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典葵 《广东科技》2008,(2):136-137
地质流体是一定地质作用的产物,而矿床的形成过程与特定地质构造背景下地质流体的产生、运移和聚集有着密切联系。不同成矿流体的成矿机制各有差异。岩浆热液因温度降低、压力减小等因素使热液中成矿物质达到过饱和,从而产生矿质沉淀;沉积盆地含矿热卤水流体在热对流、沉积压实等作用下运移、充填、聚集;与海底基性火山活动有关的现代大洋海底热液形成硫化物矿床;地幔流体的碱交代作用形成大型-超大型中高温热液矿床。在具体的成矿过程中,各种构造环境又对流体中的成矿元素的分配、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己被国内地质学界广为重视的黔西南地区微粒侵染型金矿,矿床的分布和富集严格受低角度断层控制。笔者从地壳内多层滑脱的观点出发,结合研究区的典型矿床实例,将该区域内不同矿区,不同控矿特征的金矿床,纳入地壳浅部多层滑脱构连的统一模式中进行讨论,并据此对深部原生矿产富集的有利部位进行了预测分析。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黔西南地区地壳浅层构造的理论分析,为该区的金矿普查与勘探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囤”是黔东地区一种独特的古战场文化,曾在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初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探究这一文化遗迹的根源,从“囤”形成的时代背景、“囤”的建设与管理及其文化意义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鄂西渝东地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储层沥青(天然气)与可能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丁山构造震旦系储层沥青和建南构造韩家店组、黄龙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天然气藏的烃源岩;然后利用Easy Ro模型恢复了丁山1井下寒武统和建38井下志留统、二叠系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再以泥质岩类及膏盐层为流体封存箱的顶底板,划分了两典型构造(古)油气藏所处的流体封存箱系统;最后结合构造演化史,分析了两构造流体封存箱及其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建南构造震旦系-志留系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仍是今后重点勘探层位.  相似文献   

5.
应用四级杆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Q-ICP-MS)对黔东南天柱地区各典型金矿床(点)含金石英脉及近矿围岩的微量、稀土元素进行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其微量、稀土分布曲线与区域变质岩基本一致,表明金主要来源于区域地层。部分石英脉样品的稀土配分模式为平坦型,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更接近上地幔或下地壳的稀土组成特征。同时,W、Mo等高温成矿元素的相对富集,暗示可能有深部岩浆活动影响了成矿。Y/Ho、Th/U的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水,部分矿床可能有大气降水的混入。综合分析认为:该区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具多来源特征。  相似文献   

6.
唐敏  任永国 《科技信息》2011,(33):I0317-I0317,I0330
东岔-宽平金矿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豫西台隆西段的崤山-熊耳山古地块,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熊耳群及第四系,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走向为NW向、NE向和近EW向。矿床类型为构造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围岩蚀变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蚀变是硅化、碳酸盐化。论文根据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本区构造蚀变破碎带内具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强烈发育,且伴有碳酸盐化、褐铁矿化的地段是找矿的直接标志。物化探异常集中区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台重要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作用及其来源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中生代是华北地台金矿床的最重要成矿时期,该时期的金矿床与煌斑岩和花岗岩类密切伴生。煌斑岩以富金和富LILE为特征,而花岗岩的金含量则甚低;金矿床的铅、氢、氧和硫同位素组成高度分散,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性。金矿床中的蚀变时间上从早到晚的演化和空间上从下到上的分带为:由气化-高温(300℃-450℃)阶段的钾长石化,经(高-)中温(200℃-320℃)阶段的黄铁绢英岩化和绢英岩化,变为中-低温(220℃-150℃)阶段的硅化。金在钾交代阶段活化转移,而在黄铁绢英岩化阶段开始沉淀成矿。欧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之间以及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在中生代时期的强烈碰撞、挤压和俯冲造成了华北地台金矿床形成的有利构造环境。俯冲板块俯冲过程中的去气、去碱、去硅和去LILE(包括金)等作用,可形成含金成矿流体。在 俯冲板块进入地幔后,含金流体和分熔产物一起上升并交代地幔楔,形成能够产生富金粕斑岩浆的富集地幔。同时,仰冲板块中的褶皱、变质、花岗岩 的形成、火山作用、煌斑岩侵入、 水/岩反应,以及成矿物质的活化转移和交换作用,促进了金在有利环境中聚集成矿。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金在俯冲带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构造-流体、成矿动力过程及其各要素间的作用过程是动力成矿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各组成要素和作用过程之间相互套合、相互作用,呈现出藕合关系,并紧密联系,从而构筑了机制整体。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构造与流体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基本控矿因素,是机制形成、演化的过程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而构造应力场转换与壳-幔作用导致了控矿构造的形成和构造-流体成矿事件的发生,是机制的主要驱动力。因此,研究焦家金矿田的构造-流体成矿动力机制,对研究该区金矿床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和指示找矿方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贵州黔东地区中-下寒武统凯里组主要由粉砂质泥岩,页岩及灰岩组成,富产三叶虫,其中台江八郎乌溜-曾家岩的凯时组含著名的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早寒武世台江生物群,2001年成为国际中-下寒武统层型界线候选部,对其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科学和实用意义。就我省黔东地区凯里组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沉积环境等进行研究及总结,亦确认黔东凯里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0.
哀牢山金矿带深源流体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源流体是一种源于深部的高温高压流体,它富含Cl-、CO2、S2-等矿化剂。金矿床的形成过程是:深源流体从深部沿高渗透断裂带向上运移过程中,从含金岩体中活化出金而形成含金流体。在含金热流体中,Au主要以AuCl-2、AuCl-4、AuS-2、AuS-3、AuSO3-3等形式迁移。当含金流体进入有利的成矿环境中,与围岩发生强烈的交代作用。在交代过程中,金的络合物分解,从而导致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贵州戈塘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戈塘金矿位于黔西南金成矿区。矿床赋存在茅口组与龙潭组间的不整合面上,受层间滑脱构造控制。含矿层为一套角砾岩,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发育硅化、黄铁矿化、辉锑矿化、萤石化、雄黄化等围岩蚀变。硫同位素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热液中硫具有深部来源的特点,成矿流体中水属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温度、流体盐度和密度较低,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杨光治  顾尚义 《贵州科学》2013,31(3):73-79,82
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的江南造山带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金矿床,关于这些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前人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得出的结果也出现了差异,部分结果甚至与地质事实不相符合,因此长期以来江南造山带上的金矿床成矿年龄一直存在争议。笔者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分析了争议的存在是由于对地质事实的认识不够以及测年手段的局限性或者不合理所致。  相似文献   

