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依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的天津地区1988~2001月降雨和同位素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降水的稳定同位素的组成和变化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天津大气降水线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较为接近.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变化中的温度和降水效应较小,主要受季风以及季节水汽来源不同的影响,有显著的季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了1983—1985年间作者所测定的大气总沉降和湿沉降(同步取样)主要成分资料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大气干沉降对降水酸度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缓冲能力.得出了武汉地区大气降水酸度明显地受到大气干沉降中Ca~(2+)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酸沉降是当今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南方已经成为继北美和欧洲之后的世界第三块酸雨集中分布区域.关于城市大气降水的化学性质在中国已有不少报道,但是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的大气降水化学性质的相关报导相对较少.本文初步分析了中国西南部偏远地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2004年大气降水的化学性质,发现雷公山区域2003-2004年的降水酸性较强,降水中Ca2 、NH4 、SO42-、NO3-是主要的阴阳离子组分,属硫酸型酸雨;降水各化学组分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浓度最低;酸性污染物来自中远距离传输,雷公山降水中碱性物质较少,是降水呈酸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强喆 《甘肃科技》2011,27(6):39-43
镇原县西部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贺兰褶带南端以东伊陕盾地的西南部,天环向斜的西翼.当地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区内地下水主要为黄土潜水和下白垩系承压水,分散居民点的人畜饮用水源可开采黄土洼地黄土潜水及利用"121人畜安全饮用水工程"修建的水窖拦蓄大气降水;相对集中的村镇供水...  相似文献   

5.
植被截留对于探究小流域降雨空间变化原因以及深入理解产流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小流域梅雨降水事件的林外降水和贯穿降水水样的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2H)进行分析,探究贯穿降水同位素时空变化原因.通过拟合林外降水的δ~(18)O和δ~2H得到和睦桥流域梅雨事件大气降水线,其斜率和截距接近全球大气水线,但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大气水线存在明显的差别,主要是受采样方法、下垫面条件、气候环境和降水类型的综合作用.降水事件中的贯穿降水比林外降水的氘盈余平均值高,这可能与植被的截留以及强烈的蒸发有关.林外降水和贯穿降水的稳定同位素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总的来说贯穿降水相对更加贫化,这可能由蒸发分馏和雨强共同影响.贯穿降水的同位素展示明显的空间变化,主要由植物截留以及流域地形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坡地为例, 通过收集2013年4—9月大气降水、土壤水和壤中流样品, 测定其稳定氢氧同位素值(δD和δ18O)并分析不同水体同位素特征, 同时使用二源线性混合模型辨析壤中流的产流来源.结果显示: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值更加接近浅层(0~40 cm)土壤水的氢氧同位素值, 说明大气降水对浅层土壤水的补给作用要高于深层(40~80 cm)土壤水, 而壤中流的氢氧同位素值更加接近深层土壤水的氢氧同位素值, 说明该部分壤中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前储存在土壤中的水分; 在非降水期间, 土壤水对坡上和坡中位置壤中流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88.54%和78.43%;当降水事件发生时, 壤中流的水分来源由土壤水逐渐转变为大气降水, 而降水停止后土壤水重新成为壤中流的主要来源, 说明土壤水是高寒草甸壤中流产流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在供水水文地质评价报告中,泉点水质和保证率流量是泉点作为供水水源设计过程中的必备资料。缺少流量观测资料的供水水文地质评价,目前没有成熟的评价方法。现以贵阳二铝供水水源高启发弯子泉点为例,采用径流模数法和大气降水入渗法结合当地调查资料和1∶50 000水文地质图确定泉点流量并作频度分析,监测水质,评价其水质,对缺少流量观测资料供水泉点保证率流量和水质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并比较了重庆市铁山坪马尾松和观音桥樟树降水的化学特征,分析了大气降水的化学物质输入及其降 水淋溶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产生的影响,并对各种离子组分的来源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表明:针叶林穿透 水有进一步酸化趋势,而阔叶林可以减缓酸化作用.大气降水和穿透水是养份输入的主要形式,其中以穿透水养 份输入为主.穿透水中N元素可能被吸收,其它营养元素则主要来自干沉降洗脱和植被的淋溶.  相似文献   

