒子电极的制备、改性优化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优化粒子电极能提高其电解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可为三维电解法在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曲面电极加工是数控加工中的难点,该文结合鼠标模电极加工的具体实例,阐述了Master CAM软件在曲面电极加工中的应用,从刀路选择、加工工序安排等方面着手,改进了曲面电极加工的一些常用方法,生产试验表明合理选择曲面电极加工方式对满足电极加工精度与提高加工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脑电电极是脑电采集系统的第一环节,高效便捷稳定地获取脑电信号是研究脑科学的重要保证.从传统的Ag-AgCl湿电极到石墨烯干电极、多孔陶瓷半干电极,检测电极的发展已经获得长足进步.介绍了脑电采集系统的结构、脑电极的分类方法和各类电极的近期研究成果及专利,并讨论了电极新型材料的选取、更优结构的设计以及先进加工制备工艺,最后分析了脑电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对脑电采集电极的学习及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传统动态心电监测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粘性心电电极刺激皮肤、信噪比随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动态心电图仪缺乏实时分析能力等,研制了一种可穿戴心电异常检测系统
。制作了有导电织物材料心电电极的穿戴衣,设计了心电信号采集装置,提出了基于分析R-R间期和QRS波群波形的异常心电波形检测算法,在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平台上实现了基于该算法的异常心电信号识别软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本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如何以"电子"为主线来学习电化学知识的方法.阐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名称的确定、电极反应类型和电极产物的判断、电极反应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关系量的建立的基本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分析和解决电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