13.
在概述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贵州水银洞金矿矿区充水因素,并采用集中参数法对矿区涌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下覆茅口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是矿区巷道的直接补给源,地表水和降水为间接补给源;最终矿坑涌水量预测为41 904 m3/d.  相似文献   

14.
贵州境内的玄武岩可分为钙性区、钙碱性区及碱钙性区,其碱钙性区碱度高,并与贵州西南部一系列金矿床(点)有一定成因联系,碱钙性玄武岩分布区及其东部大片火山碎屑—热水沉积区是新的金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贵州的层控重晶石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贵州层控重晶石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矿床的改造程度、改造方式、产出层位、围岩性质及主要矿物组合等,对贵州的层控重晶石矿床分为三型九式(亚类)。并对判断矿床改造程度的标志进行了探讨,着重讨论了重晶石化学成分和硫同位素变化规律及其作为判断矿床改造程度标志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成矿机制,提出了层控重晶石矿床的成矿模式。最后对贵州层控重晶石矿床的找矿远景和找矿方向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6.
遥感技术在鹤庆北衙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技术能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地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地质异常信息,在分析云南省鹤庆北衙金矿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控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对该区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进行了解译,并利用MORPAS软件对其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绘制了线环构造等密度和优益度的等值线图。并分析蚀变异常的光谱反映特征,提出增强铁化和硅化蚀变异常的方法,从ETM影像中利用比值和主成份分析的方法提取与金矿有关的铁化、硅化蚀变异常信息,解译效果良好,最后综合分析圈定出三处最有利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冀东地区金矿产出较为集中,且地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比研究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以及成矿条件,认为冀东地区金矿床成矿岩体应定位在燕山期花岗岩体,控矿构造定位于断裂或剪切带处。石英脉和黄铁矿脉可做为较好的直接找矿标志,此外,硅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对金的富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黔北官坝—革木地区上二叠统合山组硅质沉积物(硅质岩、硅质灰岩)特征及其成因,对硅质沉积物样品进行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测试分析。其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官坝剖面硅质岩SiO2含量在90.95%~93.98%,Al2O3含量在0.46%~0.94%;申家寨剖面硅质灰岩SiO2含量在39.18%~63.55%,Al2O3含量在0.49%~0.82%,CaO含量在18.44%~29.81%;硅质沉积物常量元素Al/(Al+Fe+Mn)在0.18~0.43,Al/(Al+Fe)在0.18~0.44,U/Th在0.76~1.34、平均为1.07,ΣREE为7.70×10-6~35.25×10-6,均指示硅质沉积物为热水沉积成因;硅质沉积物Ce/Ce~*为0.72~0.87,呈负Ce异常,Eu/Eu~*为1.10~1.41(PM315-DH1为0.98),呈正Eu异常,(La/Yb)N为1.02...  相似文献   

19.
通过区域地质背景、构造格局、构造递变序列、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论述了脑包沟-北召沟石英钾长石蚀变脉型金矿床的多源复成热液成因,并对研究区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紫木凼金矿床是黔西南典型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之一。对该矿床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类型有H_2O包裹体、CO_2包裹体、CO_2-H_2O包裹体和固体包裹体四种,其中H_2O包裹体温度变化为84.9~243℃,主要集中在110~230℃;盐度0.18%~7.59%(NaCl),平均4.05%(NaCl);密度0.8~1.0 g/cm~3;CO_2-H_2O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09.4~254.4℃,平均241.42℃,盐度为0.82%~2.81%(NaCl),平均1.704%(NaCl),密度介于0.917~0.967 g/cm3之间,平均为0.944 g/cm~3,压力变化范围108.622~150.946 MPa,平均133.639 MPa,高于上覆岩层静岩压力,说明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具有超压性质的流体。H_2O包裹体、CO_2包裹体和CO_2-H_2O包裹体共生于同一视域内,且CO_2-H_2O包裹体以不同比例的CO_2相出现,加热时富H_2O相包裹体均一到水相,富CO_2相包裹体均一到气相,两种均一温度基本一致;反映成矿过程中发生过流体不混溶,致使Au沉淀并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