9.
大气可降水量是降水形成的基础,二者空间上的差异特征是水资源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针对新疆降水时空差异大的特点,以降水转化率为切入点,基于200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同期新疆52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资料,采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计算公式计算了新疆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对新疆降水转化率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的大气可降水量沿盆地向山区递减,与降水转化率的分布大致相反。降水转化率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天山山区中段至西段、昆仑山山区西段,低值区主要位于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大气可降水量及降水转化率值年内变化明显,夏季转化率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研究结果可为分析新疆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气降水是水循环的输入项,其同位素特征是示踪水汽来源及运动路径的有效工具。利用北疆4个大气降水观测站的同位素数据,结合HYSPLIT模式,重点分析了北疆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区域大气降水线方程δD=7.3δ18O+3.5,反映了新疆独特的干旱气候环境。受不同降水水汽来源影响,天山及阿勒泰2个地区降水同位素特征表现不同。天山地区受西风带水汽季节性漂移的影响,氘盈余夏季低冬季高,成“V”型;阿勒泰地区常年受北冰洋水汽影响,氘盈余年内变幅不明显。尽管δ18O均表现为夏季富集、冬季贫化,但多年均值差异明显,该差异也使得利用同位素确定地下水补给来源成为可能。准东盆地东天山附近地下水主要受到来自东天山的大气降水补给,而北侧自流区地下水同位素相对贫化,与阿勒泰站大气降水同位素及氘盈余特征相似,结合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等特征,认为该区主要受克拉美丽山大气降水补给。  相似文献   

11.
利用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和SPI指数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分析徐州地区干旱发展趋势,结合实地调研结果,给出近年干旱形成的原因。降水趋势分析表明,徐州地区1951—2013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势,其中春、秋和冬季更显著。年尺度的SPI指数结果显示,徐州地区干旱有显著增强趋势。从季度尺度SPI指数分析来看,春、秋和冬季干旱程度整体有增强趋势,夏季相反但并不明显。计算了2009—2013年徐州地区的逐月SPI指数,发现除2011年各月主要呈现为中旱外,其余年份各月则以轻旱为主。自然降水过程通常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水量,需要灌溉补偿。部分县乡存在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缺乏合理灌溉措施等问题,这也是加重其农业干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对昆明一次强降水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昆明地区城市化对降水的影响,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耦合单层城市冠层模块,对2012年5月24日夜间发生在昆明城区西部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卫星观测得到的降水空间分布进行对比,发现WRF模式能较好地再现此次降水过程。城市的存在会较显著地改变城市地区的潜热和低层垂直运动,使得位于城区的降水中心降水强度略有减小,而城区下风向的降水有所增加,降水增加的区域与750 hPa高度上的水汽通量辐合加强的区域相对应。城区降水中心降水量减少可能是由于城市下垫面抑制了低层大气的水汽供给。城区下风向降水增加的可能原因是该区域相对较强的垂直运动使得更多的水汽被输送到高层大气中,有利于降水的增强。在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上,若昆明地区的城市进一步扩张,城区下风向地区的垂直对流运动和大气不稳定度均会增强,但城市下垫面对低层水汽供给的抑制作用也会增强,这两种作用的同时存在会使得城市下风向地区降水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这一遗传毒理学技术,测定分析了市区奎河段水质的遗传学毒性,反映其污染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市区奎河段水质处于重度污染水平,部分水域的水质遗传毒理学指标很高,提示其中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对居民构成潜在的遗传毒性威胁。此外,对造成上述水域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西冶水电站枢纽工程总体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建文 《山西科技》2010,25(5):13-14
西冶水电站是山西省兴水战略中一项重要的新水源工程,以供水发电为主,兼顾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水库总库容630万m3,年供水量为536万m3。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冲砂闸、引水闸及电站厂房等组成。工程建成后,为阳城县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核试验法监测奎河徐州市区段水质污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使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奎河徐州市区段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全部受试水样均能引起微核率显著升高,提示水体中含有遗传毒性物质。此外本文还对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西昌市的水资源情况入手,分析了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将成为制约西昌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水资源紧缺的众多因素中,除与水资源本身特性,水污染有关外,还与水资源浪费有很大关系。通过已建试点城市的节水情况,探讨了当前西昌市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徐州市贾汪镇附近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的论述及分析,认为现有开采量已趋平衡。为缓解目前供水紧张状况,应考虑在有利的富水地段(带)中布置深井,以开采深层裂隙岩溶水。预计至公元2000年,贾汪镇供水紧张状况可望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湘南某城镇水资源现状的评价及远期(2020年)供需平衡预测分析,对其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研究结果显示,该城镇水资源目前严重短缺,到2020年,在频率为P=90%时,缺水量高达1.60×108 m3.为解决其水资源短缺问题,拟采取湘江引水工程、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加强水资源保护、节水及行政管理措施等对策,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徐州市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徐州市加快高新技术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以期对徐州 市及其他地区在制定高新技术发展规划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民间流行这么一种说法":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徐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名城之一,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两汉文化。所以城市建筑物色彩规划对徐州来说尤为重要。没有色彩规划,城市色彩就会显得混乱,不利于提升徐州的城市形象,更不用说将徐州所拥有的两汉文化发扬光大。本文主要研究两汉文化语境下徐州城市建筑物色彩规划,希望能对城市决策者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