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系统构成要素视角构建了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评价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系统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可划分为三大梯队且不同类型梯队影响科技创新系统的关键环境要素不同。最后根据不同类型梯队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科技创新系统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研单位的生存依赖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来源于市场需求,研究院为了高效率地开展科技创新,关键在于提出"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案"。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技创新体系,从而才能加强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形成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广大科研人员的潜力,确保科研单位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深化阶段,科技创新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其战略意义和历史使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引导、支持与推进,具体内容包括整合科技创新价值观、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的效益循环等。通过对科技创新的鼓励与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将迈入全新的历史阶段,开创更为先进的创新文明。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高校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文化创新分别对应于创新型城市的创新驱动基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人力资源和创新友好环境。列举了国内、外试点创新型城市,就其建设中高校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的典型案例,在高校的科学研究类别、产学研合作渠道、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环境营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意愿、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的加速器,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大幅度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为了有针对性地构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实证了影响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在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教育培养机制、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机制、建立完善的人才发展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科技创新环境的构成,对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连市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的思路和指导原则,并从科技资源、体制改革、政策法规、融资体系、市场体系、中介服务、科技人才、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具有科技创新的人才、基地、环境等优势,如何发挥其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是每一所高校的神圣使命。本主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就如何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谈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郭明  牟蔚远  张青  袁玮  王锴 《天津科技》2007,34(1):22-25
围绕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和创新环境支撑体系,分析了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存在的差距,提出构建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与目标,体系构建的战略重点及任务,并相应地指出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明光市、全椒县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科学管理,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三试点县(市、区)党委、政府认真实施项目,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做到"四个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丁超勋 《创新科技》2015,(12):38-41
本文立足于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现状,选定影响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主要指标,对河南省及其他主要发达省份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进行比较;建立了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状况的演进示意图;提出了完善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业环境与活跃度的优劣、高低是反映一个地区创新创业工作开展成效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只有营造优越的科技创业环境和努力提高科技创业活跃度才能推动创新创业这一经济发展引擎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市科技创业环境和活跃度的现状,指出其优势与不足,提出进一步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天津科技创业环境改善和活跃度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内容,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是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分析了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环境的构成要素及中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环境的省际差异;选取老工业基地和军工大省黑龙江省为例,结合黑龙江省的省情,从优化区域政策法制环境、加强区域金融支持、优化区域人才环境、营造区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微环境、吸引和利用外部支持等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环境优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文斌  金雨  崔旺来 《科技资讯》2011,(30):229-230
科技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投融资环境。目前舟山群岛新区科技创新能力比较滞后,缺乏有吸引力的投融资环境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对舟山科技创新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现状分析,考量舟山科技创新投融资在政府供给、企业投入、产学研转化和政策法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和企业R&D投入、完善落实科技创新相关的政策法规、搭建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投融资平台、发展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等优化舟山群岛新区科技创新投融资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科技潮》2009,(6):3-3
“政府部门、科技系统在推动自主创新、组织科技攻关、解决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创新成果的同时,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使创新成果更好地与市场结合。只有这样,企业界、资本市场才会对科技有投入的积极性,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才能明显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正经历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影响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国际上,美国加州101公路、波士顿128公路、日本东京-横滨-筑波创新带等科技创新走廊沿线集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成为全球著名的高技术产业集聚地和引领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为顺应全球科技发展趋势,2018年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要建设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通过集中穗莞深三市创新资源并延伸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安徽省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评价方法,对工业环境效率与科技创新综合指数进行了评价;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测算了科技创新对工业环境效率边际效应;基于最佳拟合优度回归分析方法,就科技创新与工业环境效率间演化规律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工业环境效率、科技创新指数分别由2005年的47.17、43.63跃升至2016年的71.28、83.63;(2)科技创新对工业环境效率提升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其边际弹性系数为0.0051,而产业结构是工业环境效率的短板制约因素,其边际弹性系数为-0.0014;(3)科技创新与工业环境效率之间符合正向指数函数演化规律,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工业环境效率。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从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降低产业结构调整的负向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一方面,科技创新理念更具引导力、创新环境优越性凸显、创新模式协同性增强、创新内容覆盖面扩大等新特征;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短板、科技创新环境仍需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不够健全的新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抓住科技创新发展新机遇的四条路径:一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稳固科技创新支撑力;二是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增强科技创新引领力;三是完善科技创新服务,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四是构筑特色创新体系,扩大科技创新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城市科技人才发展水平,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指数的概念内涵基础上,从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等3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人才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青岛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回眸"十二五"期间,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科技创新环境、技术创新体系得到了优化和完善,科技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明确"十三五"科技工作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创新激励评价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和培育、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努力实现兵团八师石河子市科技事业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瓯海区科技工作以“轻工强区”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区域科技进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以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为抓手,优化区级科三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努力推动科技进步;全面发动,瞄准方向,积极争取市级及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取得了丰硕成果:重视科技法规、政策宣传,积极组织各类科技培训,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健全和完善乡镇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工作;制订科技奖励办法,鼓励科技创新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